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加減乘除”,開平逾八成餐飲單位復工

記者從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該局堅持黨建引領,開展“政企同心、共克時艱”主題黨日活動,活用“加減乘除”護航企業有序復工復產。截至 4月23日,全市餐飲單位復工3651家,復工率約85.44%;復工食堂83家,復工率95.40%,總復工率約81.86%。

政務服務“加”速度

據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該局推行全程電子化辦理營業執照,推廣“微信+智能化審批”,落實行政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深化“申請人承諾制”,做到力推“隔空辦”、預約“極速辦”、執照免費“快遞到”,切實減少群眾來回跑的次數,降低群眾聚集的危險,共辦結全程電子化業務135筆,辦理“微信+智能審批”業務317筆,辦理“申請人承諾制”業務63筆。

此外,開平還對申請辦理醫保定點的藥店,工作人員1個工作日內上門進行現場檢查,符合要求的,即時為其申請出具證明,辦結時間由原來兩週壓縮為3個工作日內,支持藥店快速取得相關資質。

同時,開平還引導需要參加食品安全管理人員考試或培訓的人員通過“廣東省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考試網”進行網上培訓或考試報名,報名電子憑證等資料作為企業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的證明資料進行有關許可業務申報,待培訓考試工作恢復後完成培訓考試。

包容審慎“減”阻力

350家餐飲單位新增入網經營業務

“我們允許已取得食品經營許可但不含‘網絡經營’的食品經營者先上線經營。”上述負責人介紹,開平鼓勵入網食品經營者委託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工作人員,為其代辦加註“網絡經營”範圍,目前共有350家餐飲單位新增入網經營業務

而在疫情期間,該市還對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個人利用自身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的個體經營者,特別是從事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業個體經營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記,同時一次性告知經營者辦理營業執照所需的全部材料並做好記錄。

“對現有的來不及申請變更、延續許可、食品安全管理員未取得考核合格證明或者未進行繼續教育的餐飲經營單位,只要基本符合經營許可條件、未曾發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准許其在疫情結束後限期補辦。”該負責人說,開平加強餐飲從業人員排查,健康證有效期屆滿的在原有效期限的基礎上延長至一級響應解除後90日,並要求相關人員在健康體檢業務恢復後及時進行體檢換證。

綠色通道“乘”快車

幫扶2家企業成功擴產醫用口罩

上述負責人介紹,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安排熟悉業務的人員專門負責醫療器械營業執照新辦或者變更和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等業務辦理與跟蹤,確保企業能在最快時間取得相關許可證,快速合法合規投入生產防疫物資。“疫情期間,我們辦理醫療器械和防疫物資的企業設立、變更等業務23宗。”

開平還安排技術骨幹專門服務非醫用口罩生產企業轉產擴產,指導企業準備申辦材料,對確有條件轉產生產應急醫療器械的企業進行重點聯繫幫扶,對審評審批重點檢查的機構人員、廠房、設施設備、原材料採購、出廠檢驗等關鍵環節進行詳細講解和技術指導,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分類指導企業生產方向,全力幫扶企業儘快達到醫用口罩生產要求。目前,該市共幫扶2家企業成功擴產醫用口罩。

此外,開平還積極幫助在產口罩企業及時獲得原材料供應及產品需求信息,解決企業投產、擴產所需設備及原材料短缺的燃眉之急。針對開平一科技公司研發的織物納米抗菌防護口罩缺乏相應國家標準的情況,開平市市監局多次上門瞭解企業產品生產、質量檢測方面的情況,並督促指導其制定企業產品標準。

食品安全“除”隱患

立案查處“三無”口罩案件5宗

為強化集體食堂食品安全監管,督促食堂嚴格把好進貨、人員、操作和消毒等關鍵環節,開平還積極推動管理規範的餐飲企業開展預定式配餐服務,推進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工作。據統計,該市累計檢查餐飲單位10031家次,已有93家學校食堂成功接入“邑校食安”、覆蓋率達60%,11家餐飲企業入選江門市預定式配餐服務餐飲企業名單。

“為了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我們還對開平市華美達酒店、水口柏麗酒店、金碧灣酒店、碧桂園鳳凰酒店等醫學隔離觀察點開展電梯安全專項檢查。”上述負責人說,開平督促已復工復產的特種設備相關單位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措施,已檢查復工復產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41家,排查並督促整改安全隱患13個。

開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還牽頭加強定點隔離酒店疫情防控,重點檢查酒店電梯、空調通風相關設備及供餐環節食品安全情況等,並抽調10名業務骨幹24小時不間斷輪流駐守境外人員定點隔離酒店,負責統籌入境人員到達酒店後的核對、交接、信息收集,引導簽署《集中隔離告知書》等現場協調工作。

此外,開平還加強對口罩等防疫物資產品質量監管,強化生產企業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廠全過程管理,開展專項質量抽查,嚴格不合格產品後續處理工作,立案查處經營環節銷售“三無”口罩案件5宗。

【記者】鄭琦

【作者】 鄭琦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