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手棋喚醒中國經濟 夜間燈光點亮復甦圖景

一帆

中國的夜燈數據呈現動態回升,從一個側面映射出中國經濟逐步恢復的進程。

國家信息中心通過處理衛星影像得到的夜間燈光指數顯示,從1月2日到4月2日,中國夜間燈光指數亮度均值呈現由高到低、再逐漸升高的趨勢,與疫情發展和復工復產進程高度吻合。

夜燈數據不斷變化的背後,是經濟活動的升溫。夜間燈光影像顯示,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京津冀等三大城市群亮度明顯,這些區域是中國經濟最活躍地帶,佔中國經濟總量40%以上,同時,也是資本、人口流向最集中的地區。這些區域成為“高光”,可以通過商業貿易行為的繁榮不斷形成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和激活周邊地區生產和人民生活。中國鐵路總公司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3.46億噸,日均發送1116萬噸,保持了2月份以來的高位運行狀態,與去年同比持平,與2月份環比增長4.5%。“與去年同比持平”的鐵路貨物運力水平,不僅有力保障經濟運行,也表明經濟活動正熱絡起來,漸漸回覆到疫情前的正常狀態,與夜燈數據形成呼應。

夜燈數據不斷變化的背後,還是萬家燈火的溫暖。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活動的恢復,成千上萬的工作者得以安全返回工作崗位,那些成千上萬因為疫情停業關閉的商鋪、餐館和其他商業類型也得以有秩序地打開店門恢復營業。與之相應的是,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陸續推出,層層落地,各地也相繼推出保障措施,或開通復工專列,或發放相關補貼,確保商業開門、職工就業。隨著人們有序迴歸工作崗位,千百萬家庭開啟如常的生活模式,衣食住行迴歸常態。而且,疫情發展催生出的新經濟模式繼續蓬勃發展,與之匹配的互聯網經濟、數字經濟繁榮衍生出的新崗位還將引領更多人開啟新的職場生涯,讓家裡的燈光更明亮、更溫暖。

夜燈數據不斷變化的背後,更是一攬子可持續政策的有力支持。減稅降費、定向降準、信貸延期等一系列組合拳穩定了企業層面的消費和生產,對復工復產率持續上升和擴大生產與再投資形成支持,與一系列擴大消費政策組合構成經濟恢復的底層基礎;同時,加大投資力度,提前下達新增專項債券,醞釀特別國債發行,一大批重大基建和產業項目建設上線,新基建範圍明確,頂層設計即將出爐,傳統基建與新基建聯手,推動經濟結構優化,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構成經濟恢復的中流砥柱。在政策有力推動下,3月中國大宗商品指數和中國快遞物流指數均較2月份大幅回升,進出口方面,3月中旬、下旬連續兩旬都實現了正增長,顯露出有別於一季度數據的回暖趨勢。

雖然一季度-6.8%的GDP增速如同在中國經濟走勢圖上畫了一個下斜線,但隨著3月份國內復工復產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後續政策措施的不斷加力,4月初,中國夜間燈光亮度比2月初提高近200%。

正如世界銀行中國局局長芮澤所言,中國政府下好了喚醒經濟的“先手棋”,後續仍有政策空間支撐經濟持續復甦。據此可以想見,逐漸擺脫疫情困擾,光芒不斷上升的中國夜間燈光景象將更加明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