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錫拉木倫廟位於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駐地,是全旗最大的喇嘛教召廟,是第四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第一世活佛羅布森丹巴熱布傑親自選址而建,距今已有250多年的歷史。第一世活佛羅布森丹巴熱布傑被班禪額爾德尼封為“額爾德尼莫日根達爾罕堪布”(佛教職位),併為該廟賜封藏名“熱希磐第靈”。清嘉慶元年(1796年),嘉慶皇帝對該廟賜名,藏語稱“宮寧靈”,蒙古語稱“浩特拉額伊勒圖索木”,漢語稱“普和寺”,並頒發了金字牌匾。該廟因坐落在錫拉木倫河東岸,人們因襲河名而習慣地稱其為“錫拉木倫廟”。


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錫拉木倫廟

整座召廟佔地約1平方公里,全廟5座獨貢(喇嘛頒經處)、4座拉布仁(寢宮)、4個廟倉(存放財物之處)、200餘間僧舍錯落有致地形成了東西4華里、南北約2華里的氣勢宏偉的佛教建築群。住廟喇嘛在興盛時期曾達1500名,成為名副其實的“塞外布達拉宮”。正因為該廟的規模如此之大,後來人們取其宏大之意,俗稱其為“大廟”,在內蒙古、青海、西藏等地有較大影響。


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四子王旗塞北古剎——錫拉木倫廟


白塔

錫拉木倫廟在整體上是清一色的藏式建築,它的建築規制之高,裝飾手法之精,堪稱藏式建築藝術的完美體現。5座獨貢白牆紫頂,雄偉壯觀。神鹿、法輪等各種鎦金銅質聖物法器佈滿殿堂屋頂。數丈高的瑪尼杆上彩色經幡隨風飄揚,清脆的風鈴聲不絕於耳。5座獨貢分別為:朝克沁獨貢(大雄寶殿)、卻仁獨貢(辯經殿)、卓特巴獨貢(密宗殿)、賽乎勒森獨貢(護法神殿)、乃登獨貢。每個獨貢都有地毯、柱毯、掛畫,四璧繪有精美的壁畫,懸掛著用木製框裝飾的各種佛像,還有相當數量由上等木材雕刻而成的供桌和無數供燈。每個獨貢中,銅鑄鍍金或銀鑄鍍金的大、小佛像,佛燈、香爐、供盤等寺廟佛法用品,以及清朝皇帝、達賴班禪和地方官員賞賜、贈送的各色珍貴物品不計其數。尤為珍貴的是各個獨貢、拉布仁內的重彩壁畫、民族圖案、唐卡,多出自蒙古僧侶、畫師之手,實為民族文化之精粹。其中在朝克沁獨貢和卓特巴獨貢中,分別供奉著身高丈八的銅鑄鍍金彌勒佛和無量壽佛,造型端莊,工藝精湛。後殿內供奉著精美的佛像,尤其是朝克沁獨貢的後殿北牆上懸掛著一直保留至今的高約7米、寬約5米的羅布桑丹巴熱布傑坐床畫像,畫像中羅布桑丹巴熱布傑頭戴尼仁帽,五心向上端坐在那裡做著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