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用電有保障!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護航運河古鎮興

4月23日,國網桐鄉市供電公司石門供電所紅船黨員服務隊來到桂花村等地,對閘站用電進行落火、檢查,為長達6個月的汛期做好準備。

今年,全省已於4月15日正式入汛,據氣象部門分析,預計今年汛期極端天氣會比較頻繁,這對河網密佈的運河古鎮——石門來說,是個大挑戰。

防汛用电有保障!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护航运河古镇兴

作為京杭運河江南段的主要流經區域之一,石門鎮位於錢塘江與太湖之間,運河穿鎮而過,水陸交通發達,是豐饒江南、魚米之鄉的典型代表,也是漫畫家豐子愷的故鄉。

近年來,得益於良好的產業基礎,石門鎮積極打造現代化農業品牌,陸續建成了火龍果、蜜梨、石斛等多個較高經濟附加價值的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既是遠近聞名的“果鄉”,也是桐鄉市農業經濟開發區,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7599元,同比增長12.8%。而隨著運河文化帶的復甦,新興的農業+文旅產業也在逐漸興起。2020年,石門鎮在農業基礎上,繼續著手打造鄉村精品路線“果菊飄香子愷路”,推動農旅結合和三產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美麗經濟”。

“對農旅產業來說,天氣是一個很大的影響因素。”村電工鍾師傅說。為了儘可能減小影響,多年來,石門所紅船黨員服務隊配合石門鎮開展產業配套提升工作,陸續優化各項供電保障。考慮到石門鎮密織的水網,每當汛期到來,黨員服務隊員對水利閘站等防汛、灌溉設施尤其關注。“這兩年,我們陸續對全鎮的水利設施供電情況都進行了排摸,對這些設施的供電做好優化升級,全力保障石門鎮農旅產業發展。”紅船服務隊員顧偉明說。

防汛用电有保障!国网桐乡市供电公司护航运河古镇兴

“我們腳下的這些小桑苗、菊花苗對水很敏感,少一點水長不好,多一點水就會爛根,今天改造的這個閘站能同時實現灌溉和排澇,對我們的農業來說可太重要了!”在泵站邊加緊春耕的村民一邊介紹一邊自豪地說,“你看,這些桑樹苗不單單為本地百姓帶來財富,現在已經銷售到省外,像四川、雲南、安徽等地,成為他們那邊的扶貧‘金葉子’”。據悉,單就桑樹一項,既能養蠶又能賣樹苗,還能在鄉村旅遊中提供桑果,一年平均能為當地農民帶來6、7萬元的收入。

而讓石門鎮的各個產業負責人更覺得安心的是,不僅有紅船服務隊定期上門對一些關鍵用電設施進行檢查和維護,他們還能通過智慧用電小程序——“有電麼”,實時、實地掌握供電情況變化。“對於蠶桑養殖等對供電可靠性要求極高的產業來說,這一款小程序就是我們的供電‘氣象臺’,凡是有計劃檢修或者搶修,我們都能及時做好應對,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鍾師傅說。貼心的服務之外,科技的電力正在為運河古鎮的產業發展穩穩賦能。

千載賴通波,古鎮煥新顏。今日的運河邊,船隻還在來來往往,少的是油氣味道,多的是清潔用能帶來的清波逐浪;果樹還在蓬勃生長,少的是‘靠天吃飯’,多的是智慧保障帶來的有序主動;人群依舊熙熙攘攘,少的是外出打工,多的是貼心服務留下的振興家鄉。有電護航,穩穩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