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网友问,练习太极拳的步骤是什么?下面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首先练习太极拳之前,大家一定要树立一个观念:太极拳一定不是骗人的,太极拳的潜力比任何拳术都要大很多,因为太极拳开发出了我们人体的另外一项潜能,这种潜能跟我们先天的功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就开发出了比常人更多的一项功能,这就是太极拳的“以柔克刚”,这是太极拳所特有,其它任何拳术都不具备的功夫。这样太极拳作为拳术就有了既能“进攻”又能有效“防御”的双重能力。大家知道,大部分拳术都注重的是怎么能更“稳准狠”的打击对手,唯有太极拳先练“走化防御”,首先让对手打不着自己,然后利用阴阳之法,掌握主动,反击敌人,后发制人。大部分练习太极拳的朋友没有这个意识,走的一直是“直进直退”的专一进攻的路子,难怪总是练不好太极拳。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在此强调,练习太极拳并不排斥力量和速度的训练和提高。速度和力量也并不妨碍我们练习太极拳的柔劲功夫。只是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夹杂“力量和速度”的练习,也就是说,拳架练习过程中的“发力”或者“发劲”一定要绝对禁止。因为“发力”或者“发劲”一定是直线,太极拳练的是“曲线”。练柔就是练柔,柔是非常难练的,因为柔不是我们先天具有的能力。练柔的过程中夹杂“刚”的“发力”的练习,只能让我们的练习事倍功半,甚至不伦不类,永远练不出太极拳的柔劲。这是一个绝对严格的原则问题,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否则永远练不到真正的太极拳真功夫。社会上任何练“发力”的太极拳一定都是不伦不类的假太极拳。太极拳一定是“柔”练,“刚”练既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实战记录的支持。我们太极拳人一定要务实,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除非想骗人赚钱,否则对自己练功夫,保养身体都有害无益。

