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今年,我看了一百多部電影,《攝影機不要停》絕對是最讓我驚喜的。

看完整部影片才知道為什麼它有那麼大的魔力,能夠以18萬的成本博下億元票房。

而單看影片簡介肯定會被迷惑"一部獨立電影的劇組正在深山的廢墟中拍攝一部殭屍電影, 誰知真的殭屍襲擊了那裡。 導演日暮大喜過望繼續拍攝, 一鏡到底記錄下了劇組成員一個接一個成為殭屍....."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這好像是一部恐怖片,如果影片確實是像簡介介紹的那樣,也不失為一部頗有看點又能引人深思的電影。懷著這樣期待的人會被欺騙,但是看完以後絕對會為影片鼓掌。

影片的結構讓期待被顛覆,反而造成了更大的觀影快感。

觀眾對影片的觀看可能會經歷一個蹺蹺板似的變化。開頭和結尾各站一邊,中段就是兩者之間的通道,既是連接又是支點。觀眾看開頭的時候在蹺蹺板的這一邊,滿懷期待地想要看一部好電影,期望電影的造夢藝術讓自己沉浸90分鐘。隨著電影的進行,觀眾的期待一步步下降至冰點,然後是平穩的中段,觀眾開始慢慢理解,到了結尾部分,觀眾在開始有多失望,到後面就會有多興奮。開頭部分越低,結尾部分就越高。這就是蹺蹺板似的結構。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影片可以很明顯地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就是一鏡到底的喪屍片,一個小劇組在廢墟中拍恐怖片,突然遇上了真的喪屍的襲擊,劇組成員一個個被感染死去。

這一段影像極為粗糙,手持攝影加上一鏡到底,搖晃的畫面,過度的曝光,莫名其妙的表演,極為明顯的節奏失衡,到處是破綻和漏洞。不禁讓人想問這拍的是什麼鬼?

最後女主角殺了同組的男演員和瘋狂的導演以後,站在詭異的血畫的魔法陣符中,影片字幕出來,畫面漸暗。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畫面再亮起時,時間回到了一個月前。在這個部分,我們知道了開頭那段"喪屍片"原來只是拍的電影。接下來就是講述這麼糟糕的電影是怎麼拍出來的。

日暮隆之是一個鬱郁不得志的小導演,平時拍些小成本的廣告片,短片什麼的。他被朋友擺脫接下來了一個荒謬的企劃,拍一部一鏡到底的喪屍片,因為還要在電視上直播,所以中途絕對不能中斷,也不能出現意外。

日暮因為女兒被劇組趕出了,心情消沉,而企劃中備選的演員中恰好有女兒喜歡的男演員,於是他接下了這個荒謬的企劃。

在影片的籌備階段就已經預示了影片的拍攝絕對不會一帆風順,日暮在這階段要應付太有想法想改戲的男演員,時刻要注意形象的偶像女演員,作為一個小導演他只能不斷妥協;還有一些演員的怪癖,比如勾搭在一起的男女演員、絕對不能喝生水的男演員,愛喝酒的中年大叔等等。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而我們在看到籌備期的演員和成片的演員明顯有不同,這也預示了接下來的拍攝一定不會順利。

第三部分,攝製組到了外景地拍攝,狀況出現了。先是兩個重要演員出了車禍,不能來拍攝。怎麼辦?只能導演和導演的妻子頂上,然後是不能喝生水的男演員誤喝了生水,等到他上場的時候,他卻在上廁所。然而攝影機不能停!導演只能讓其他演員先尬演,這邊催促著男演員,為了趕時間上廁所的還要化妝。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狀況百出,拍攝漸漸脫離了控制,即興發揮越來越多。該上場的演員找不到,只能讓演員們即興發揮;喝酒的大叔搖搖晃晃地出場,吐了女偶像演員一身;攝影師追著演員拍攝一不小心摔倒,本來就腰痛的攝影師再也起不來了,傾倒的畫面久久對著無人的場景;導演不讓製作組暫停拍攝甚至對這鏡頭說"攝影機不要停!"。觀眾終於明白了影片開始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節,尬演,鏡頭是怎麼回事。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這種麻煩帶來的笑料附帶上你解密一般的效果將戲劇效果放到最大,真的讓人拍案叫絕,笑到暈厥!觀眾終於明白那些漏洞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幾個演員會突然尷尬地停頓,楞上幾秒鐘,原來是該上場的演員找不到了,攝影機畫面外,助理舉著拖延時間的牌子,於是演員們開始尷演;為什麼一個女演員突然性情大變,開始想殺了女主角,原來是入戲太深;為什麼畫面會突然多出一個人的腿,原來是助理舉牌提醒女演員的時候不小心入境了······凡此種種,笑料十足,最重要的是和開始的成片產生了對應。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影片被壓到最低的觀影期,就像一個重物突然壓到了蹺蹺板的另一端,壓到最低的那端強有力地彈射而起,直衝雲霄,觀眾體驗了一把雲霄飛車似的觀影感受。

這部關於拍攝電影的電影不可避免地就涉及到"元電影"的概念,所有關於電影拍攝的電影都在元電影的範圍內。電影是造夢的藝術,元電影就是揭秘的記錄。傳統的電影想方設法想把觀眾帶入故事中,希望觀眾忽略他們是在通過攝影機在看,他們看到的是被人為地操縱,選擇,編輯過的。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因此觀眾不會想畫面以外是什麼。

元電影就是讓觀眾看到畫面之外的東西。《攝影機不要停》是關於一部電影從企劃、籌備到拍攝再到成片的完整過程。一部電影不止是畫面上的人在努力,它的成功是幕前幕後所有人共同合力的結果,影片最後一個畫面——劇組人員搭成的人形搖臂,導演背上女兒完成最後一個畫面的攝製充分呈現了這個主題,這是獻給所有電影人的影片。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而影片自覺或不自覺會包含另一層含義就是電影自身的解讀。影片開始階段的喪屍片和結尾的攝製過程是必定會有一層自我消解和解讀的含義。

排除掉那些喜劇效果,看完整部電影稍加思考就會想到這樣的關係。假使沒有結尾的拍攝部分,單單是一鏡到底的喪屍片你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那些莫名其妙的畫面,突變的演員和空境,會不會讓你有其他解讀?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我想到以前豆瓣上一個很有好笑又頗值得玩味的笑話。說的是一個文藝青年看某個導演(具體哪個我忘了)的電影,畫面久久停留在一個空鏡頭中,文青還在驚歎於導演的大膽,又思考著他有什麼含義。結果發現是卡碟了。

這本來是一個嘲諷的笑話,但是我們看完電影在想一下,自己在看那個一鏡到底的時候是不是會有這樣的心理。這其實無關對錯的,電影文本的多義性和不同人的理解對電影的再解讀本來就是觀影的最大樂趣。

30萬成本收穫億元票房,這絕對是2018年最讓我驚喜的電影

我在看《攝影機不要停》的前一天看了《張藝謀和他的影》——這是關於張藝謀電影《影》的紀錄片。記錄了電影《影》從策劃到執行到成片的拍片過程,其中各種艱辛、突發狀況讓人認識到一部電影的完成是多麼不易。

《攝影機不要停》說的也是這樣的事,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