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刪文15915篇!微信再發聲,不守底線的“營銷號”加大打擊力度

繼3月福建一公司因批量捏造“華商太難了”雷同文章、責任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近日,陝西西安一已註銷的公司大量發佈的“某某國為何渴望迴歸中國”系列公眾號文章又引發關注。

已刪文15915篇!微信再發聲,不守底線的“營銷號”加大打擊力度


昨天(4月16日),微信官方回應南都記者稱,已刪除此類文章227篇,封了153個公眾帳號

今天(4月17日)下午,微信方面再次發聲表示:

對於借疫情營銷、編造整合虛假信息批量發佈、煽動公眾情緒的文章,微信一直高度重視及主動處理,並已啟動疫情專項處置機制,進一步開展清理打擊。

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呈現擴大化趨勢,大家對於海外疫情的情況也越來越關心。

不法分子也緊跟“輿論風向”,將謠言重點轉移到國際環境上,並炮製相關文章以迎合網民心理,收割流量。


3月19日,針對《“疫情下的XX國,店鋪關門歇業,華人有家難回,XX國華商太難了!!》涉新冠疫情虛假文章,福清市公安局抓獲薛某(男,30歲)、郭某(女,27歲,薛某之妻)等18名犯罪嫌疑人。

已刪文15915篇!微信再發聲,不守底線的“營銷號”加大打擊力度


此前,微信團隊已經對《“疫情下的XX國,店鋪關門歇業,華人有家難回,XX國華商太難了!!》、《首個控制住疫情的國家是……》、《XX為何渴望迴歸中國》等系列謠言文章及發佈帳號進行處理。該系列謠言文章採用 批量複製、惡意營銷等行手段,不斷炮製虛假信息、煽動公眾情緒。

根據《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則》,對於煽動、誇大、誤導類內容,平臺將視違規情節輕重,對名稱、頭像、圖文消息等違規點進行處理,情節較重將限制其帳號相關功能,甚至直接限制帳號使用。

2020年1月1日至4月16日期間,平臺刪除涉嫌誇大誤導系列文章約9000篇、公眾號限制能力封禁2500個;刪除謠言類文章6915篇,公眾號限制能力及封號2萬個。

同時,針對近期疫情專項處置,合計封號1.1萬個

,並對1400個違規主體進行限制註冊及旗下公眾號封禁處理。

微信方面表示,微信將依法配合公安機關積極開展相關工作,進一步打擊作惡源頭和團伙。希望大家“不信謠,不傳謠”,發現謠言文章以及批量發佈等造謠營銷行為,可以點擊公眾號右上角“…”-“投訴”,幫助微信發現違規行為。

已刪文15915篇!微信再發聲,不守底線的“營銷號”加大打擊力度


人民日報:病態的自媒體該治了

對於“X國為何渴望迴歸中國”“這個X洲部落渴望迴歸中國”等等為題的微信公眾號文章事件,17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佈評論稱,互聯網上此類文章危害也著實不小。

這種瞎編亂造、毫無事實支撐的“爽文”,故意在文章中“打雞血”,迎合少數人的獵奇心態,有的還充滿狹隘民族主義,極易誤導網友,不可小覷。

已刪文15915篇!微信再發聲,不守底線的“營銷號”加大打擊力度


刪掉營銷號文章,是分分鐘的事。更該探討的是,如何“刪掉”那種病態的逐利思維?

其實,通過“漲粉”變現本無可厚非。但不能違法亂紀,不能見利忘義,為了一逞私慾而置法律法規於不顧,置公共利益於不顧,置國家利益於不顧。

與一般的造假類文章不同,這類“爽文”通常與國家立場不同,也與實際情況不符。炮製這類文章的商人,並不是真愛國、真正為國家好,他們目的很“單純”,就是通過消費老百姓的情緒情感收割流量變現。

這類文章具有雙重危害性,不但混淆大家對一些問題的認識和判斷,造成錯誤理解,而且不利於國家形象,以至於引發爭端。

對於這種文章,平臺有責任加強監管,遏制住它們生存和傳播空間。與此同時,有關部門也有責任依法查處,對運營人員零容忍,讓它們付出應有的法律代價。

業內人士指出,對不守底線的“營銷號”應加大打擊力度,加快處理進程、提高處理效率。依法處理違規營銷號,提升其違法成本,勢在必行。涵養積極健康的價值觀,提高辨別能力,不追逐那些譁眾取寵的標題黨,不傳播那種充斥不實信息的“雞血”文,這是我們每個網民的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