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玉者石之大美也。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君子佩玉,无故不离于身。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玉与家国天下的祭祀、礼器、陈设、冥器密不可分;生活中上至国君、士大夫,下到君子富商、黎民百姓都与玉有深厚的渊源和情结,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最高统治者的喜好,玉石获得的难易程度,对玉石的喜爱偏好也随之改变,翡翠成为玉石之冠,始于乾隆,兴于慈禧,盛行于当代,高开高走,是玉石收藏投资的宠儿与拍卖的魁首 。

中国从古至今有四大玉之说,她们指的是: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北方玉: 以蛇纹石玉、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和透闪石玉混合体三种,其中以蛇纹石玉为主的岫岩玉;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西方玉:以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其中透闪石为主,含量达到98%的和田玉;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中原玉:南阳玉又称独山玉,产于河南南阳,是以硅酸钙铝为主的多种矿物元素的“蚀变辉长岩”,硬度6——6.5,比重3.29,国外地质学家也称之为南阳翡翠。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南方玉:翡翠(硬玉), 以含钠铝辉石、钠铬辉石、透闪石、纳长石等集合体的钠铝硅酸盐,其中以钠铝辉石为主要成分的翡翠。

  现在,大家都知道翡翠出自缅甸,可史书上一直说“玉出云南”,为何有这样的差异?实际上,出产翡翠的区域在古时候一直属于中国,下面就详细说说这一历史渊源。

按当今的世界行政区划来讲,翡翠的产地属于现今的缅甸北部。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出产翡翠的地区(缅北)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国的篱藩属地及管辖范围,也就是属于中国的地盘。而且早在三千年以前,中原文化就沿着南方丝绸之路传播到了缅北一带,正因如此,翡翠才得以在中国玉文化的襁褓中成长并走向辉煌,可以说翡翠与中国文明结下了不解之缘。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因此,在谈及翡翠及翡翠的产地时,我们不得不把翡翠产地的历史渊源及人文地理说说清楚。

翡翠产自野人山

翡翠的产地位于当今缅甸北部的实皆省东北部和克钦邦的西南部一带。北起坎坻江上游,南至因道支湖以南。总体上呈北北西—南南东向展布(图1-2-1)。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翡翠矿从北到南分为三大玉石矿区:后江(坎坻)矿区;帕敢矿区;南其矿区(图1-2-1)。

帕敢是最大的玉石矿区,南距缅甸的第二大城市—瓦城(曼德勒)约700公里;东距中国的腾冲、盈江、陇川等县仅300公里。位于矿区东部的勐拱是进入各大玉石厂的重要门户,也是缅北历史上的商贸重镇和翡翠集散地,古代称为“勐拱玉石总汇”。因此,现今人们还时常将缅甸玉石厂统称为“勐拱玉石厂”。

勐拱玉石厂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古代的中国人将这一大片地区称为“野人山”。

矿区分布范围南北长200余公里,东西宽约3 0至100公里,面积约一万余平方公里。已知的厂口(矿点)多达数百个,分别位于雾露河及其支流流域、坎迪江上游流域和南其河流域。

其实所谓的“野人山”既不是真正的山名,也并非具体的地名,而是泛指缅北的大片原始森林地带。只因那里峰峦叠嶂、山险水恶、猛兽横行、瘴疠肆虐,这种人迹罕至的地方,寻常人是难以在此居住生存的,想必只有野人才会在这一带与兽共舞。

因此,当丝绸之路上的商旅马帮在这一带发现了翡翠之后,觉得这些出产玉石的地方,总该有个名称不是。

于是就将这一带戏称为“野人山”。殊不知就这么一说,“野人山”之名竟然传承千年而不辍。野人山也就成了中国人眼中的翡翠产地。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野人山自古就是中国地

其实野人山中并没有什么野人,而是居住着一些被中原汉人称之为“蛮夷”的原始部落族群。其中有一些族群如:克钦(景颇族)、僰夷(傣族)、傈僳族等,与现今中国云南西部的某些原住民均有人脉之缘。这些蛮夷群落经济文化落后,军事上更处于弱势。

因此,历史上时常沦为大国的附庸和属地。现存的许多史料都指向一个事实,那就是:从中国远古的商、周时期到近古的明、清时代,勐拱玉石厂乃至缅北的大部地区都曾经是中国的藩篱属地。

因此,自古就有“玉出腾越”、“腾越出碧玉”的说法。

其实缅北地区作为中国的藩篱属地,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千年以前,这可以从翔实的史料记载中得到佐证,而且这期间所发生的许多历史故事,也值得翡翠爱好者回味。

大量史料证实,历史上缅北一带就是中国的藩属

公元69年,即一千九百四十五年前,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起重要的政治事件,当时的西南蛮夷王国——哀牢王国归顺了东汉王朝。在其影响下,众多的大小蛮夷部落、王国相继内附。并向东汉朝廷进献朝贡,致使中国的势力范围或属地向西南扩展到了现今的大半个缅甸。而且这一基本格局也大体延续到了清朝。

至少自东汉时期起,由于西南夷各国纷纷向中原朝廷进献,并内属、内附中国。致使中国的属地和势力范围几乎扩展到了如今缅甸的大部,当然也就包括了世界上唯一的翡翠产地。

在整盘事件中,“哀牢内属”与“掸国奉国珍宝”最为关键。究其原委,原来哀牢人与掸国人在人脉和文化上竟然与中原汉民族有着一定的历史渊源。

哀牢人自认为与中原人一样,同样是龙的传人,因而有了归附中原的心愿也当在情理之中。

翡翠的前世今生——地道中国南方玉如何变为缅甸玉?

当今翡翠产缅甸,古时翡翠出中国!

从这些史实中可以看出,缅北一带在历史上确实为中国属地,而且这种隶属关系基本上存续到了明清时代。其间虽然也经历过叛乱与戡乱、分分、合合的局面,但是中国作为宗主国的地位从来就未改变过。

因此,出产翡翠的野人山一带,理所当然是属于中国的辖地,而“玉出腾越”、“腾越出碧玉”“翡翠出云南”也正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当年吴三桂残部及国民党10万远征军部分人员 ,及后来国民党从大陆溃败时滞留的大批军人,是缅北华人的主要成分,只是到了近代中缅边界的最终定案之后,世界上唯一的翡翠圣地才被划进了缅甸的版图。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给中国人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纵然如此,这也改变不了古时翡翠出中国,属于南方玉的事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