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盧正雨在《歡樂喜劇人6》上放短片而不是現場表演?

鄧小梵


這是一中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歡樂喜劇人》作為一檔喜劇真人秀欄目,通過比拼各展所長,為觀眾呈現精彩的節目。選手所擅長的不同,比拼的形式和內容就會有所不同,盧正雨那拍好的影片參賽,其他選手認為不公平,就像第一季《歡樂喜劇人》比賽時,相聲演員認為與小品演員同臺比拼是不公平一樣,只不過現在《歡樂喜劇人》已經到了第六季,大家也接受了這種比賽形式,也不在有人覺得不公平了。

兩種形式各有所長。

現場表演演員與觀眾能夠有效互動,演員和觀眾互相刺激,觀眾能激發演員,演員也能更好的把握觀眾,還可以根據現場情況調整演出狀態,使現場效果會更加火爆同時,舞臺演出的現場感是影視劇永遠也無法替代的。同樣,現場演出的弊端也非常明顯,例如演員、舞臺佈景、道具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都會影響效果,演員的狀態、觀眾的狀態也都會直接影響演出效果。

而拍好的影片優勢是幾乎可以做到零失誤,不存在演員、佈景、道具等出問題的可能性,因為都已經拍好了。但是弊端也非常明顯,就是演員和觀眾無法互相刺激,拍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無論是觀眾喜歡和不存在臨場發揮,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去演唱會現場看演出,比賽現場去看比賽的原因,坐在家裡對著屏幕看,是沒有現場的氛圍和感受的。

戲劇舞臺就應該百花齊放。

最終無論盧正雨這種嘗試是成功還是失敗,對於節目也好,對於參賽選手也好,都是也中探索,如果節目組覺得好,觀眾接受度比較高,今後的比賽中可能會有更多形式參與進來。如果覺得不好,觀眾不接受,下次不再邀請這樣的節目也就罷了。但是對於藝術的創作者來說,探索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也只有這樣才能讓舞臺更豐富多彩!


邰振龍


盧正雨的作品恐怕是歡樂喜劇人有史以來最具爭議的一個,爭議不是來自作品本身,而是他的表現形式對其他選手不公平。


最新一期的歡樂喜劇人,喜劇鬼才盧正雨帶著他的全新網劇微電影《大俠盧小魚》的片段登上了舞臺,需要劃重點的是,這個片段不是盧正雨帶著他的團隊現場表演的,而是現場播放的。

你沒有看錯,就是事先錄製、剪輯好了,然後拿到現場播放一遍,最後還在結尾打上了“未完待續”四個字。

盧正雨的這一舉動不但讓現場觀眾覺得意外,第二現場的選手們也覺得不可思議,郭陽郭亮兄弟甚至覺得他這種表現形式是在“玩賴”。



“二鍋頭”的不滿我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別人都是以現場表演的方式參與比賽,在表演的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意外,而這種意外只能靠著演員的臨場發揮能力來彌補,彌補不了的話很可能就被淘汰了。

而盧正雨完全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因為他播放的是最好的一個版本。


這樣想來,對其他選手是真的不公平。不過,被他挑戰的燒餅組合卻著實撿了一個大便宜。燒餅的作品在德雲社己亥年封箱上已經表演過,而且喜劇人舞臺上的版本是刪減了很多經典包袱的版本,比如女孩比口紅色號這個很響的包袱就沒有出現。

且燒餅在表演的前半部分根本就沒有進入節奏,在曹鶴陽的努力帶動下,燒餅才勉強找到感覺。如果要給他的表現打分的話,頂多勉強及格,如果不是盧正雨的作品出了問題,燒餅恐怕很難晉級。因此網友紛紛議論,盧正雨就是來送人頭的。



其實,盧正雨在微電影江湖享有很高的聲譽,由他創作並指導的《莫小怪的水怪日記》曾經獲得過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劇情獎,他本人也被稱為是繼周星馳之後最有前途的無厘頭喜劇高手。


