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藝術 鑄造輝煌——詮釋喬國強先生的藝術人生


侍少華

中國傳統刻字從新石器時代的刻畫符號開始至今,已有上萬年的歷史。我國的書法藝術就是依賴傳統刻字流傳下來的。現代刻字是相對傳統刻字而言,是一門集詩、書、畫、印等藝術於一體的新興的綜合藝術。自1991年中國書協成立刻字研究會起,在權希軍的領導和關懷下,已走過了25年的歷程。今天,它正以迅猛不可阻擋之勢,跨進了世界藝術之林。

喬國強對現代刻字情有獨鍾,他接觸現代刻字僅有六七年的時間,竟創作了近百塊刻字作品,且件件構思新穎,刀法嫻熟,色彩調和,實在是謎團難解。前幾天,收到國強寄來的《刻骨銘心》刻字作品集和《畫語詩心》詩集,還有一幅中國畫“竹子”,這個謎團才讓我徹底解開。

綜合藝術 鑄造輝煌——詮釋喬國強先生的藝術人生


首先,國強有紮實的文學基礎,挖掘了作品的思想內涵。現代刻字特別強調深挖思想內涵蘊藏於文學內容之中。文學的修養是刻字創作的“刻外功夫”,國強刻字作品集中67件作品的前頁都有他的創作感言,或抒情、或闡述……句句精妙,字字珠璣。沒有作者數十年的文學積累,斷言寫不出如此筆力精悍的小散文和情感奔放的詩詞、歌賦……,這就是國強的“刻外功夫”,也正是他的刻字作品展示的無窮魅力所在。張之說:“藝術創作都是借物抒情,有感而發,因而刻刀應當凝聚作者的激情,傾吐作者的愛憎。”國強的刻字作品具有情感豐富、內涵深刻的特點,全賴他激情和愛憎的傾注,可謂是“刻刀寄情”矣。我國刻字以其情感的投入在世界各國獨標風範,情感是藝術品的生命靈魂,情感是思想內涵的內在邏輯。

綜合藝術 鑄造輝煌——詮釋喬國強先生的藝術人生


凡成功的作品,都有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涵,思想內涵和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才能使作品具有感人的藝術魅力。國強深諳此道,詮釋他的刻字作品,方能感悟其不同凡響的藝術魅力的真諦。試舉幾件作品為例:

《黃土情》:黃土地是作者世代居住的地方,他常常為之驕傲、留戀、寄思……那裡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更是作者心中的天堂。桑梓情深,感人至切。《中華夢》:國家富強,人民富足,實現中華民族經濟文化的偉大復興,是中華兒女的責任和擔當。作者以此為己任,責無旁貸,用刻刀踐行自己神聖的歷史使命。《水墨丹青》:作者一生經商,業餘從藝,醉心於詩、書、畫、印之間,深感樂此不疲、其樂無窮。“人生苦短欲何有?水墨丹青伴平生”乃是作者情真意切的心聲寫照。

綜合藝術 鑄造輝煌——詮釋喬國強先生的藝術人生


《山裡人》作者生在山裡,長在山裡,對山油然產生了一種敬意和情戀。大山給了作者藝術創作的靈感和激情,山裡人無不感謝大山的無私饋贈和恩賜。《古樹秋雨》:千年古樹,歷經風雨的洗禮,造就了頑強的品格。以木喻人,生動形象,作者若沒有這種頑強的品格,何以能創作出如此感人的刻字作品來!《德生正氣》:道德乃君子立身之本,中華文明之根。藝術和道德共存亡,作者深知只有高尚的道德,才能賦有一身正氣。有了正氣則可勇往直前,無所畏懼,創作出高水平的刻字作品來。

其次是,國強愛好廣泛,博涉多種藝術門類,且基礎紮實。他把書、畫、印的技法,用於刻字創作,似有輕車熟路之感。他送我的一幅中國畫“竹子”,筆力遒勁,頗有缶翁畫意。現代刻字是一門新興的綜合藝術,它的構成元素之多,堪稱造型藝術之最。但它年輕,無現成的模式可循。因此,學習、借鑑其它藝術尤為重要。國強有紮實的詩、書、畫、印基礎,正是創作現代刻字的最佳人才。他的積極參與,是現代刻字隊伍求之不得的大事、好事,也為其他書畫家的參與作出了榜樣。

