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近日,四川绵阳一副校长被多名学生举报性骚扰,副班长称被扇耳光,目前学校已成立调查组。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网友爆料截图。

而距离此事并不久远,4月19号,有网友爆料称广汉中学高三年级一班主任陈某某,趁着学生备战高考的间隙,对在校女生进行性骚扰,多名女生被其侵犯过。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20日下午,网友再次发帖,称接学生私信,他们已换班主任。

而更早以前,“公司高管被指性侵养女”事件引起广大网友关注。

不少网友表示,“未成年人性侵”“熟人侵犯”等社会案件频发,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家庭对于性教育的冷漠与忽视

日前,海口网针对海口市民当下性教育接受程度及认知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截至目前共收到301份有效回复。调查数据显示,市民越发重视青少年性教育的同时,对性教育开展的现状感到不满,认为家庭和学校在相关的教育上未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调查:性教育现状满意度仅有1%

经调查,海口网记者发现如今的海口市民越发重视性教育,94%的市民表示性教育“很重要”或“重要”,同时90%的市民认为性教育的开展很紧迫,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从现在开始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而与市民强烈呼吁开展性教育相矛盾的是,青少年获得性教育的机会和资源却不多。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调查中,仅有41%的市民表示曾经接受过性教育,其中超过80%的人是在初中以后才接触性教育。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他们接受性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网络、书刊、杂志以及同学之间的交流等,只有37%的人表示得益于学校教育,由父母长辈告知的就更少,不足22%。

此外,有55%的市民表示家长从未谈及性教育话题,74%的市民认为学校所谓的性教育流于形式,有16%的市民表示学校没有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调查数据所反映出的现实是,本应在性教育的环节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家庭和学校,实际上却存在失位的情况。

当市民被问到“中国性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时,“学校不重视”“老师家长本身缺乏性知识”这两个选项高居前二,由此也就不难理解调查问卷中:不满意中国性教育现状的市民超过了60%,表示满意的仅有1%。


学生:对性存在较多迷惑

当下,性教育涉及内容广泛,避孕知识、两性心理、反性侵保护、性道德规范等都纳入了性教育的范畴。

不过,海口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学生仅仅对自身身体构造和青春期生理现象等知识有所了解,其它方面则知之甚少,有些甚至一无所知。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我们很想了解性方面的知识,但课堂上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海口某中学一位高二的学生表示,男生和女生的青春期生理变化特征不一样,在同一个班开展性教育,老师难以进行深入讲解,考虑到在场有异性同学,同学们也不敢大胆发言。

一名15岁男生告诉海口网记者,他12岁就萌发了性意识,但学校教得少,父母也没谈过性教育相关的话题。一直以来,他是通过看网文或影片等方式探索性知识,身边许多朋友也是这样。

相比之下,女同学则更多接受到自于家庭的性教育。一位初三的女学生说道,家里有很多性教育方面的书籍。“上小学后,父母开始通过书本定期教我性知识,让我学会保护自己。”

对于当下的性教育现状,学生们也谈及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觉得学校性教育没有安排固定课时,导致老师不够重视;有人建议除了对学生进行课堂性教育,家长也要学习这门“必修课”。因为在学生性教育过程中,通过家校配合,才能更好推动青少年性教育工作。


家长:不知如何与子女谈“性”

虽然现今的父母在思维上比以往开放,对学校开展性教育表示支持,但海口网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市民还是觉得中国人忌讳谈“性”。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有市民留言表示,大家对这个话题很敏感,凡是牵扯到性,很多家长便产生儿童不宜、黄色信息等想法,导致大部分人认为性教育是没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还有超过50%的市民觉得与孩子谈性问题不自然、不好意思,“自己对性知识、信息了解太少”“不知道怎样回答孩子有关性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家长不知如何开展性教育。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性教育是需要培训的学科,有时候不知道如何巧妙地回答孩子的问题。”一位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幼童性教育科普类产品少,但国外有很多简单易懂而且生动有趣的性教育读本,可以给幼龄孩子看,希望我国多翻译引进或参考。

而在老师的视角中,对于有些家长在性教育上的缺位感到无奈。

“连女生第一次来例假这种基本的常识,很多家长从没有和孩子说过该如何处理,导致她们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十分慌张。”一名小学心理老师告诉海口网记者,家长以为女生到了初中才会有初潮,所以并未告知遇到此事该如何处理。


学校:性教育大多浅尝辄止

在很多家长对性教育或毫无头绪,或避而不谈的时候,学校本应成为青少年获取性知识的主要渠道。

然而,目前在海口中小学的课程中,性教育仍然是极其薄弱的一环。

海口网近日就性教育教学情况采访多所海口学校,得到的普遍回答是:没有系统开展性教育课程。

在中学,往往是安排生物老师讲几节生理课,在小学则是在健康课上“多多少少会讲到一点”。

“其实现在学校已经更加重视性教育了。”美兰区一所小学的德育处主任表示,在缺乏专业老师、专门教材的情况下,很难开展系统性课程,但学校每年都会邀请专家对各个年级专门进行一次性教育专题讲座,时间是40分钟到1个小时。

这实际上代表了当下很多海口中小学的做法,相比于10年前学校谈“性”色变的情况,如今更多的学校愿意以组织专题讲座、举办主题教育周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性教育。

但大多数的学校止步于此,仅有海口市滨海九小、海口秀峰实验学校等尝试过开展常态化的性教育课程。

在学校,往往是班主任承担了性教育的任务。某学校的符老师常年担任5、6年级的班主任,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她更加清楚尽早开展性教育的重要性。

“班上女生出现生理上的变化就会向老师求助。如果来例假,我也会私下对她进行相关的教育。我有时会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让女生全部留下,给她们讲一些性教育、安全防护方面的知识。”符老师说道。

这样的弊端显而易见,缺乏系统知识培训的班主任所能讲授的,基本上是一些自身的经验。主要集中在生理变化上,很少展开其他的相关知识。大多数情况下,班主任只能帮助到同性学生,而对异性学生却羞于启齿。


写在最后


本次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从数据反映出市民越发重视青少年性教育的同时,也存在家长不知如何与子女谈“性”、学校没有系统化教育课程等问题,学生对性知之甚少,但又对性充满好奇,在青少年成长道路上如何帮助他们正确了解性,大胆谈论性,目前还需要家、校双方共同努力,不断加强“内功”修炼,弥补之前性教育观念的缺失。


来源:海口网、海口教育网、封面新闻、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记者:朱晓欣、陈亮嘉


我们的性教育有多缺失?海口青少年性教育调查:半数家长从不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