當年春節檔取得票房冠軍的《美人魚》的執行導演和編劇就是盧正雨。可以說,如果不是作品選擇失誤,盧正雨絕對是喜劇人舞臺上最有看點的一個竟演選手。而且對於這次擔任《歡樂喜劇人6》的首發選手,很多人對他報以很大的希望,希望他能用自己的方式讓喜劇人的舞臺出現新的喜劇形式。

可惜的人,盧正雨“首戰”就失利了。

個人認為,這種事先錄製完成,然後拿到現場播放的方式,對其他選手不公平。



因為他們和盧正雨一樣都是在為竟演精心準備節目,力求現場不出錯,以及細節上的儘量完美;不同的是,盧正雨根本就不會出錯,因為他的節目是“錄播”。而別的選手不出錯的可能性就太小了,他們只能靠著自己的臨場發揮能力來儘量彌補。從這一點來看,盧正雨的敗北並不可惜。


於小小



盧正雨的作品《大俠盧小魚之東瀛篇》雖然很好,但是這種形式參加《歡樂喜劇人》的比賽,對其他選手很不公平。

最新一期的《歡樂喜劇人》,醒來了非常有爭議的一幕,那就是選手盧正雨居然帶著自己已經制作完成的短片參加比賽。單純的看短片,其實還是非常不錯的。盧正雨作為內地“無厘頭”的堅守者,也被視為“周星馳的接班人”,作品中笑點還是很足的。而且,畢竟是已經制作完成的短片,整體質量肯定要好過臨場發揮的選手。正如郭德綱所說“拋開其它不說,畫面和故事都很不錯”。


但是,這樣的作品參加《歡樂喜劇人》這樣的競演類綜藝節目明顯是不合適的。

一方面盧正雨打破了舞臺規矩。《歡樂喜劇人》從第一季走到第六季,參加比賽的大多都是小品演員、相聲演員、脫口秀演員。為什麼?因為這是一個舞臺類的節目,將就的就是臨場發揮。無論當初的沈騰、宋小寶,還是最新的孟鶴堂、白鴿,都是這樣的表演。

而且我們看到,很多優秀的喜劇電影演員,都沒有參加過比賽。其實,這正體現舞臺類喜劇和屏幕類喜劇的區別。而盧正雨打破了整個規矩,那麼是不是以後綜藝節目,變成了喜劇電影的比拼場地呢?


另一方面盧正雨這麼做對其他選手不公平。舞臺類的喜劇節目,演員的臨場發揮非常重要。當年趙本山在春晚舞臺上,能夠隨心所欲臨時發揮,是他被觀眾喜歡的一個跟重要因素。而臨場發揮很大程度上能夠決定一個節目的好壞,但也側面反應一個喜劇演員能力的高低。


而盧正雨的作品,是完完全全製作好的。也就是說,他可以有無數次的錯誤,因為可以從新錄製,可以後期剪輯,可以添加配樂。這樣的作品,和舞臺上臨時演出的作品比較,肯定不公平。難怪郭陽郭亮說“這是玩賴呀”。


盧正雨以電影片段參加《歡樂喜劇人》,是節目收視的一個需要。

今年的喜劇人開場,郭德綱就提到過要突出一個“新”字。現在看來,這個新不只是內容上的創新,還在選手上有創新,加入了一些外國喜劇演員。同時,也是在比賽形式上有了創新,也就是盧正雨的電影片段。


雨天認為,盧正雨這樣參加比賽,其實是和節目組的一個雙贏的合作。盧正雨利用這樣一個平臺,宣傳了自己的新電影,相當於打了一個很好的廣告。而節目組也通過這個電影片段,來試探觀眾對於這種形式的接受程度。如果觀眾反響比較好,以後肯定還會有這樣的選手,反之亦然。

與此同時,這樣新的比賽形式,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話題。能夠給《歡樂喜劇人》帶來更多的熱度。


此外,盧正雨選擇的對手是燒餅和曹鶴陽,也是有講究的。燒餅和曹鶴陽作為德雲社的演員,郭德綱最喜歡的弟子之一,實力不容小覷。所以幾乎沒有人選擇他們比拼,而盧正雨選擇他們,其實也相當於告訴觀眾,他只是打算參加這麼一場比。換句話說,宣傳宣傳電影就得了。

雨天認為,無論節目組和盧正雨的初衷如何,觀眾能在節目中看到這樣一個優秀的作品,也是值了!


