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在乌克兰建造1:1还原的前苏联高压统治社区,招募400人在里面真实生活3年,剧组24小时不间断拍摄,没有剧本,没有表演要求,一切自然生发为14部电影。这个被推上微博热搜的“DAU(列夫·朗道)项目”在电影圈掀起一场大地震和大论战。支持者说,它打破艺术与现实的界限,正在改变21世纪的影史;声讨者称,导演罔顾伦理,丧尽天良。在《列夫·朗道:娜塔莎》后段,女主被克格勃军官用酒瓶塞入下体,这是表演还是真实发生的侵害?我们无从得知。而这曲被强权压迫的女性悲歌,仅仅是“DAU项目”14部电影的一个序章,在未来,这个系列电影必将一直伴争议而行。它要么名垂影史,要么遗臭万年。

两个月前,柏林电影节史无前例登上微博热搜,DAU这个英文缩写词一时间成为网络搜索热词。《列夫·朗道:娜塔莎》(DAU. Natasha,中文片名暂译),这部前线中文媒体纷纷打出五星并给出「本世纪最伟大的电影」等夸张评价的神作,一时间洛阳纸贵,成为近些年最“出圈”的电影节系电影。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近日,DAU官方宣布,此前在柏林电影节揽获银熊奖的《列夫·朗道:娜塔莎》率先上线官网DAU.COM,各大字幕组纷纷跟进翻译,中国影迷终于能一睹神作风采。作为DAU计划14部电影的开篇,通过《娜塔莎》我们只能窥见DAU疯狂世界的冰山一角,但充斥着争吵、叫喊、酒精、性、暴力、混乱的压抑沉浸影像已然震撼到不少人,电影与现实界限的模糊亦令它争议重重。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是伟大艺术还是邪恶的监狱实验?人类“模拟社会”的实验为何总是走向失控?艺术是否需要考虑伦理道德,艺术的边界又在哪里?对于有道德争议的艺术家们来说,“艺术”两个字真的是他们最好的保护伞吗?不夸张地说,未来许多年,《DAU》都将伴随这些争议,深刻地影响到21世纪人类对“电影”的重新界定与认知。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01

DAU到底是什么?

DAU取自苏联物理学家列夫·朗道(Lev Landau)英文名的后3个字母,这个项目命名与导演创作的源起有关。起初,导演伊利亚•赫尔扎诺夫斯基只是单纯想为列夫·朗道拍摄一部传记片,筹备中发现演员很难融入到影片的年代氛围,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异常大胆的想法。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在他的主导下,一个12000平方米的“苏联”在乌克兰某郊区的废弃游泳池旁被建起,里面的一切都1:1还原1938年-1968年苏联历史的真实场景,这个地方被称为“机构”。在这里,人们保留着斯大林时期的生活习性、衣着打扮、吃喝玩乐,使用当时的说话方式,流通着前苏联的货币,外人进入需要办理签证。换言之,这就是一个以假乱真的与我们世界平行的“现代苏联社会”。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在这个封闭空间里,人们在这里带妆生活,以形成持续性的历史感与信念感。导演伊利亚带着摄影团队穿梭其中,拍摄了长达700个小时的影像素材并从中剪辑出14部电影。所有的拍摄都是随机的,导演对每场戏有一个大致的构想,但并不会提供剧本和现成的对话。也就是说,观者在观看影片时,将很难分辨每一场戏究竟是遵照剧情片的排演,还是完全纪录片式的真实记录。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喜获俄罗斯土豪商人的大方资助后,DAU团队在苏联面试上万人,并严格筛选出400个固定非职业演员进入“机构”生活。最微妙的是,这些被选中的人很多都是“量身定做”,科学家在这里还是科学家,流浪汉在这里还是流浪汉,警察在这里还是警察,妓女在这里还是妓女。官方还声称,这些人都是自愿来此生活,如果觉得不舒服,也可以随时离开。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娜塔莎》中,那位食堂员工娜塔莎的扮演者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位性工作者。电影中,她性情开放、渴望爱情,因不堪乏味生活的折磨,与法国科学家吕克发生关系,这成为后面克格勃军官诬陷她私通外敌、严刑拷打她的把柄。在柏林电影节,有记者质疑导演是否对女性残忍施暴时,导演伊利亚以一种绝对权威的方式回应道:“我不在乎,我在妓院找到她的,她是妓女。”

