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云讲解、唱饶舌、做视频……区级博物馆探索线上展览新模式

疫情虽然困住了人们的脚步,却阻挡不了大家在“云”上见。继“云看展”逛故宫、上博线上观展等活动后,闵行博物馆的系列短视频在网上红了,有的讲解员穿起了汉服,把展厅里有趣故事告诉你,有的讲解员还唱起了饶舌,区级博物馆探索线上展览新模式。请听记者吴泽宇发来的报道:

“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这段闵行博物馆邀您看展的饶舌,出自馆内宣传教育部主任徐迪之手。作为一名“90后”主任,他已经是部里最“元老”的同事。说起做视频、云上讲解,他自嘲起初也是受了网红带货的启发。

徐迪:“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一个摸索的状态,就大家其实只要有个手机就可以拍了,网上买了一个那种美颜灯,就是那个自拍美颜灯,只要一个三脚架、一个手机,就跟带货差不多。”

「听」云讲解、唱饶舌、做视频……区级博物馆探索线上展览新模式

被网友称为“迪哥”的他,是播音主持专业背景,每到录制视频状态就表现地很亢奋。 徐迪讲解实况:哇!是不是很荒凉,但对古人来说有这样一个生活环境已经很不容易了。它就是名副其实面朝大海的海堤村庄,古书上所说的冈身……

通过他的视频闵博·云讲解系列课程,记者也发现了深藏在闵行文化公园里,原来还有一个建筑面积15000多平“依水而建”“带云梯”“空间高挑”“颜值不一般”的博物馆;而馆内《上海县七百年展》《马桥文化展》展示了闵行区版图内的地域历史、发展脉络。 徐迪:“尽量想缩小大家和我们博物馆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加有亲和力,就觉得因为我们毕竟是这个区里面的博物馆,我们觉得更加是和这种本地文化结合在一起的。”

作为一家区级文化单位,闵行博物馆新址于去年9月底正式对外开放,在文物资源上并不算特别占优势。因此,馆长刘静把定位想得很明白“市民家门口触手可及的文化传播”,形式不单是文物展陈,关键在于突破文博边界进行多元“尝试”。疫情期间上抖音、做视频、唱饶舌……先把眼光吸引过来,探索线上展览新模式。

刘静:“我们每次做这些也让保安看,看完说你们对这个反应怎么样?他们觉得非常好,他愿意进来,觉得这个蛮有趣的,那我们就成功了。对于我们这样子的区县级的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度在哪里?算算闵行应该是有250多万人,如果每个人都来看的话,那你这个展馆也不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