雨天論娛樂


凡人出品,不是精品就是廢品!

在我看來,盧正雨通過播放短片的形式參演,表面看上去是參加比賽,其實是他跟節目組各取所需罷了,一方打廣告,一方賺收視率,互惠互利。

我們先從盧正雨及喜劇人的參賽選手兩方面分析下原因。

盧正雨

在當年盛行微電影的時代,盧正雨憑藉獨特的搞笑風格,成功打進影視圈,其主要代表作為《嘻哈四重奏》,這也是我國第一部點擊量破億的網劇。

令人震驚的是,這部網劇是盧正雨自己自編自導自演。

之後盧正雨開始慢慢涉足影視圈,他出色的天賦也被周星馳看中,邀請他擔任《西遊降魔篇》的編劇,並且在劇中參演“大煞”。

後來又參與周星馳電影《美人魚》的製作,可以說盧正雨能跟一向嚴厲的周星馳合作,足以證明自己的才華有多牛。

喜劇人參賽選手

不知不覺如今喜劇人已經第六季了,從一開始的沈騰、賈玲、文松等人到如今的燒餅、賈冰、郭亮等人。

可以看出有個共通點,那就是這些參賽嘉賓主攻板塊都是小品、相聲等現場作品,出名後偶爾涉足影視劇。

所以盧正雨跟這些參賽選手沒有可比性,因為大家“專業”不同。

那為什麼盧正雨要上喜劇人去播這麼一段視頻呢?據我分析,盧正雨跟節目組都是受益方。

盧正雨得到的好處

因為專業不同,所以就註定了盧正雨不可能待在喜劇人的舞臺上,總不能每次比賽都播視頻吧?

盧正雨從2017年末開始,就逐漸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具體在忙什麼,我們也無從得知,現在他藉助喜劇人舞臺播放短片,極有可能是為了宣傳自己的新作品。

而且他必定會輸給某個人,因為他只是單純來打個廣告而已,並不是來真正參加喜劇人比賽的。

節目中得到的好處

首先作為一檔綜藝節目,既然是節目,就必定注重節目效果。

盧正雨此次以播放視頻的形勢參賽,有點像徐崢將《囧媽》網播一樣,不管怎樣,都會有個“槽點”。

有槽點,就能吸引更多的觀眾,有了觀眾就有收視率,觀眾吐槽也是吐槽盧正雨的“不好”,而不是節目組。

所以對於節目組來說,這個“小插曲”肯定有助於提升收視率。

結語:綜上所述,盧正雨此次以短視頻形勢參賽,並不是真的想比賽,而是通過平臺打一波廣告,露個臉然後被淘汰,而節目組也是穩賺收視率,況且觀眾要吐槽,也是吐槽盧正雨。不管怎麼說,對於他們雙方而言,這個行為都是有利的。作為瓜友,我們只要欣賞作品就行了,其他的是是非非,不用去深究。

感謝您的點贊與關注!

凡人不渡


說實話我不看好盧正雨的做法,可能節目組為了創新,用盧正雨來打破規則,就像參賽選手評價盧正雨的一樣,這簡直就是在耍流氓,哪有這麼做的,別人都是現場發揮,現場直播,好嘛,您這個錄完了,剪輯好了到這一放就完事了,這太辜負《歡樂喜劇人》的粉絲的期望了,這不是創新,這是赤裸裸的在耍流氓,就像二龍湖浩哥說的,我要對的起我的粉絲,張浩本身也是導演,而且也拍過情景劇,播放量都很大,但是他還是選擇現場演繹的方式進行了比賽,這是對對手的尊重,也是對《歡樂喜劇人》粉絲的尊重,歡樂喜劇人已經進行到第六期了,從來沒有到這錄播的,觀眾們想看的是現場的舞臺喜劇,不是來看搞笑電影的,看電影我們為什麼不去電影院呢,希望節目組不要毀了這麼好的綜藝節目,讓它迴歸本質








