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唐太宗心目中的男神,書聖的鐵桿粉絲

王羲之的書法,歷代可謂推崇萬分,尤其是在唐朝時期,上至士大夫,下至黎民百姓,更是對王羲之的書法崇拜至極,許多的書法家都是從臨摹王羲之的書法作品開始起步的,比如褚遂良、虞世南、柳公權等大家。

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最為喜愛,自從唐太宗做了皇帝后,便開始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沒辦法,打天下主要靠的是武力,而治天下更需要的是文化知識。學習靠讀書,讀書就要涉及書法了,唐太宗在學習王羲之書法的時候,就像粉絲崇拜自己偶像一樣狂熱。一共有三件事可以體現唐太宗對王羲之的喜愛。

王羲之,唐太宗心目中的男神,書聖的鐵桿粉絲

第一件事:到處重金購買王羲之的書法真跡。作為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加之豐厚的買金,唐太宗這裡一下令,底下便到處有人把自己的收藏進獻宮中,當然這裡面有真有假,得虧當時的書法名家褚遂良為唐太宗把關,才不至於被坑。在這場轟轟烈烈的進獻運動中,表現最佳的尤其是王羲之的後人,進獻書聖的真跡尤多。

在當時,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民間幾乎已經沒有了,都被唐太宗這個收藏狂,王羲之的這位忠實鐵粉給收進宮裡去了。尤其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亦在唐太宗的收藏之中,據說這還是唐太宗坑蒙拐騙得來的。不管怎麼樣,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的重視。

王羲之,唐太宗心目中的男神,書聖的鐵桿粉絲

第二件事:用王羲之女兒的字來給自己的閨女臨川公主當作字。王羲之的女兒字孟姜,家學淵源,書法功底深厚,唐太宗因此便給自己剛出生的第十二小女兒,起名為孟姜,這在《臨川郡長公主墓誌銘》中有記載。“朕聞王羲之女字孟姜,頗工書藝,慕之為字,庶可齊。”可見王羲之在唐太宗心目中的地位。

第三件事:在《晉書》之中為《王羲之傳》寫論,重新整理王羲之的遺作。《晉書》是唐太宗時期,貞觀年間所做的書,由褚遂良、房玄齡等人編纂,唐太宗雖然沒有直接參與書的編纂,但是,他一共為《晉書》寫了四篇論,其中,王羲之傳的論就是唐太宗御筆寫的。“詳察古今”,“盡善盡美”,王羲之的書法在唐太宗心目中是完美的,從古至今都沒有人能比得上,他還號召群臣學習書法,自上而下形成了學書之風。

王羲之,唐太宗心目中的男神,書聖的鐵桿粉絲

除此之外,唐太宗還設置弘文館,對民間的書法真跡進行收集,尤其是王羲之的真跡,他自己不僅熱衷於學習,還帶動整個朝堂,讓褚遂良等大臣把收集上來的書法真跡進行整理和甄別,整理好的,上面便蓋有“貞觀”的小印章了,凡是在開元年間的王羲之書法,都是經過唐太宗整理過的,這一切都證明,唐太宗是王羲之的第一鐵桿粉絲。王羲之,一個用書法魅力征服了唐太宗的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