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聖人夢——關於理想,關於堅守

每個人都有理想。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經常被問,長大了你想幹什麼呀,我相信大家肯定也都思考過,這種思考可能追隨我們一生都不會停止。

就比如我,以前夢想著成為一名人民老師,雖然現在做了完全不同的職業。但其實小的時候定理想是有講究的,你如果是科學家白衣天使軍人警察這些,那絕對是能讓爸媽滿意,讓爺爺奶奶放心的,因為在他們心中,你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

我們的思想裡經常有一個悖論,同樣是勞動者,有的你說了別人會讚美,有的你說了別人就會覺得你沒出息,比如,你如果說你想去工地搬磚,同樣是作為一名光榮的勞動者,不出三天,你就會成為別人家孩子的反面教材了,趕上脾氣暴躁的老父親打你一頓給你張長記性。

當然這些都是小時候,長大了之後,我們對於實現理想是會越來越具體化的,畢竟年紀大了,見的多了,知道不是所有的東西自己都能來,其實提起理想,有一位名人他的故事特別勵志,因為真正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的典型,他就是心學大師王守仁先生,其實王守仁出生於官宦之家,他的老父親是朝廷的官員,所以從小吃喝不愁,因為自小聰敏,他老爸從小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不考個狀元,也考個舉人光宗耀祖,老父親讓王陽明準備四書五經,王陽明有一天忽然對自己的老父親說,要成為一名聖人。

為了成為聖人,他經常去找道士還有僧人聊天,結果有一個人告訴他,要成為聖人,就是要像朱熹一樣的人,你就要學會格物,結果連續對著竹子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後來被家人逼得沒辦法,就給他說了門婚,事,當時王陽明就帶著一行人到了江西嶽父家裡,本來一切都挺好,但是到了結婚這天,親朋好友都到齊了,卻發現唯獨少了新郎。原來,這新郎官頭天晚上跑到山上去喝道士探討聖人之道,結果聊的太投入,結果把自己第二天要結婚的事情給忘了。

後來王陽明進入仕途,剛開始還是很順利的,後來因為遭人嫉妒,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並且發配到貴州龍場。大家知道以前像貴州這種地方,以前環境條件很惡劣,到處是連綿不盡的大山,出行又全靠一雙腳,所以發配到這種地方當官實質上就跟流放差不多。偏偏王陽明又通過友人口信得知,誣陷他的人要在他赴任路上殺掉他,迫不得已他把自己的衣服,鞋子放在江邊,做出假死的表象逃過一劫,但是後來又怕連累家人,所以還是堅持到貴州赴任。

歷經重重磨難終於到達貴州龍場,沒想到卻也是苦難的開始,說是在驛站工作,其實辦公地點就只有一間破茅屋,什麼都沒有,而且下雨還漏水。王陽明看到之後沒有抱怨,立馬就開始帶著幾個隨從一起收拾房子,後來還在附近的山裡找了個可以避雨的石洞,於是這工作便開張了。發現的石洞裡有個石棺,後來成了王陽明專門靜悟的地方,每天從早坐到晚,沒有一天落下,也是在這裡,王陽明總結了自己的心學理論基礎,提出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不是完全按照前人的理論。這個說話有點像現在我們說的以結果為導向,就是不拘泥於形式,受限於理論。

這個後來也被他作用到軍事領域,創造了巨大的成功。在古代,作戰就是人與人的戰鬥,武器比較簡單,所以很多勇士都是體格驚人,打仗靠膽識,但王陽明不一樣,他玩心理戰,喜歡偷襲,讓惡人內訌,甚至還玩間諜與反間諜的遊戲,當時貴州江西一帶土匪猖獗,王陽明就帶了組織了一批民兵,結果愣是把當地的土匪收拾的服服帖帖,從此再也不敢為非作歹。因為王陽明太活了,敵人根本摸不著他的套路,也不清楚到底他會在哪裡出現,正是這種出其不意,讓王陽明一路所向披靡,最終把人民匪亂的幾個窩點竟解決的一個不剩,不是被抓起來,就是嚇得投降了,當地百姓無不稱頌王陽明的功績。

後來還發生一件事情,就是當時的皇帝喜歡巡遊打獵,因為當時的國家已經有衰落的跡象,皇帝也愛玩,結果有一次出門在路上就被當時起了反叛之心的寵臣連哄帶騙給軟禁了起來,誰也不知道皇帝到底去哪兒了,在這種緊要關頭,又是王陽明,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用心理戰同對方周旋,最終皇帝安然無恙的迴歸。至於當時皇帝被軟禁的時候經歷了什麼,皇帝回來之後沒有說,不久人便不在了。但當時救駕有功的王陽明卻深藏功與名,收拾東西悄悄走了。

後來的他一直隱居地方專心研學,並且將自己的成果學說教給追隨他的學生,所謂言傳身教將心學發揚光大。即使後來名聲大振,他也再也沒有返回官場,對於王陽明來說,幫助百姓是他應該做的,但是封官加爵卻不是,成為聖人是他所想的,沽名釣譽卻不是。他的思想影響了很多有志之士,比如後來的張居正,郭春芳,何心隱等等這些歷史名人,都是他思想的追隨者,也都在歷史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雖然後來大家沒有管王陽明叫王子,但是他確實是跟孔子老子一樣是真正的聖人。

其實跟大家分享王陽明的故事,就是想告訴大家,有了理想就應該堅定不移的去實現。你對一件事情投入越大,回報肯定也就越大,只是你要堅定不移,讓自己對得起付出的時間。

我相信每個人對於自己目前的狀況和未來都是有一個清楚的認知的,如果非得說理想到底是什麼,我覺得它就是一種不管是現在想起還是未來實現後,都會讓我們感覺幸福和值得的一種東西。所以人的一輩子不管是大富大貴也好,隨遇而安也好,不管走的是一條康莊大道也好,泥濘小路也罷,只要這個過程裡我們能感覺到幸福,這就是一種的理想生活。

我們現在還很年輕,孔老夫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每一個階段,都是生命裡最黃金的階段,是最該努力奮鬥的時期,所以就算偶爾會遇見那麼一些困難,一不小心被生活揪起來打了一頓,我們也不要氣餒,因為,青春無敵,生命無敵!

王陽明的聖人夢——關於理想,關於堅守

文章到此結束,歡迎大家交流分享感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