黃鶴黃老爺


先回答問題:我覺得可以接受。

我看盧正雨的作品應該比較早,嘻哈四重奏第1季的時候就開始看了。由於那個時代這種網絡短劇比較少,沒有什麼對比,所以在當時十分喜歡。後來出現的多了,尤其萬合天宜的王大錘系列,就關注盧正雨少了。還有一部電影叫《絕世高手》,裡面的“嘿……哈……”,至今也是名梗。

盧正雨作品的特點就是類周星馳,都不說無厘頭了,直接就是類周星馳,風格化十分明顯。就喜劇人6裡面的作品來看,這些年進步也主要體現在服化道上。就去裝裝內核還是沒有明顯的變化。

廢話好多,所以說怎麼看在喜劇人6上放電影。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挺好的嘗試,就跟郭老師說的,喜劇人就那麼多了,但節目總要辦,觀眾總要看。怎麼辦呢?擴大範圍尋找合適的人來,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至於是不是對舞臺表演有衝擊或不公平呢?如果為了這個節目專門拍攝的作品,我認為它和舞臺表演各有各有優缺點。

拍攝出來的作品確實沒有明顯的實物,但也缺少和觀眾之間的互動感,就是沒有炸場的感覺。拍攝出來的風險也很大,由於製作成品需要時間,一旦在您放映前出現了哪怕一點點問題,基本上對作品就是毀滅性的打擊,這點舞臺劇就沒有這個問題。如果專門為了節目拍攝,他的製作壓力要比舞臺劇來的大,關於這一點,大家可以參考萬和天宜的時不時的停更,但是上節目可不能停更呀,所以壓力就更大了。

我覺得這是一種形式,應該受到大家的歡迎和理解。畢竟通過引用來接觸喜劇,已經是現在最常見的模式了,刻意的迴避他也不合適。看到盧正雨來,我現在越來越期待萬合天宜團隊了。





三月4670


私以為,《歡樂喜劇人》節目組以此來帶話題帶關注度的可能性比較大。對於盧正雨來說,也達到了宣傳自己新電影的目的,雖然沒晉級,但也沒遺憾。

這件事情,雖然對節目組和盧正雨來說是各取所需了,但是很明顯激怒了參賽的一眾選手。孟鶴堂在現場大加調侃,郭陽郭亮直接怒斥盧正雨耍賴。

想想也是,人家為了現場表演,整宿整宿地熬,而且現場表演容不得閃失,因此每個人都壓力極大。而你倒好,直接放個電影就完事了,誠意在哪裡,難度在哪裡?這個就相當人家在閉卷考試,而盧正雨在開卷考試。這的確對現場表演的參賽者非常不公平!如果這個頭開了,以後有人效仿怎麼辦,是不是喜劇電視劇也可以剪一剪搬上來了?這個比賽還怎麼保證公平性?

而且,這種操作,置現場觀眾於何地?現場觀眾是為現場表演做評判打分的,電影需要一定到現場投票麼?完全不需要,我坐在家裡也能評判打分。現場表演的魅力,就是觀眾可以近距離感受演員的魅力以及演員不經意的臨場即興發揮,這個在屏幕裡是難以感受的。要不然,為什麼大家要花錢(很可能還不便宜)去聽相聲、看話劇呢?在家不能看麼?

總而言之,我是不支持這種放短片的方法來參加《歡樂喜劇人》的,希望之後的節目不要再出現這種方式了。我們不想看這種“開卷考試”。影片要比,大可以去其他專門評電影的比賽和平臺。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我是娛文樂


盧正雨的電影事業是從網絡微電影開始的,說盧正雨是草根導演也不為過。

他用他自己無厘頭的搞笑模式在影視界打出一片天地。



2020年1月以短片形式參加《歡樂喜劇人6》,算是為自己的盧氏電影嘗試以另一種途徑讓更多人瞭解到他的光怪陸離。

都是舞臺上直接表演,而盧正雨以短片的方式展現給大家。



相對於現場表演個人覺得這是一種吃虧的方式,除非題材特別能夠吸引人產生共鳴會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人說盧正雨是喜劇不適合舞臺。在舞臺放一個短片不合適,失去了舞臺的意義。

