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为山之呼吸

作者丨刘博文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观看并理解青年画家肖轲的水墨作品,要从传统入手,这自是不言自明,因为运用的媒介是水墨,表现的题材又是山水、看似一瞥便晓,但事实上双眼的经验主义又马上提醒你,理解他的绘画并没有那么简单,观者必须要跳脱开传统的框定,因为他作品中对空间与构图的把握和理解,不时闪现出肖轲对于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熟稔,这与他自幼学习传统,又熟读西方艺术不无关系。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玻璃屋》 17.4cm×51.6cm 水墨纸本设色 2019年

肖轲六岁起便开始从水墨花鸟入手研习传统绘画,幼时偶然从书店里看到书贴,画册上明代仇英的《仙山楼阁图》,山峦、楼阁、云鹤,那种不可言说的意境让他对于水墨表现下的意境无不赞叹。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日本京都Miho美术馆 2019年春季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隐士的向往》120CM×80CM 布面综合材料 2016年

水墨相融,线墨交织,是理解其创作很重要的两个切入点,很多作品中传达出的气韵如置身雨后氤氲笼罩的山峦叠嶂中,《春山晓色》、《玻璃屋》、包括《山中》、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苍茫气象中藏一楼阁,亭台。这样的意象常出现在他的画中,就像最初让他记忆深刻的仇英《仙山楼阁图》,但不同的是肖轲更受倪瓒的影响,画中有楼阁但无人踪,意境悠远,淡然自洽,没有了人迹于山,却添了空灵浩渺之气。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上-肖轲手稿:沙湾三佛寺 下-肖轲手稿:都江堰

肖轲好游历,这既是放松,对于画家更是找寻,找寻心中之象于现实的映照。比如前文提到的《玻璃屋》,便是他游于东瀛,感于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屋顶与群峰曲线相接,好像群山律动中的青波。屋宇蔽在万绿丛中,隐现之间妙在同自然保持应有的和谐和距离,这恰似肖轲画中的亭台被云雾包裹,云雾又被亭台冲破,肖轲造的是理想之景,写的是意象之境。

近几年肖轲的水墨创作一直在观念,图像和表现,这三条时而交错,时而平行的道路上进行着不懈的个人化探索。他画中的山林丘壑、亭台楼阁或有现实写照,或拿他的话说,是按照心中理想设计之景,之境,之象。笔墨再造绝非照本宣科,水墨可以说是最简单的工具,一纸,一墨,一笔,但也是最复杂的媒介,幻化无穷,意在笔先。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无形的山水-写给黄公望》(三联之一、二、三) 38.9cm×54.6cm×3 纸本丙烯设色 2020年

四川多山,富水、古刹禅寺众多,宋徽宗赵佶在《深山藏古寺》中写道,登临古寺前,小草何芊芊。云雾山间绕,孤峰耸碧天。野花红烂漫,茫茫树生烟。日落余晖后,声声响杜鹃。蜀中草木繁荣、林岚氤氲、雨后山峦的苍郁浑厚,肖轲从中体察到这奇山秀水的美,悟到了从实务虚,风景在他浓烈的笔墨意韵中表现出清淡与超逸的品格。

肖轲常往峨眉山洪椿坪写生,此地常年阴雨绵绵,气候湿润,云雾缭绕间,在密林包裹的幽深之处又藏柳暗花明。但作为山水题材去表现,此景却并不好入画,他索性大胆摒弃繁缛,更多地画他理想中的山水,甚至只表景物局部,这局部或明晰,或混沌,或秀逸、或奇峭。有的似晓雾飘渺,有的如暮蔼初放,有的似山岚穿岭,有的如浮云掠空,笔精墨妙,巧思叠出,富有烟云变灭的生动之韵,正应了宋人“云烟为山之呼吸”的画诀,故而有蹊径独辟的传神之胜。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某某山房》22.8cm×60.5cm 纸本丙烯、墨设色

除去上述这些作品,还有一些画面是以干墨与浓墨枯笔处理,如《鹤阁》,《阔铺瑶山》,用笔更加干脆和简洁。肖轲尝试西画用线来表现构图与空间,同为川籍的水墨画家李华生,其线格画对肖轲触动很大,两位画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的表现形式下对传统空间进行打破与尝试。在《仙山楼阁》中,他大胆的将要表现的亭台用直接的线条粗粝而生猛地置于画面主体,也就是叠嶂墨黛的山峦前,而且笔法之狂放表现让我想起西方抽象表现主义大师德.库宁,画家将风景变得抽象,而笔墨游走则如刀刻。

马蒂斯说过:“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调关系被找到了,就必须从其中产生出生动活泼的色彩合奏。颜色的选择不是基于科学,我没有先入之见地运用颜色,色彩是完全本能地向我涌来。”马蒂斯的这番色彩论,即西方艺术中色彩对空间进行的抽象可塑与传统中国艺术中的大象无形不谋而合。在诸如《翠碧》一类的作品中,泼彩,泼墨,画中物象愈发简达,不是山石,不是楼阁,画家更多开始进入抽象的空间表达,用画中的“无”,显心中的“象”。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花》11.0cm×27.0cm 日本泥金画仙板矿物设色 2019年

色彩的运用也是肖轲水墨创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红寺》、《翠石松风》能明显感觉到他受敦煌,宋元书画的感召,无论色彩还是呈现形式,假金、朱红、石绿、画面铺陈浓妍与幽清控制的相当了得。《翠碧》中泼彩占据满画面,然而画中仍隐着楼台。相比墨分五色的表现,西方印象派的色彩在这时又给予了画家充分的养料。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碧翠》 11.0cm×27.0cm 日本泥金画仙板矿物设色

肖轲的作品介于传统和创新之间,他的水墨浸透着云水的湿润,清新之气扑面而来,这既是大自然的山林华滋,更是画家胸中的清雅逸气。作为一个年轻的水墨画家,他当然还在摸索中,也有着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在探索与前进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理想的生活》11.0cm×27.0cm 日本泥金画仙板矿物设色

如何运用材料来营造自己的风景,如何让绘画思想与技法并进,他还在持续深入当中。艺术上的前进是很难的,也绝非朝夕可现,但我看到肖轲作品中勇于破除陈规戒律,程式章法,并大胆自由辗转表现语言的能力,我相信他到达自己心中那个自由之境只是时间问题。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成都建筑·遗珠 I》,本书详尽收录了几十座成都历史建筑的高清摄影图,设计精美,印刷精良。书中详细介绍了每个建筑的地址、面积、年代和历史等,具有极高的纪念和收藏价值。

《成都建筑·遗珠 II》是由成都市规划管理局和成都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联合主编的建筑类系列画册。全书以《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至第十一批)为依托,对成都市域现存历史建筑进行踩点、拍摄、梳理。历经时代沧桑变迁的历史建筑不仅重现了旧时风貌,也是一位文化精神的见证者和承载者,更彰显出“老成都,蜀都味”,重塑了城市记忆体系。系列之二共收录50处建筑。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一本书看尽四川佛寺壁画|隔着时空,在此会真

如此多情如此甚好,巴蜀新发现汉代画像砖竟美成这样?

壶事—宜兴紫砂荆溪小壶茶器展将在成都他山书院开幕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三百瓶老酒足够温暖你的背影

文殊坊藏着一家清雅书院酒肉岁月太匆匆,有茶有人自有时

印人的秋天别来无恙丨四九山房印学公社作品展诗婢家开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