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後德國人體會到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諦

來自南京“湧泉相報”

在德國疫情嚴峻之際,21日中國駐德國大使館專程將南京市政府籌集的30000只口罩、620瓶抗疫藥品和200套防護服送抵德國,交到了德國人約翰·拉貝之孫托馬斯·拉貝的手中。今年3月份,他曾因當地藥品和防護物資短缺向中國大使館求助,為此我駐德使館專門與浙江海正藥業聯繫,將該企業的一批藥物捐贈給德方。此後,南京市政府也迅速籌集了一批包括口罩、抗疫藥品和防護服在內的防疫物資運抵德國。

80年後德國人體會到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諦

#拉貝後人感謝中國幫助#,在收到防疫物資後,托馬斯·拉貝激動地說,在這一特殊時刻,來自中國的饋贈讓他再一次深刻地認識到,中國人民從來不會忘記向朋友施以援手。他向中國政府和人民、向南京市政府、向中國大使館表達最誠摯的謝意。托馬斯·拉貝所在的海德堡市政府也表示,目前該市抗疫物資緊缺,中方此舉堪比雪中送炭。這次跨越萬里的愛心傳遞生動詮釋了南京與海德堡、中國與德國守望相助、同心抗疫的寶貴精神。

80年後德國人體會到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諦

來自80年前約翰·拉貝的恩情

為什麼駐德國大使館和南京市政府會將緊缺的防疫物資捐贈給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這是因為托馬斯·拉貝的爺爺約翰·拉貝在80年前,對南京人民、對中國人民有恩。

80年後德國人體會到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諦

南京國際安全區委員會部分成員,居中者為約翰·拉貝

1937年,侵華日軍制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作為德國西蒙子公司駐南京的代表,約翰·拉貝召集了幾位正直的國際人士,在南京建立了安全區,拯救了20多萬中國人的生命,甚至連拉貝自己的住宅和小花園裡,也擠進了600多名受到保護的中國平民。1938年新年,難民收容所的難民們,獻給約翰·拉貝一塊大紅綢布,上面寫著“您是幾十萬人的活菩薩”。之後,他細心整理自己的日記和有關資料,寫下了《拉貝日記》,被公認為近年來發現的研究南京大屠殺事件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成為日軍暴行有力的證據。

80年後德國人體會到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諦

約翰·拉貝被稱為"中國的辛德勒",而《拉貝日記》也被後人拍成了電影,再現了那段我們時刻銘記,不能忘卻的歷史。

來自中德友誼的橋樑紐帶

約翰·拉貝的孫子——托馬斯·拉貝目前是德國海德堡醫院的醫生,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也是中德友誼的紐帶橋樑。從2001年起,他投入到推動中德和平事業及兩國在婦產科學、婦科內分泌學、生殖醫學及計劃生育等方面的合作研究。2013年加入北京婦產醫院婦科內分泌國際專家團隊,2014年被聘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客座教授。2018年,他還獲得了中國政府頒發的“中國政府友誼獎”。

80年後德國人體會到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諦

來自疫情期間的守望相助

在中國疫情暴發初期,德國方面首先雪中送炭,力挺中國,向中國援助了醫療物資,也派出專家赴武漢進行科研合作。在美國政府打壓華為並要求盟友禁止與華為合作的時候,德國強調不會將華為5G排除之外。面對美國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默克爾再次抨擊盟友,“不要僅僅因為中國在經濟上取得了成功,就將中國視為威脅”。同樣的,在德國疫情嚴重之時,中國政府、南京市政府、華人華僑、中國留學生和中資企業也紛紛捐款捐物,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80年後德國人體會到了“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真諦

當然,最近西方國家的媒體,包括德國《圖片報》等也出現了“向中國索賠”的論調。但總體來看,中德關係還是比較向好的,這些說法和論調更像是西方媒體博人眼球的常規操作,更不代表德國政府和德國人民的想法,德國86歲的保羅·葛哈德(Paul Gerhardt)教授認為,流行病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現,沒有哪一個國家需要對此負責。德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有失偏頗,是因為大多數德國人對中國缺乏瞭解。現在應該做的不是指責中國,而是交流經驗,攜手抗疫。

各位網友,對於援助德國有什麼看法?對於西方媒體肆意抹黑,向我們潑髒水、要求索賠的行為,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歡迎留言 一起交流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