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危機四伏不外如此,清晨需心驚膽戰的躲避猛虎,傍晚需提防長蛇,外還有豺狼虎豹、毒蛇猛獸的威脅。如此的險象環生,足以毀一人,乃至毀一國。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便是在險象環生中,從"歐洲明燈"變成歐洲最窮國,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傳銷。

阿爾巴尼亞與中國

阿爾巴尼亞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南部,其首都乃是地拉那,曾經的阿爾巴尼亞共和國,被中國尊稱為"歐洲明燈"。因該國國旗乃是一直黑色雙頭鷹,在我國更有"亞得里亞海的雄鷹"之稱。

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之間,阿爾巴尼亞是與我國關係最為融洽的歐洲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在那段時期縱然自身十分困難,但依舊義無反顧地成為阿國最大的援助國。只可惜"鬥米恩,升米仇",阿方在中國的長期援助中,將我國的無私援助視作理所當然。

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阿方日漸的貪得無厭,對中國提出了許多不合理要求。除此之外,阿方對中國當時珍貴的援助物資肆意浪費,枉費中國人民節衣縮食的一番美意。多年間,中方對阿方的援助包括了軍事、民生等諸多方面,更為阿方援建了數量驚人的堡壘和地下洞府,促成了阿方"碉堡之國"之名。

縱然在1971年,中國在阿爾巴尼亞的助力下恢復了聯合國合法席位,但中阿關係援助最終於1978年結束。中國停止對阿國的援助,在阿國引起了民憤,當時的領袖霍查直接將中國列為主要敵人,並且全面反華。

中國的無私援助最終換回阿爾巴尼亞如此的態度,亦是寒心。根據不完全統計,中方在1954年—1978年間,共援助阿方約一百多億人民幣的龐大金額。曾經的"歐洲明燈"經濟一度萎靡,後因迫切尋求經濟發展,導致傳銷引發了一時的狂熱,但傳銷的本質註定了這便是一場"自毀滅亡"的狂歡。

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瘋狂的傳銷

傳銷的本質便是“龐氏騙局”,在阿爾巴尼亞,傳銷分子通過高昂的存款利率去套取國人的存款,最終令阿國經濟一度崩壞,甚至引發了內戰,對阿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亦導致今日的阿國成為歐洲最窮國家。而這一切,都開始於1991年。

1991年,東歐劇變,阿爾巴尼亞從計劃經濟走向了市場經濟。當時阿國境內,社會黨結束了自己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民主黨領袖貝里沙出任總統。貝里沙大刀闊斧的經濟改革看似有效,阿國境內GDP以百分之十的增長率在提升,但隱患亦就此埋下。

當時的阿國銀行,放貸對象乃是運營狀況不良的國有企業,這便導致了銀行的大量壞賬,作為一個惡性循環,因為資金回籠不利,造成銀行方面無法給予民營企業放貸,故最終演變成所有企業都缺乏資金。這樣的情況下,銀行的威信力在阿國人民心中大打折扣,故人們只能捏緊自己手中的現金。

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而這些現金,便成為少數人心中的"商機"。於是,募資公司運營而生。這些公司用高利率誘惑人們存款,隨後將這些存款用於放貸和運營。最初時,這些公司尚且保持了敬小慎微,政府對於這些緩解資金壓力的公司亦保持鼓勵和扶持態度,短時內亦顯得和諧共處。

但是,隨著越來越多類似企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出來,各種募資公司之間的競爭逐漸步入炙熱化,為了搶佔更大的市場,利率成為了最直觀的引誘工具。而越來越高的利率背後,是逐漸的失控。一些企業為了高回報,將目光鎖定在外匯、地產等項目,更有甚者觸犯法律,從事販毒、偷渡之類的違法行為。

而利滾利的雪團之下,是阿國人民無法抑制的貪婪和短視,亦醞釀了傳銷的開端。拆東牆、補西牆的行為屢見不鮮,唯有不斷的吸納資金,方可保障正常的公司運營,回饋儲戶的利率。

在這過程中,政府是如何作為呢?有些政府官員身涉其中,甚至現身為這些傳銷公司代言宣傳,成為了它們的保護傘,使得這些公司日益猖獗,而阿國境內的經濟便在這種日益惡性的競爭中變得畸形。

雖然政府方面也出臺了政策試圖制止這種瘋狂的行徑,但因牽涉利益眾多,這些政令並未得到落實。於是,在日復一日的"暴富""高利率高回報"的美夢中,阿國國內亂成一鍋粥。

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阿國最誇張之時,國內有將近百來家傳銷公司

,全國資金大多數掌握在這些人手中,也便是說,阿國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傳銷之國"

瘋狂的傳銷,推動了阿國人民脆弱的神經,農民宰殺牲畜賣錢投入其中,工人以為坐擁金山不再工作,人們甚至抵押土地和房產,阿國境內儼然進入一個亂象。當聯合國暫停對南聯盟的經濟制裁,加之國內開始全國大選,提現的風潮開始盛行。

可此時的傳銷公司何來的資金提供提現呢,為了緩解大規模的提現,這些公司給出了更高利息的保障,最高的甚至到達44%,而這,便是傳銷之國最後的瘋狂

當然,瘋狂總會過去,一切終將回到現實,阿國因此事遭受重創,一切仿若重新洗牌,亂象並非一蹴而就,一切都是預先埋下的禍根。

擠兌之下,內戰爆發

巨大的經濟危機之下,先後有公司宣佈破產,人心惶惶,擠兌開始,很多公司選擇捲包逃竄,血本無歸的阿國人民,開始暴怒,於是暴亂開始了。由於阿國政府方面的無能,無法有效遏制局勢的惡化,政府與人民的矛盾愈加激烈,最終便演變成了武裝衝突。

阿爾巴尼亞:傳銷是如何將曾經的“歐洲明燈”變為歐洲最窮國的?

政府派遣軍隊進行鎮壓,卻導致許多士兵倒戈相向,部分人甚至衝入軍需庫內,掠奪了武器設備,一場流血內戰爆發。一些不法分子趁此機會搶劫銀行、政府等場所,監獄暴動,阿國國內徹底失控。學校、政府等等機構無法正常運營,槍鳴不斷、流血不止。

1997年3月28日,聯合國派遣多國保護部隊平息了阿國的內亂,但損失已經造成,一切都無可挽回。

經此一役,阿爾巴尼亞損失數十億美元,大量槍支彈藥遺失,人民飽受摧殘。而阿爾巴尼亞,亦成為了歐洲最窮,至今未曾緩過勁兒來。

曾經的"歐洲明燈"變成今日的歐洲最窮,阿爾巴尼亞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傳銷的危害性,一個國家遭受了如此巨大的打擊,足以給全世界敲響警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