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银行在国内开展的信用卡业务现状如何,现在信用卡那么吃香?

6月14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银行卡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2019年年会,会上发布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9)》。《蓝皮书》显示,

我国信用卡发卡量达到9.7亿张,信用卡交易总额38.2万亿元,人均持卡0.7张,堪称真正的事业蓝海。各家银行都在加大信用卡的推广力度,线上线下第三方合作等齐齐发力,多管齐下。工商银行、招商银行等累计发卡量超过一亿张,2019年,一张俱乐部将会再添新员。

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信用卡未偿信贷总额达到了6.85万亿元。

外国银行在国内开展的信用卡业务现状如何,现在信用卡那么吃香?

目前的情况是:有资格发卡的拼了命的跑马圈地,没资格的努力申请,申请不下来的合作共赢,连合作都谈不拢的另起炉灶变相开展。说好听点是金融界的一场饕餮盛宴,难听点是牛鬼蛇神今出动,万道毫光定九重。狂欢过后必将是一地鸡毛。

中国的信用卡业务中,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其一,是外资金融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受政策限制,不能像本土银行一样随心所欲的开展业务。其二,外资银行在本地民众中间的认可度比不高,信用卡业务看的是人头,并非客户个人有多少资产、多大的公司。所以,外资银行目前在国内的业务占比较重的还是公司和机构业务。

外国银行在国内开展的信用卡业务现状如何,现在信用卡那么吃香?

介于信用卡的特点,外资银行瞄准了第三方平台,通过第三方平台导流信用卡业务,能够达到信用卡用户认同度较高,推广难度降低,降低获客成本,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效果。

业内做得不错的外资银行是花旗银行,其中国区行长柏达仁在日前的采访中表示,花旗中国已与一家巨大的中国本土电子支付公司合作搭建借贷平台,最快在7月初上线。

目前,花旗中国在中国的信用卡规模在100万左右,主要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针对有国际关系往来的客户,包括出国留学、工作或者旅游等,提供礼程卡(PremierMiles);二是针对Citigold花旗财富管理的客户所推出的至享卡(Prestige Card);剩余分别是礼享卡(Rewards Card)和轻享卡(Clear card),这两类信用卡则针对更年轻的消费者。

外国银行在国内开展的信用卡业务现状如何,现在信用卡那么吃香?

汇丰银行在内地的业务开展也呈现加快势头。早在2015年12月5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就宣布在内地正式首次推出独立品牌信用卡,通过拓展目标客户群至大众消费群体,着力打造“财富管理”和“消费金融”双轮驱动的个人金融业务模式。目前汇丰银行的信用卡业务还没有一个官方的数据,具体发卡情况也就不得而知了。

不论如何,外资银行在国内的信用卡业务上都有着先天的短板,其发卡总量相比较国内银行动辄几千万上亿张,可谓是微不足道,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上也不如国内银行。

各位网友,谁办的有这些外资银行的信用卡,额度和审核条件怎么样,可以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