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不久之前,我们聊过了北宋的西园雅集,一起领略了东方文人的风雅情调。文人们依托雅集歌怀咏志、探讨艺术,而在西方,文学家、艺术家乃至音乐家们也有着相仿的文化聚会。当西园雅集过去五百多年后,这样的聚会被称之为“沙龙”。

“沙龙”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6世纪末传入法国。每当天色曼妙的午后,巴黎的贵妇人们便在府邸中举办私人聚会,邀请社会名流一同探讨高雅文学、评论社会时事,而不是那些早已听腻了的宫廷桃色八卦。

由于宾客多有当世文豪,大家都会慕名参加。久而久之,沙龙便成为了法国最受欢迎的社交中心。

“部分侍从和大臣宁愿冒着触怒皇室的风险,也不愿意在巴黎的顶级沙龙中遭到冷遇。”

路易十六时期的财政大臣雅克·内克尔曾如此感叹!沙龙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德·朗布依埃夫人的蓝色沙龙”

17世纪初期,法国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峰。封建贵族们为了继续享受物质上的特权,纷纷离开各自的庄园领地,聚集到了巴黎居住。然而这些贵族既不适应宫廷,又不屑于与新兴资产阶级为伍,终日过着百无聊赖的奢靡生活。

眼看世风日下,一部分清醒又勇敢的贵妇人坐不住了。她们誓要与倾颓堕落的生活划分界限。

德·朗布依埃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德·朗布依埃夫人

她出身贵族,但十分厌倦烦琐矫情的宫廷交际。为了追求自己热爱的文学,她不顾时代的眼光,大胆地在巴黎侯爵府邸的客厅中广迎宾客,召集了一波又一波文人雅士。

这一举动,便成为了历史上第一次具备真正意义的“沙龙”。而因为其客厅充满标志性的蓝色装饰,故而以“蓝色沙龙”之名流芳。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蓝色沙龙

在蓝色沙龙上,宾客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朗读文学作品,并为之展开讨论。浓厚的人文气息,也令无数闻名遐迩的作家心动。

古典主义戏剧大师皮埃尔·高乃伊每当有新的作品面世,他都要首先在蓝色沙龙中朗诵。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皮埃尔·高乃伊

“蓝色沙龙”是文人的乐园,是法国文学沙龙的缔造者,为法国文学的发展埋下了深远的影响。在这里享受荣耀的并非权力,而是才情、学识和风度。与此同时它也开创了独领风骚的社交模式,吸引了最优秀的社会名流,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

“从文人共和国到思想启蒙地”

由于德·朗布依埃夫人的巨大影响,沙龙成为了文人崭露头角的场所

在《马蒙泰尔回忆录》中,让·弗朗索瓦·马蒙泰尔先生就详尽地记录了自己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底层文人,通过步入沙龙社交圈,从而跻身上流,实现人生价值的故事。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让·弗朗索瓦·马蒙泰尔,法国历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学者。

年轻时的马蒙泰尔在克莱蒙特学院学习哲学,因为一首诗歌受到了伏尔泰的赏识,二人由此结交。在伏尔泰的帮助下,马蒙泰尔走出了外省小镇,来到巴黎,并被引荐进入德·唐森夫人的沙龙。

在沙龙社交中他一边发光发热,一边累积自己的学识作品,曾先后受到了乔芙兰夫人、蓬帕杜夫人以及德·莱斯比纳斯小姐的赏识。这几位夫人的沙龙都是当时巴黎最热门的沙龙,让马蒙泰尔一跃成为了文坛红人。而马蒙泰尔也最终在她们的帮助下,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蓬帕杜夫人,路易王朝时期著名的社交名媛。

法兰西学院院士可是当时法国文人的官方最高成就,而近一半的院士人选,都由德·朗贝尔侯爵夫人的沙龙造就。

沙龙就像是文人的“星探”和“经纪人”。后起新秀若能与其沾边,无疑是最佳助攻。而又出于一些现实原因,法国的文人们不管是出版作品,还是上演戏剧,也都离不开沙龙中赞助人或保护者的帮助。

对此孟德斯鸠曾形容:“沙龙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文人共和国。”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律师,西方国家学说以及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说回马蒙泰尔,在沙龙作客期间,他还做了另一件事情。

他将沙龙中名人来往的书信以及公开发表的文学通信,收集并编撰成册。以《法兰西信使》命名,向社会发行。

人们可以通过付费,定期获得这本杂志来了解沙龙中正在发生的一切。这恐怕就是如今“期刊订阅”的雏形。

而在这本杂志中,从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到狄德罗的《论盲人书简》和卢梭的《致达朗贝尔论戏剧书》,关于宗教、政治、艺术的重要内容应有尽有。

在它的背后,其实是沙龙的另一个传统项目。除了首要活动“交谈”之外,“通信”是一个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讨论方式。同时它以沙龙为节点,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不仅遍布法国,甚至蔓延到了整个欧洲。有资料表明,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娜女皇与普鲁士的弗里德里希大帝都曾与著名的沙龙女主人通过“通信”来往。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叶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谢耶芙娜,因治国有方、功绩显赫,后世尊称其为叶卡捷琳娜大帝。

当然除了作为文学文艺背后的推手,沙龙也是社会新思想的摇篮

18世纪中叶,德·莱斯比纳斯小姐的沙龙是响当当的哲学沙龙之一,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思想大师都是莱斯比纳斯小姐的好友以及沙龙的常客。他们常常一同就宗教、政治、哲学、伦理展开宽泛而激烈的讨论,许多先进的哲学思潮就在面红耳赤的争论中诞生。

那个时候,法国的启蒙运动进入了令人瞩目的阶段。以狄德罗为核心,伏尔泰、卢梭等在内的启蒙思想家们所组成的百科全书派,编纂并出版了《百科全书》,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然而在编著这部巨著时,百科全书派却遭到了教会和当权者的非难,不仅第一卷被借故查封,教会也企图通过诽谤来诋毁这些作家的声誉。

好在莱斯比纳斯小姐十分义气,顶着巨大压力为百科全书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安全的编纂场所,帮助后者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的强大推动者。由于她独一无二的帮助和鼓励,莱斯比纳斯小姐的沙龙也被誉为“百科全书派的革命阵地”。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德尼·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戏剧家、作家,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

丰特内尔,被称为法国启蒙作家第一人,他曾对沙龙做出了这样的评价:“人们可以在那儿见面,互相交谈,谈话有时甚至是很风趣而且大胆的。”这足以说明那一时期的沙龙,是激进的,但也是安全的。

德·朗贝尔夫人的沙龙就被称为“产生最杰出思想作品的工作室”;霍尔巴赫男爵的沙龙,由于常年接待启蒙思想家,也被称为“哲学之家”。

所以在启蒙运动史上,还有许多这样的沙龙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当启蒙思想在沙龙中孕育,马蒙泰尔的期刊事业又“恰好”步入正轨,这就给予了大众能够看到并融入讨论的机会,也就为法国的启蒙运动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启蒙时代的法国沙龙,都发生了些什么?

《1755年乔芙兰夫人的沙龙》 勒莫尼耶 1812年

沙龙起源于贵族闲暇时的消遣活动,本可以流于精致轻巧,却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被渐渐赋予新的内涵。它连结文人志士,孕育时代思想,作为别具一格的舞台成就了一段段佳话。而在最后直接推动启蒙运动的发展,更让沙龙在史书上写下了浓厚的一笔。


注:本文所使用的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素材未能及时联系到相关权利人,如存在使用不当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联系我们协商授权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