盧正雨的無厘頭式電影和周星馳的頗為相似,但是在他的電影裡也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做為公認的周星馳接班人,盧正雨必須需要一部響亮的作品來讓觀眾朋友們認可。

《歡樂喜劇人6》中盧正雨所播放的短片

是《大俠盧小魚之東瀛篇》的一個片段。

去年拍的網劇-全新《大俠盧小魚》也將在今年擇期與大家相見。



盧正雨在看了菲尼克斯憑藉《小丑》獲得奧斯卡影帝獲獎感言後在微博上寫到:“電影這種藝術表達形式給了我最精彩的人生,我不知道沒有電影我會做什麼。 那些認為一個國家,一個種族,一個性別或者一個物種有權力去控制和剝削另一個還不用獲罪的,我們要和這種想法做鬥爭。”

在一個崇高的目的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會獲得成功。

——愛因斯坦


NANA阿卡麗


《歡樂喜劇人6》終於迎來了這一季最有看點的嘉賓盧正雨,以及他所表演的《視頻劇本創作拍攝及後期剪輯》。

盧正雨的作品當然是《歡樂喜劇人》有史以來最有開創性的,把網劇《大俠盧小魚》拿出來播放,跟真人相聲PK。

這種操作既有創意、也很無恥、並且很有宣傳點。

最可氣的,他還是符合規則的。或者說節目方沒有設置對視頻作品的限制,因為壓根就沒想到有人會走這種野路子,所以這一期也算是突破了次元壁。

當然選手們肯定不服氣了,郭陽表示這是“耍賴”,措辭也比較激烈。孟鶴堂則保持著理客中的語調,表示這種視頻作品跟現場表演完全不一樣,現場錯了就是錯了,視頻作品可以無數次修改和剪輯,兩者的對比是不公平的。

當然無論怎麼說怎麼鬧,節目方既然允許這種形式出現,而且還故意把選手的憤憤不平播放出來,說明這其實是大家有共識的。或者說就是故意在這裡設置一個宣傳點罷了,因為《歡樂喜劇人》並不是真正的競技,只是“以競技為模式的娛樂綜藝節目”,重點是娛樂,競技只是表演而已,說白了沒幾個人會把這個舞臺太當真,請過去的嘉賓也都是演員,他們不但表演自己準備的節目,還會表演“競技PK”。

而《歡樂喜劇人》經過了前五季,口碑和收視率從剛開始的炸裂式好評,選手水平個個超神,比如沈騰賈玲岳雲鵬等頂級喜劇人。到了現在的平平無奇,各種注水段子和不走心的小品,全靠著幾個有點流量的德雲社演員撐著收視率。節目走到這種窘境,還不想辦法破局,真的就只能等著半路腰斬了。

所以盧正雨過來就是拯救收視率,提供一個看點和衝突點的,用不著太當真。而且盧正雨本來就是拍網劇出身,不是舞臺喜劇人。他的事業重點也是影視界,能夠自己編劇表演後期,所以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參賽,這無可厚非。

更加重要的一點,盧正雨從知名度來說,比現場所有參賽選手都高,節目方能請得動人家已然不易,所以盧正雨藉著平臺宣傳自己的網劇,其實就是兩邊一拍即合的宣傳方式罷了。沒必要把這個當成多麼正式的舞臺競技,人家也壓根沒打算過來比較高低,盧正雨有流量,《歡樂喜劇人》也還有點流量,而兩邊的流量還不重合,所以大家互換資源一起開心一下羅。

娛樂而已,不必當真。


鹹魚茶館


我是盧正雨導演的粉絲!

大家理性看待,我看到盧正雨以短篇形式出現就知道盧正雨必敗,因為他過去不是參加比賽的,過去是宣傳自己新的網劇的。只是給他一個廣告位。

就像快樂大本營等娛樂節目,請來了嘉賓,你看著看著才知道嘉賓是來宣傳唱片,宣傳電影是一樣的。

所以搞不懂那些說這是耍賴行為的網友,當真看不出這就是插播了一個廣告嗎?

包括歌手一些一回合就輸的,也是簽了合約增加一次曝光的。就這還爭吵。有個優秀的網劇看他不香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