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煙為山之呼吸

作者丨劉博文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觀看並理解青年畫家肖軻的水墨作品,要從傳統入手,這自是不言自明,因為運用的媒介是水墨,表現的題材又是山水、看似一瞥便曉,但事實上雙眼的經驗主義又馬上提醒你,理解他的繪畫並沒有那麼簡單,觀者必須要跳脫開傳統的框定,因為他作品中對空間與構圖的把握和理解,不時閃現出肖軻對於西方表現主義繪畫的熟稔,這與他自幼學習傳統,又熟讀西方藝術不無關係。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玻璃屋》 17.4cm×51.6cm 水墨紙本設色 2019年

肖軻六歲起便開始從水墨花鳥入手研習傳統繪畫,幼時偶然從書店裡看到書貼,畫冊上明代仇英的《仙山樓閣圖》,山巒、樓閣、雲鶴,那種不可言說的意境讓他對於水墨表現下的意境無不讚嘆。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日本京都Miho美術館 2019年春季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隱士的嚮往》120CM×80CM 布面綜合材料 2016年

水墨相融,線墨交織,是理解其創作很重要的兩個切入點,很多作品中傳達出的氣韻如置身雨後氤氳籠罩的山巒疊嶂中,《春山曉色》、《玻璃屋》、包括《山中》、給人最直接的印象就是蒼茫氣象中藏一樓閣,亭臺。這樣的意象常出現在他的畫中,就像最初讓他記憶深刻的仇英《仙山樓閣圖》,但不同的是肖軻更受倪瓚的影響,畫中有樓閣但無人蹤,意境悠遠,淡然自洽,沒有了人跡于山,卻添了空靈浩渺之氣。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上-肖軻手稿:沙灣三佛寺 下-肖軻手稿:都江堰

肖軻好遊歷,這既是放鬆,對於畫家更是找尋,找尋心中之象於現實的映照。比如前文提到的《玻璃屋》,便是他遊於東瀛,感於貝聿銘設計的美秀美術館,屋頂與群峰曲線相接,好像群山律動中的青波。屋宇蔽在萬綠叢中,隱現之間妙在同自然保持應有的和諧和距離,這恰似肖軻畫中的亭臺被雲霧包裹,雲霧又被亭臺衝破,肖軻造的是理想之景,寫的是意象之境。

近幾年肖軻的水墨創作一直在觀念,圖像和表現,這三條時而交錯,時而平行的道路上進行著不懈的個人化探索。他畫中的山林丘壑、亭臺樓閣或有現實寫照,或拿他的話說,是按照心中理想設計之景,之境,之象。筆墨再造絕非照本宣科,水墨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工具,一紙,一墨,一筆,但也是最複雜的媒介,幻化無窮,意在筆先。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無形的山水-寫給黃公望》(三聯之一、二、三) 38.9cm×54.6cm×3 紙本丙烯設色 2020年

四川多山,富水、古剎禪寺眾多,宋徽宗趙佶在《深山藏古寺》中寫道,登臨古寺前,小草何芊芊。雲霧山間繞,孤峰聳碧天。野花紅爛漫,茫茫樹生煙。日落餘暉後,聲聲響杜鵑。蜀中草木繁榮、林嵐氤氳、雨後山巒的蒼鬱渾厚,肖軻從中體察到這奇山秀水的美,悟到了從實務虛,風景在他濃烈的筆墨意韻中表現出清淡與超逸的品格。

肖軻常往峨眉山洪椿坪寫生,此地常年陰雨綿綿,氣候溼潤,雲霧繚繞間,在密林包裹的幽深之處又藏柳暗花明。但作為山水題材去表現,此景卻並不好入畫,他索性大膽摒棄繁縟,更多地畫他理想中的山水,甚至只表景物局部,這局部或明晰,或混沌,或秀逸、或奇峭。有的似曉霧飄渺,有的如暮藹初放,有的似山嵐穿嶺,有的如浮雲掠空,筆精墨妙,巧思疊出,富有煙雲變滅的生動之韻,正應了宋人“雲煙為山之呼吸”的畫訣,故而有蹊徑獨闢的傳神之勝。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某某山房》22.8cm×60.5cm 紙本丙烯、墨設色