导演的回应进一步折射《DAU》项目的可怕。演员真实的人格与他的角色交融在一起,连演员自己都很难分辨自己到底是不是在“表演”。娜塔莎扮演者曾称,“在机构里95%时间是她自己,拍摄之后不需要回到真实的自己。有些时候很可怕,有些时候很受伤,有些时候很有趣,有些时候很愤怒。”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娜塔莎》的前半部分,没有任何故事铺垫,我们不由分说就被导演突然拽入一个封闭的餐馆场景,凝视两个餐馆闺蜜员工的日常。分明没什么故事,我们的情绪却被完全裹挟进两位女性不癫狂不成活的精神状态中。那种压抑在娜塔莎被灌醉后的一段自我念白戏中推向顶点。

那一幕,她情绪亢奋、失控,在绝望中坐在地下抽烟、喝酒,不住地质问自己,“我每天到底在做什么?早上在家醒来,白天在外工作,晚上过私生活。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活,我只是个普通的妓女。”仅仅这一段戏,所有观者深入娜塔莎心灵的深渊,它短时间的张力与爆发的情感能量都足以载入2020年最华彩的电影表演段落,助电影走上神坛。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在那一刻,你有强烈的共情,但诡异的是,你根本不确定,你共情的是娜塔莎,还是这位演员。如果这位演员自始至终都是“自己”,那么,影片中的她到底是在以何种身份发出疑问?到底是质疑娜塔莎在“机构”中的生活,还是痛诉自己在现实中的生活?要知道演员们是长时间生活于此的,那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并非剧本的台词,而是实实在在生命的感受与体悟,那是不是意味着,如果真的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导演是不会喊停的?

虽然主创团队一再强调演员有在拍摄途中有随时喊停的权利,但在那样长时间封闭的集体情境下,演员很容易堕入集体无意识的深渊。在某种程度上,导演伊利亚成了这个世界绝对的上帝,他的摄影机扮演着《1984》里“老大哥”的角色,所有人的生活都无法从他们的监视中逃离。与娜塔莎在无意识状态下做爱并被记录的科学家卢克接受采访时称,“伊利亚没有剧本,只有一些小方向。但他设置好一些情况,一些足以使事情发生的倾向,这样他就可以操纵我们了。”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02

DAU并不是人类创造出的第一个“模拟社会”,大名鼎鼎的斯坦福监狱实验、西班牙著名电视真人秀《老大哥》(Big Brother)、FOX电视台社交实验真人秀《乌托邦》(Utopia)等都建构了类似的“社会实验模型”。这些被置于摄影机凝视下的社会实验千奇百怪,但无一例外地,他们都最终导向失控与混乱的局面。

1971年的斯坦福监狱实验中。24 名学生被随机分成“狱警”和“囚犯”。主导实验的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创造了一个去个人化、去身份化的高压环境,直至场面愈发不可控制。这个实验令津巴多成为美国最有名的心理学家之一,斯坦福监狱实验也几乎成为心理学教材引用最多的案例之一,甚至,它被很多嫌犯利用来为个人的犯罪行为开脱。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这个实验开始后不久,狱警就开始虐待囚犯(如不给他们睡床垫,不允许更换垃圾)。部分囚犯出现崩溃的迹象。津巴多认为一些囚犯开始“内化”自己的角色(明明可以直接退出,却选择被假释)。局面越发不可控制,原本计划进行 2 周的实验,不得不在执行 6 天后就草草结束。

《老大哥》(Big Brother)是世界上第一档里程碑式的社会实验真人秀,其主要内容是,让一群陌生男女嘉宾以“室友”的身份入住同一间屋子,与外界完全隔断联系,嘉宾们的一举一动被24小时全天拍摄。在封闭的空间内,一切关系和情感都被不断放大,《老大哥》在各个国家不断制作出不同版本,深受观众欢迎。然而,《老大哥》被国内观众认识,主要是因为“女嘉宾在节目中被性侵”的新闻曾被国内媒体大肆报道。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在某期节目中,24岁的年轻姑娘卡洛塔·普拉多在一次聚会上喝得酩酊大醉,“好心”的男选手何塞·洛佩兹将她搀扶回房间,不料他却在摄影机的众目睽睽之下性侵了普拉多。更残忍的是,次日,节目组将普拉多请进“日记房”(diaryroom,专门用于选手与观众和节目组交流的私密房间),将昨晚她被性侵的过程完整播放给她观看,普拉多当场陷入崩溃。《老大哥》这档节目也因此事收视一蹶不振。

