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导语

世界上的老人百分之九十都无条件地关爱孩子,老人在孩子面前会抛下一切的负面情绪。

当然,这主要出现于有亲缘关系的祖孙辈之间。

那么,有没有一段非亲祖孙情的存在呢?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案例

电影《我们俩》:

女主人公是一名在北京求学的女大学生,在北京居无定所。

有一天她住进了一座四合院落,其中的一位房东是一位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太太。

老太太起先对于这个女学生抠抠搜搜,开出的房租也很高,还时不时想方设法对女学生的水电等费用增收租金,女学生虽然对老太太十分厌恶,但迫于生活压力只好继续租住在这里。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两人之后逐渐构建了良好的关系,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

一、解析电影中非亲的祖孙情

1、是一段需要感情培养的情感

世界上任何一段感情都需要培养,特别是没有亲缘关系的感情。

电影中的女主角和老太太起先也并不是像结尾那样的相互不舍,相互关爱,而是一种明显的租赁关系。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房东是老太太,租客是女学生,而且这个房东还唯利是图,不断地想办法来从女学生上挣到更多的便宜。

但是,这样的糟糕情况通过一定时间内两人的相互交流了解,最终被培养成了一段美丽动人的祖孙情感。

这就是培养过程的力量。

2、是老人心理上的慰藉需要

这样的非亲祖孙请能够建立,和老人自身的因空巢而孤寂的内心是息息相关的。

老人是一位空巢老人,寂寞在家很久,身边也没有儿女和朋友陪伴,自然非常孤独,虽然看到女学生时一开始特别吝啬,但实际上她的内心深处还是很希望有个人陪伴自己,至少说说话。

这是老人的心理慰藉需要,有这样的渴望陪伴的欲望才加速了这段感情的诞生。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3、是女孩渴望温暖的诉求

女孩,一个人在京城闯荡求学,身边没有亲人,自然是无依无靠的。

女孩的心中,虽然一开始对老太十分厌恶,但实际上她也是很希望在这个城市里有一个人能够带给她关爱和温暖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太太充当了这一个完美的角色。

没有女孩对温暖的诉求渴望,也便没有女孩想要与老人产生感情联络的动力和欲望了,因为女孩的心理也需要一个温暖,哪怕是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二、当代空巢老人的困境

1、精神上的孤独

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蒙田

老人在一定的年龄上,最需要的不是金山银山,也不是豪车豪宅,也许只是一个陪伴罢了。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而空巢老人,正是缺乏这样的他人陪伴,儿女常年在外,朋友也很少,他们自然会感到十分空虚,进而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孤独。

这样的孤独,十分强烈,和令人窒息。

2、对外人情感的不信任

电影中的老太太和女学生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这样不信任的典型表现。

这很大程度是源于老太太的错误,老太太由于常年空巢在家,加上没有人陪伴,从而很容易产生对于他人的不信任和抗拒的感情。

这样的不信任,体现于处处提防外人,处处想着怎么样拒绝给外人付出,甚至处处想着怎么从外人手里获取自己的一点便宜。

这样的不信任,是负面的情绪,但更是出于一种无奈和可怜。

3、对自身未来的发愁

人老自多愁,水深难急流。——唐·李端

老人,也应该有自己的未来,老人同样也会有自己的未来期许。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哪一个老人不希望自己的老年能够有亲人在自己的身边?哪一个老人不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够和老伴携手到老?哪一个老人不希望自己的晚年能够见证各个子女成家立业?

而空巢老人面临的,是对自己未来的巨大愁苦。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自己将来会以什么样的孤独的方式死去,不知道他们的未来里还会不会感受到温暖。

三、浅谈如何关爱空巢老人?

1、儿女该如何关爱老一辈?

1)、常回家看看

儿女最应该做的,和歌词里一样,就是常回家看看。

不一定要你回家看老人多久,但至少人要出现,至少要坐下来和老人吃一顿饭,在很多时候老人希望的并不是能天天见到自己的子女,而是子女能够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至少尽到一定的陪伴义务。

你哪怕回家带老人出去公园溜溜弯,哪怕只是和老人坐下来吃一顿饭,或者一起看一部电视剧,都是很有份量的。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2)、线上交流

现在的通讯发展得很快,即使相隔再远,子女再忙抽不开身,与老人的交流也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很多老人也会使用微信等通讯工具了,你时不时地打个电话,发个微信问候,哪怕只有只言片语的线上问候都是对老人心里的巨大安慰。

把你刷朋友圈的世界,抽一分钟给老人,也许并不是一个不可达成的目标吧。

线上问候老人的缺乏不是因为你没空,大部分人都是一定程度上的闲人,每个人在一天中都至少拥有一个小时的玩手机时间,其中抽几分钟给老人或许也是自己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

3)、注重重要节日

平常你没有回来对于老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很难受的事情,但如果你在重大的节假日缺席的话就会严重伤透老人的心。

老人家最希望的就是,在新春之夜,中秋之夜,重阳佳节这节日里和子女坐在一张桌上,吃一顿年夜饭,赏一次月亮,做一次简单的交流。

请你在重要佳节的至少其中一个,无论你身在何方,买一张动车票,买一张飞机票,回到你的亲人身边。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2、老人自己应该如何关爱自己?

1)、突破传统家庭观念影响

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现在很多空巢老人会感到孤独无助,一定程度上还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

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强调一家的团团圆圆是不可缺少的,老人没有子女守护在身边是不可想象的,古时候一家四世同堂的普遍性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苏轼也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现在不可能每个家庭都像传统中描写的那样完美,老人和小辈一直住在一起不离不弃是不现实的,这是对小一辈的束缚也是对老人的绑架。老人应该尽量减少依赖,对子女的依赖,要注意不要太被传统给束缚了手脚和心智。

2)、扩展新的人际关系

空巢老人的孤独还可以通过拓展人际关系来解决,没有子女的陪伴也不应该成为老人没有人陪的理由。

老人可以经常去出席一些社区活动,经常去老年社区走走看看,说不定就能碰到与自己情况类似的同龄老人做个伴。

《我们俩》的现实反思:一段非亲的祖孙情,浅谈对空巢老人的关注

3)、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人也一样有权利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老人在空虚寂寞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的注意力多花一点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或者去尝试发觉。

下下棋,养养花,种种菜,也是一种居家的清新美好。

综上,空巢老人在当下主要面临的困境是精神上的孤独,对外界的不信任以及对未来的压抑愁苦。

空巢老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关爱,这不单单需要身为子女辈的我们采取行动,也需要空巢老人采取一定的"自救"。

结语

符合空巢老人的定义的老人,并不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关爱,以及自身的改变来逐渐摆脱空巢老人面临的种种困境。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老人的感受越来越被大家所忽视,请大家重视起来,给老人一个安享晚年的机会。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