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活!高空走繩,還要表演雜耍技藝——維吾爾族"達瓦孜"

達瓦孜" 是維吾爾族一種高空走繩的雜技表演藝術,表演起來驚心動魄,兼有體育和雜技的雙重特點,多在喜慶節日期間舉行。

"達"在維吾爾語是"懸空"之意,"瓦孜"是指嗜好做某件事的人。"達瓦孜"一詞,是借用波斯語"達爾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繩表演,古時稱為"走索""高原祭""踏軟索"等。

絕活!高空走繩,還要表演雜耍技藝——維吾爾族

達瓦孜表演

達瓦孜表演場地獨特有趣,它需佔地面積100×60米,中間聳立主杆高30米,最高處扎有牌樓,彩旗迎風招展,似空中樓閣,特別使人注目。牌樓橫杆兩端栓有吊槓(鞦韆)和吊環,供表演者使用。80米長的主繩像一條長蛇頭尾相連將地面和牌樓接為一體,顯得格外壯觀。達瓦孜表演通過地面動作到高空走繩和空中吊槓的組合技巧,展現達瓦孜的全過程。

"達瓦孜"的起源,來自一個傳說

古時候,維吾爾人民居住的一個地方,出現一個妖魔,它在空中來去,呼風喚雨,殘害百姓,黎民叫苦不迭。這時,有一位英武少年,見義勇為,他在平地豎起一根30米高的木杆,用一根長約60米的繩索從木杆頂端連結地面,然後踩升而上,與妖魔搏鬥,終於將其殺死,為百姓除了大害。從此,高空走繩就流傳並發展起來,成為維吾爾民族的一種娛樂形式。

"達瓦孜"特色

"達瓦孜"表演多在露天進行,其特點是

把多種多樣的雜耍技藝搬到數十米高空的繩索或鋼絲上演練。男女青年"達瓦孜"個個伸手不凡,表演者手持長約6米的平衡杆,不繫任何保險帶,在繩索上表演前後走動,盤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腳下踩著碟子行走,飛身跳躍等一系列驚心動魄的技藝。在維吾爾族民間樂曲的伴奏下,高空走索演員踏著節拍跳舞歌唱,迅速替換著高難技巧,表演幽默,場面熱鬧非凡,極富特色。整個表演驚險動人。今天的"達瓦孜"表演通過地面動作到高空走繩和空中吊槓的組合技巧,展現"達瓦孜"的全過程,經過不斷實踐和發展,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絕活!高空走繩,還要表演雜耍技藝——維吾爾族

高空絕技達瓦孜

隨著"走繩"藝術上的日趨成熟,技巧也有了重大突破。如表演時,女藝人沿著接地的斜繩逐步向上,登上橫繩,開始技巧表演,這一傳統動作至今保留在維吾爾族的"達瓦孜"和我國的其他地區。在技巧上,除了表演俯仰身軀,前進後退,舞蹈翻騰之外,又創造了一些更難的動作:借繩的反彈連續向上跳起;在大索上急速地跳繩;兩位藝人繩上對劍格鬥,鬥劍時還能互換位置……

"達瓦孜"早先流行於和田、莎車、英吉沙和喀什一帶,後傳至庫車、吐魯番、哈密、伊犁和烏魯木齊。當今表演"達瓦孜"的明星當數新疆雜技團的空中王子阿迪力·吾守爾,他是達瓦孜表演世家的第6代傳人,其家族表演此技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阿迪力·吾守爾不但創造了在高空鋼絲上小頂倒立、劈叉、騎獨輪車、彎腰採蓮等創新性的高難技巧,而且於1997年和2000年兩次刷新了高空走鋼絲的吉尼斯記錄,成為眾人關愛的空中勇士。

絕活!高空走繩,還要表演雜耍技藝——維吾爾族

驚心動魄的達瓦孜表演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阿迪力·吾休爾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