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格局》:如何用提问力塑造孩子的高阶学习力?


《学习的格局》:如何用提问力塑造孩子的高阶学习力?

给三岁的小孩读绘本,他脑袋里总是有一些小问号:“盘古开天地的斧子是哪里来的?” ,“小青蛙冬天不是冬眠吗,为什么还要去敲小鼹鼠家的门啊?”, “猛犸爷爷还能用火做什么事情呢?”等等。如果孩子经常问你这些问题,那么恭喜你,你拥有了一个喜欢思考的小孩。

因为他们刨根问底的为什么正是构建智慧大脑的一砖一瓦。

所以我们要强调从儿童的早期就要培养他们的提问力,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

你可能会问,孩子会不会提问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来看一个《古文观止》中的小故事:

齐国国王派使者去问候赵威后,书信还没有开封,威后就问使者:“今年的收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 使者很不高兴:“你不先问候齐王,反而问收成和老百姓,岂不是先卑后尊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所以我才这么问,我不能舍本逐末啊 !”

赵威后开门见山,三问收成、百姓、君王,反映了她把臣民放在第一位的思想。面对赵使的不悦,她又反问,把自己的意思清晰明了的表达给对方,层层递进,让对方无话可说。接着,威后又从正反两方面问齐王是否对忠诚之士进行奖赏,对奸佞之士进行惩罚,一连四个问句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就是思维本身。

《学习的格局》:如何用提问力塑造孩子的高阶学习力?

“为什么”三个字很简单,却是一个不简单的词语。为什么是好奇心的源头,是体现智慧的思维火花。

哈佛教育学教授丹· 罗斯坦先生说经常提问的孩子有三个主要特征:学习主动性强、专注度高、学习更有质量。

反之,不善于思考的孩子渐渐会陷入被动学习的境地, 久而久之,各种学习中的问题接踵而来,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到那时,考验我们的可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和收拾烂摊子的能力了。

俄国著名作家克雷洛夫的诗歌《池子与河流》是一则寓意深刻的寓言,池子安闲地躺在柔软的泥土里,享受鸟语花香,微风荡漾,嘲笑河流日日忙碌,长流不息。结果自己年年淤堵,最后干枯。我们的大脑也是一样,不用则退。

如何提升孩子的提问能力?

三种原则:

1、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儿童学习的内在动力。孩子如果没有了好奇心,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发现了万有引力动力,瓦特对水蒸气产生兴趣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看吊篮摇晃发现了单摆。好奇心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进行正向引导:教孩子分辨哪些是有价值的信息,哪些是垃圾信息。

2、给孩子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著名的心学大师王阳明说:学习中的愉悦情感体验对于儿童来说,犹如时雨春风对花草树木之生长一样重要,他的观点和“南风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在宽松愉悦的氛围内孩子才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痛苦和压抑只能造成紧张和不安的情绪。

3、对孩子的提问不做评价,但是鼓励孩子提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问题能启发孩子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比如:有一次学习《草船借箭》,有一个孩子提出诸葛亮明知道鲁肃和周瑜是一个阵营的,为什么还要让他帮忙?这个问题就特别有价值。老师首先肯定了他的提问,然后鼓励他去阅读名著和查阅资料,孩子通过阅读名著对鲁肃的为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诸葛亮的知人善用。最后孩子明白了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学习的格局》:如何用提问力塑造孩子的高阶学习力?


三种思维模式,提出好问题

第一种提问模式聚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是我们常见的思维模式,也是聚合性思维模式。如果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探究,注意这个过程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探究的过程,而不是你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书中、词典中和电子设备中查找资料,然后围绕关键词把资料记录下来,这样就形成了一篇文章的骨架和素材,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个思路。

第二种提问关注“如果......那么......”,这是一种发散性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根据现象提出假设,开放性地去寻找答案,然后鼓励孩子把自己的假设说出来,其实这个过程也是头脑风暴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可以让我们形成创新性思维。还是以《草船借箭》为例,周瑜“造箭”是惯性思维,诸葛亮“借箭”是创新思维。所以遇到问题,我们只有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跳出问题看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第三种提问模式"你怎么想?"、“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补充意见?”,作为父母我们要经常鼓励孩子问自己和他人这样的问题,同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的创意。训练孩子提出有质量的高阶问题,就是在启发他们的思维模式,让大脑开展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练习倾听和表达能力。

当孩子开始用这种模式来灵活思考问题,他们的思辨力、反思能力和判断能力才能越来越强,从而成为一个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人。


《学习的格局》:如何用提问力塑造孩子的高阶学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