《乌托邦》(Utopia)这档真人秀无疑更具野心。15位被精心挑选的个性选手在一个世外桃源生活1年,他们有流浪汉、运动员、高管;有女权主义者、男性沙文主义者;有独裁支持者、彻底的民主派、摇摆不定的中立者……节目组对参与者没有太多的干预,也不设置游戏和任务,所有人要自发团结起来,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社会秩序与“乌托邦”。Fox称该节目为电视史上最大的一次社会试验。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然而,观众抱着观看一场伟大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验”的心态去看节目的时候,才发现,节目根本没有按人们预期的方向发展,最终沦为一些迎合观众、挑战道德底线的猎奇表演,如口角、身体冲突、大量的裸体等等。短暂的新鲜感过后,这档节目最终落到无人问津的下场。

无独有偶,在与DAU相似的这些社会实验当中,言语冲突、集体霸凌、种族/性别羞辱、性侵等伦理惨剧屡屡上演。在封闭空间里,人类本性中某些伤害同类的恶性被无限放大。在实实在在的“真人秀”节目中,表面人畜无害的人们都会在摄影机面前做出违背人伦的事情,何况可以借电影表演之名做道德保护伞的《DAU》呢?


03

当然,我们所有对《DAU》道德风险的指摘还都是缺乏实锤证据的臆想。客观来说,《DAU》仍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与真实程度颇高的真人秀等量齐观是不公平的

,毕竟在真人秀上面性侵女嘉宾可是实实在在的犯罪行为。

我们对《DAU》的恐惧恰恰有力证明了此系列电影的成功。换言之,我们作为观众在观影后恐惧导演组在拍摄中可能的出格行为,与电影中娜塔莎对苏联极权体制的恐惧二者的恐惧机理其实是类似的。本质上,是我们对人性抱有极大的怀疑。我们不自信地认为,只要给人们制造有利于作恶的环境与条件,那么他们就大概率会作恶。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然而,从大部分的担忧言论来看,多数人对《DAU》的认知都存在过度想象的成分。很简单的逻辑在于,如果娜塔莎的扮演者真的在拍摄中遭遇凌辱,她怎么会乐于跟随导演组参加柏林电影节并发表支持导演的言论?

她在电影节上的另一番言论或许更加趋近事实。“我从没有真正忘记过摄影机的存在,因为旁边总有一个大摄影机,机器后面还有一群人,胶片拍完之后还会换机器,所以不可能视若无物。”

联合导演叶卡特琳娜·奥特尔也认为,“一个人无论身心哪个层面在摄影机前赤裸,他们都必须感觉自己是安全的才行。像娜塔莎和阿基泼的审讯室这样的场景里,信任和诚实都是必不可少的。”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站在道德高地指摘艺术创造者,这样的行为或许能让我们更安心,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审视下自己,是否过度悲观地低估了人性中良善的那一面。

通常来说,评论一部电影是需要尽量剥离其拍摄背景与抛开预设的,这对于《娜塔莎》来说似乎相当困难,但只针对电影本身来说,《娜塔莎》的影片质量也足够跻身2020年最重要的电影行列。柏林电影节前线记者几乎都是在没被透露影片背景的情况下观影,他们的观影反馈用身体诚实地反映出此片过硬的质量。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从这个亦真亦幻的沉浸体验艺术影像中,个人情感的浓度消解了观众的纯猎奇心态,观众得以全身心融入那个极端的斯大林时代,最后审讯的心理冲击力与观众达成交互,情绪攀升到极点。仅仅是一个餐馆员工日常生活的剖面,我们就已能窥见到那个极权社会对人性残酷压迫的全貌,这样言之有物的历史反思是我们当下需要的。

一部《娜塔莎》还远远展现不出《DAU》这个实验的魅力。《DAU》是艺术杰作,还是变态实验,现在还远未到“审判”的时刻。但可以肯定的是,《DAU》已经成为21世纪最具话题性的电影之一。名垂影史还是遗臭万年,请把答案留给时间。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400人被关“苏联”生活3年,DAU电影项目有多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