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了我的高考

關於高考的回憶,很多人是極為深刻的。若我回憶高考,首先會映入腦海的是母校門口寫著的八個字:在校三年,受益終生。的確,且不說我的成績如何,單是在校三年養成的幾個習慣確實使我終生受益,也是這所高中,這所我難以忘懷的高中,常常是我回憶高考的第一站。

我選擇了我的高考

我的高考“不迷茫”,並非我取得了如何優異的成績,上了如何有名的大學,不迷茫是我自認為我的高考考得“明明白白”。

首先是按部就班並且現在看來是正確的選擇,是我高考的關鍵。天資並不聰穎的我自認為沒有同學數學考試先睡一會兒卻可以得150分的能力,這雖令人羨慕,卻也是求不可得的。我的理科成績在努力下也並不出色,順理成章的,我成為了一名文科生。高中任職班幹部與老師的接觸機會自然是不少,感謝當年老師孜孜不倦的栽培。

我選擇了我的高考

憑藉對於“政史地”的熱愛以及老師們的“照顧”成績只是中等偏上,但是我認為我的學習很充實,同時我也和別的人一樣,在與同學一起奮鬥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了一份堅定的高中友誼。

我們那個時代的學習是一件很有目的性的事,在學習中我也明白了有的可能到職場浮沉幾番後才悟到的道理:有熱愛才會有激情,才會有動力!換而言之,做選擇時要遵從內心,選擇自己喜歡的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於升學與職業規劃。進入社會走走停停幾年後越發覺得這個很重要。

我選擇了我的高考

高考那年,事實證明我的文科選擇是正確的,雖然沒有達到問鼎的學習狀態,但至少我在學習中是享受的,是懷有激情的,也是虔誠的,這為我以後的興趣培養也奠定了極為良好的基礎。高考時我感覺自己內心異常平靜,甚至有些反常,心態很平靜地結束了人生中極為重要的兩天考試,隨後自然也是參與到了同學的“狂歡”中。說實話,讀到這裡大家大概是可以給我貼上標籤了,就是學習中總有那麼一種“一般人”,學習不算異常刻苦,頭腦不算異常靈活,當然成績自然也不算異常優秀。在這我並非倡導中庸,只是自謙一些罷了,高中仍是你人生需要刻苦的一個階段!

我選擇了我的高考

成績下來後,實不相瞞,是我高中所有考試中班級名次最好的一次。也許是上天眷顧我。我首先想要感謝的是我的選擇(原諒沒有把老師放到第一位)。選擇文科,選擇競聘,選擇不頹廢地進行高三衝刺,選擇較高效率地去聽課等等等等,如若不然不可能在我身上發生我認為這些美妙的反應。

當然老師的教導也是異常重要的,但這又何嘗不是當初自己選擇的結果呢?我的高考不迷茫在我看來是一連串選擇下產生的合理結果,也許就是別人所說的不後悔。

我選擇了我的高考

高考後順利進入大學,開啟了我人生中的另一扇色彩斑斕的大門。同學們凡事多思考一些,即使你沒有很高的閱歷,但是一般你處理事情的難易程度和你的閱歷是正相關的,做好選擇才會有熱情。所以讓自己滿懷熱情地去遠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