这可以说是一个大前提吧。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接下来,我们练习太极拳,就是选择门派的问题,我认为虽然说“天下武林是一家”,“天下太极是一家”,但是有时候我们一定要辩证看待这些“里人俗语”,特别是太极拳理论书籍中的许多似是而非,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大多不具有真正的“指导”意义,我们练习太极拳一定不要轻易相信。俗话说,人分三六九等,物有高低贵贱,什么事情都不会具有完全相同的实用价值。有句话说“没有不好的拳,只有练不好拳的人”,这句话其实是有很多毛病的,只能说明先天条件好的人是比一般人更容易练好功夫。对于普通拳术来说,也许可以说得过去,但是对于太极拳基本不适用。太极拳一定是高于一切拳术的功夫,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绝无仅有的高级功夫。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极为难练,对所有人都是难练的,没有先天后天的区别,大人小孩也都一样。所以被大部分人所误解,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练不到的人只能“盲人摸象”胡乱猜疑,甚至“吃不到葡萄说葡萄是酸的”。另外,虽然社会不同门派的太极拳都叫“太极拳”,但是练法不同,规矩不同,结果更是大相径庭,有些太极拳经过“专家”拼凑而成,不同门派的东西杂合在一起,其实是四不像的太极拳,贻害不浅。这一点一定要高度重视。所以选择真正符合太极拳原理的太极拳应该是我们练习太极拳人的重中之重。目前的社会上流传的太极拳大多不具有太极拳的原始属性,所以最好能练习保留原始风貌的太极拳,这一点,我为大家推荐吴式的老架太极拳,是吴式全佑祖师从学于杨露禅祖师,有传与王茂斋祖师,目前仅传于王茂斋老家,是修占师傅继承于家父修丕勋(王茂斋高徒)可以说是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最具有太极拳原始韵味的太极拳。大家可以好好考察了解。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练习太极拳是愉快的事情,又是需要下功夫,吃苦头的事情。所谓“好者不误”,练太极拳的“苦”其实是“苦中有乐”的,对身体有益无害,这是最大的快乐。当然一定要遵循太极拳的原理和要领,要练对。对于拳架要一招一式练准确,就像练书法开始的横平竖直,一定要中规中矩,让太极拳的架子纯正大方,优雅俊美,而又圆范饱满,是需要下很多功夫的事情。一招一式千锤百炼,只有这样才能练出好的太极拳拳架。待一套太极拳能够规规矩矩练下来,才能慢慢进行推手的练习。练习太极拳一定要“走心”,不能随随便便,要时时刻刻体会太极拳的“韵味”,开始练太极拳一定不要有任何的“思想”,规规矩矩打拳,就是一个“楷体”的拳,千万不要开始就想着怎么用,怎么打人!如果开始就想着“打人”,太极拳一定练不纯正,练出来的太极拳一定是拖泥带水的外家拳,达不到“意到气到”“身随意转”“有意无意”的真功夫境界。因为太极拳“打人”的功夫不是受“主观”思想支配的,是“势所必然”顺势而为的功夫。这一点练习太极拳也一定要记住。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练好拳架,要慢慢试手,也就是我们说的“推手”,北京杨式的几个门派称为“揉手”,道理都是一样的,但是“揉”的方法是大相径庭的。目前社会上的“推手”方法很多,有的太极拳门派甚至有几十种推手!多者无益,真正的太极拳推手一种就可以推一辈子,花花道道的都是惹人眼球的“华而不实”东西,千万不要求多!大道若一,太极拳只有一个“弸劲不丢”就够我们练一辈子,假大空的“大师”们“创造”出来的这个劲那个劲,都是糊弄人的“假”名词。千万不要为此枉费心思。练习推手一定要练符合阴阳之理的定步推手,没有定就没有其他一切,“活步”只能从“定步”来。因为太极拳是练“根”的,有了“根”才是太极拳,没有“根”永远不是太极拳真功夫!“根”是太极拳的基础,是保持“中定”的基础,是“我顺人背”的先决条件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推手练的就是“扎根入地”。扎根入地是真的扎根入地吗?你扎根入地看看啊。扎根入地只是比喻,所有人真不可能让脚“扎根入地”的。扎根入地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不是真的扎根入地,但是能让自己不为所动,脚下稳稳当当的功夫,不是跟“扎根入地”一样的吗?那就是要练出脚以上部分的“柔劲”来!难不难啊,说难,不难!说不难,非常难!这就是太极拳。

所以练习太极拳一定要练对了。练不对,永远练不到功夫的境地,有人说我只是养养生,健健身,不想练功夫,那你不必非得打太极拳。功夫也是真正养生保健的前提,不往功夫的境界走,养生保健只是异想天开,因为没有按照太极原理练的太极拳,一定是假的太极拳,不但不能健身,反而会有害身体健康。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练习太极拳推手最大的毛病就是“双重”,分不清“阴阳”就是双重,只有进没有退,只有前没有后,只想“打”没有“御”,就是“双重”,偏执一端,就是“双重”。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只是因为与我们先天的习惯“背道而驰”,所以大部分人不能理解。太极拳就是“反向思维”的道法之术,太极功夫就是走的违反常人理念和习惯的功夫。虽然简单,但是如果没有“反向”思维意识,也是永远练不好太极拳的。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推手是练立地扎根的功夫。推手是需要经年累月的练习的,最少也得2、3年的时间才能逐步把身上的犟劲去掉。所以能否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兄弟”,一起练,那就看你的运气了。太极拳很奇妙,也非常引人注目,但是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兄弟练推手,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太极真功夫的出现往往都是一对一对出现的,没有单独练出太极拳功夫的,这与能不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师兄弟”关系非常大。除非你能跟在师傅身边,老师有时间跟你推上2年3年的,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几乎不可能的。徒弟有时间,师傅不一定有时间。

所以,努力发现自己身边的志同道合的“兄弟”吧,太极拳功夫没有一个人练成的!外家功夫都是练沙袋,内家功夫是要“练人”的。

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双修”,没有一个人能独自练出太极拳功夫

禅宗太极,专注王宗岳、杨露禅太极理论与实践研究30年,欢迎关注共同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