詩、書、畫、印是現代刻字學習、借鑑的主要內容,仍以上述作品為例,逐一剖解說明。《中華夢》:現代刻字是大書法格局中的一個新興的藝術門類,是以書法為第一媒體的藝術再創作,它永遠離不開書法。該作品三個主題字,系用古拙厚重的篆書寫成,顯得高雅質樸,有久遠的滄桑感。同時,也喻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悠久。

左上方三行小行書,是中華夢的具體內容,筆力蒼勁,法度嚴謹。還有作品集最後一幅《寫照》,刀法融入作品之中,把原來的毛筆書法變成了刀筆書法,使書法更有一番欣賞趣味。《水墨丹青》:作者喜愛美術,對色彩的正確運用尤為嫻熟。在刻字創作中,色彩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構成元素,它是決定一件刻字作品是否成功的關鍵。該作品運用青灰色為主色調,符合題意要求。黑、白、灰三色調配合理,運用自如,充分發揮了中性色的特殊效果,達到了用簡單色彩反映主題的目的。作者對色彩情感的研究頗有獨到之處,該作品所體現的色彩情感,正是他醉心於水墨世界的情感流露。這件作品採用亂刀平鏟法,特別是底面的鑿刻,大刀劈斧、痛快淋漓。另有十個大點(有的是因勢所需,改橫筆為點)各具形態,生動活潑,頗有水墨畫大寫意的風味。

《山裡人》:儼然是一幅氣勢雄偉的山水畫。採用“實三虛一”構圖法,即右上、右下、左下三角實,左上一角虛,此法是中國畫普遍採用的構圖法則。“山”字特別誇張,突出左旁一筆,高聳而下、奇險無比,山之峻峭展示無餘。作品左上側留有大片空白,即空間。空間是立體構成的主要特點,凡是一件生動感人的藝術品,無不表現出一定的空間。該作品木紋肌理的運用恰到好處,既是空間,又像四面的崇山峻嶺。作者巧妙地利用紅松木紋的特點,採用大刀挑絲法鑿刻,這種特殊效果,是任何藝術門類無法效仿的。《德生正氣》:作品豎式構圖,採用篆刻的借筆法創作而成。作者對篆刻頗有研究,他刻出的印既有吳昌碩的古樸蒼勁之感,又有齊白石的單刀直入之趣。篆刻的字法很多,該作品的借筆法尤為精妙,下一個字借用上一個字的局部筆畫,巧合自然,四個字連為一體,使畫面既簡潔明快,又增加了欣賞情趣。《古樹秋雨》:突出刀痕效果,追求板刻趣味。刀痕如筆觸,是刻字作品獨特的藝術語言。該作品的藝術效果,有賴於刀痕趣味的追求和表現。《黃土情》:構圖飽滿,視覺衝擊力強。“土”下一筆,大肆誇張,佔據畫面約三分之一的位置,上刻一組甲骨文字,喻這塊土地有著古老悠久的歷史,令人眷戀嚮往。

綜上所述,喬國強深厚的文學底蘊和紮實的書、畫、印基礎,是創作現代刻字最重要的兩個要素。作為一名真正的書刻家,必須如國強一樣,具有多種藝術才能的儲備,才能創作出感人的作品來。國強另有一點更值得我們學習,即自創文學內容。重溫他的刻字作品集,可以發現67件作品中,絕大部分內容是自創的,這樣不僅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還可以使刻字創作和文學內容融合得更加緊密,更可以“杜絕重複選題、易於撞車現象的出現”。

喬國強謙虛好學,為人低調,且愛好廣泛,博涉書法、美術、篆刻、版畫、詩詞、文學等多種藝術門類。現代刻字是一門綜合藝術,他集多種藝術於一體,厚積薄發,傾心於現代刻字的創作與研究,僅六七年的時間,就創作了近百幅高水平的刻字作品,並出版了專集。喬國強聰明睿智、博採眾長,詩、書、畫、印,諸藝皆精,故此,能在眾多藝術領域取得驕人成績。

綜合藝術 鑄造輝煌——詮釋喬國強先生的藝術人生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願國將今後有更多更好的刻字作品問世,為現代刻字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