除去上述這些作品,還有一些畫面是以幹墨與濃墨枯筆處理,如《鶴閣》,《闊鋪瑤山》,用筆更加乾脆和簡潔。肖軻嘗試西畫用線來表現構圖與空間,同為川籍的水墨畫家李華生,其線格畫對肖軻觸動很大,兩位畫家都在思考如何在新的表現形式下對傳統空間進行打破與嘗試。在《仙山樓閣》中,他大膽的將要表現的亭臺用直接的線條粗糲而生猛地置於畫面主體,也就是疊嶂墨黛的山巒前,而且筆法之狂放表現讓我想起西方抽象表現主義大師德.庫寧,畫家將風景變得抽象,而筆墨遊走則如刀刻。

馬蒂斯說過:“如果一切我需要的色調關係被找到了,就必須從其中產生出生動活潑的色彩合奏。顏色的選擇不是基於科學,我沒有先入之見地運用顏色,色彩是完全本能地向我湧來。”馬蒂斯的這番色彩論,即西方藝術中色彩對空間進行的抽象可塑與傳統中國藝術中的大象無形不謀而合。在諸如《翠碧》一類的作品中,潑彩,潑墨,畫中物象愈發簡達,不是山石,不是樓閣,畫家更多開始進入抽象的空間表達,用畫中的“無”,顯心中的“象”。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花》11.0cm×27.0cm 日本泥金畫仙板礦物設色 2019年

色彩的運用也是肖軻水墨創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紅寺》、《翠石松風》能明顯感覺到他受敦煌,宋元書畫的感召,無論色彩還是呈現形式,假金、硃紅、石綠、畫面鋪陳濃妍與幽清控制的相當了得。《翠碧》中潑彩佔據滿畫面,然而畫中仍隱著樓臺。相比墨分五色的表現,西方印象派的色彩在這時又給予了畫家充分的養料。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碧翠》 11.0cm×27.0cm 日本泥金畫仙板礦物設色

肖軻的作品介於傳統和創新之間,他的水墨浸透著雲水的溼潤,清新之氣撲面而來,這既是大自然的山林華滋,更是畫家胸中的清雅逸氣。作為一個年輕的水墨畫家,他當然還在摸索中,也有著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在探索與前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痛苦。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丨《理想的生活》11.0cm×27.0cm 日本泥金畫仙板礦物設色

如何運用材料來營造自己的風景,如何讓繪畫思想與技法並進,他還在持續深入當中。藝術上的前進是很難的,也絕非朝夕可現,但我看到肖軻作品中勇於破除陳規戒律,程式章法,並大膽自由輾轉表現語言的能力,我相信他到達自己心中那個自由之境只是時間問題。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成都建築·遺珠 I》,本書詳盡收錄了幾十座成都歷史建築的高清攝影圖,設計精美,印刷精良。書中詳細介紹了每個建築的地址、面積、年代和歷史等,具有極高的紀念和收藏價值。

《成都建築·遺珠 II》是由成都市規劃管理局和成都市城市建設檔案館聯合主編的建築類系列畫冊。全書以《成都市歷史建築保護名錄》(第一批至第十一批)為依託,對成都市域現存歷史建築進行踩點、拍攝、梳理。歷經時代滄桑變遷的歷史建築不僅重現了舊時風貌,也是一位文化精神的見證者和承載者,更彰顯出“老成都,蜀都味”,重塑了城市記憶體系。系列之二共收錄50處建築。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云烟为山之呼吸 | 肖轲的水墨创作

一本書看盡四川佛寺壁畫|隔著時空,在此會真

如此多情如此甚好,巴蜀新發現漢代畫像磚竟美成這樣?

壺事—宜興紫砂荊溪小壺茶器展將在成都他山書院開幕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這三百瓶老酒足夠溫暖你的背影

文殊坊藏著一家清雅書院酒肉歲月太匆匆,有茶有人自有時

印人的秋天別來無恙丨四九山房印學公社作品展詩婢家開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