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在查士丁尼企圖恢復帝國往日輝煌的征程中,西地中海地區是一個永遠繞不開的“痛”。因為長期以來,佔據這一地區的不是別人,而是汪達爾人。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前因後果,以及為什麼成為了查士丁尼重振羅馬“輝煌”的墊腳石。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拜占庭帝國舊址

“眼中釘,肉中刺”

要說這汪達爾人,也是佔據了地利。他們所生存的地區雖不位於西地中海地區,但卻佔據的是北非地區。通過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北非地區位於地中海區域的下方,查士丁尼大帝想要通過武力重新徵服西地中海地區,位於下方地區的汪達爾人是明顯而又繞不開的障礙。

汪達爾人曾經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雖然經過了不間斷的人口遷移以及這一分支內部的“更新換代”,但是他們的血液裡面依然流淌著,日耳曼人那股“尚武”的痕跡。

根據史料記載:406年從中歐地區跨過萊茵河,進入當時高盧人的地盤,與當時的阿蘭人和賽維魯人肆虐的西歐大陸長達三年之久。後來經過種種原因,遷徙到了西班牙西部和南部。429年,他們乘坐帆船,越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今天的北非馬格里布地區。

當時的馬格里布地區,十分盛產穀物、油料作物以及各種酒製品,可謂物產極為豐富。面對這樣一塊物產豐富的地區,盤踞於此的各方勢力都不想放棄。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汪達爾武士

...這裡是我們不能失去的地區,它曾經對羅馬帝國的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羅馬史》譯

汪達爾人在數年之後,又奪取了迦太基古城,並以此建立了汪達爾王國。由於其實力的迅速膨脹,利用其近乎“兇殘野蠻”也堪稱“直接有效”的作戰方式,席捲和摧毀了當初羅馬帝國在北非的所有要塞和防衛據點。

後世有學者對汪達爾人的作戰方式給出了四個字評價:簡單,粗暴。從各種史料中我們可以看出,汪達爾人的戰鬥力相當強悍,單兵作戰能力強,面對打仗頗具章法的拜占庭軍團,也毫不示弱。由此可見,在絕對實力面前,任何技巧都顯得有些弱不禁風。

汪達爾利用迦太基古城優異的地理位置(該地扼守西地中海和東地中海的的重要交通要道),很快進入西西里島和撒丁島。而當地的要塞駐兵面對日中天的汪達爾人,顯得相當羸弱,根本無力招架這幫“強盜”。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蠻族戰士

經過這一系列的擴張,汪達爾王國掌握了西地中海的海上霸權。

其實,與其稱之為“王國”,倒不如稱之為“聚義廳”。因為他們接下來的行為,完全是一副“綠林好漢的做派”。他們利用已經佔據的島嶼作為大本營,多次乘坐帆船進入意大利南部地區,打劫附近海域的商隊。對於路過西西里島等島嶼的商隊也毫不客氣,“

一視同仁,全部打包帶走”。儼然一副“此山是我栽,此路是我開”的姿態。

他們的一系列做法,顯然已經引起了拜占庭帝國的注意,並且在5世紀時,拜占庭軍團兩度遠征邦汪達爾王國。結果都已失敗告終,沒有辦法,暫時的軍事失利,只能迫使拜占庭帝國承認汪達人對北非地區的佔領。

...羅馬人和蠻族人的流血,幾乎快染紅了整個地球。——《秘史》.普羅柯比

等一個機會

確實,面對這樣一塊“肥肉”,充滿“野心”的查士丁尼怎能輕易放棄?他在等一個機會,一個一勞永逸解決汪達爾人的機會。

這一刻終究還是來了。汪達爾人內部發生矛盾,國王與權臣不和。主要是問題在於:國王希爾德里切希望可以與拜占庭帝國保持友好關係。雖然在前幾次的對抗中,汪達爾王國處於優勢,但是隻有國王自己清楚,一旦拜占庭帝國決心遠征,那後果將是不可估量的。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城堡遺址

但是,對於國王如此“懦弱”的表現,一些汪達爾人認為拜占庭帝國沒有權力來干擾西地中海地區,舉兵前來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汪達爾王國沒有理由去懼怕他們。希爾德里切顯然沒有聽取他們的意見,依然堅持自己。一來二去,你來我往內訌就變成了王位爭奪戰。

對王位窺視很久的蓋利摩爾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作為新皇重掌王權。

出道即是巔峰

面對汪達爾王國的內亂,533年查士丁尼大帝以小將貝利撤留作為主帥,率領一萬八千人的拜占庭軍團與上百艘戰艦開始西征,為拜占庭帝國開疆拓土。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貝利撤留

小將不小,出道即是巔峰。

貝利撤留也被翻譯為貝利薩留,原來是宮廷裡的一個馬戲演員,卻深得查士丁尼大帝的喜愛,故拜為將軍。從公元527年到533年,戰波斯、救幼主、平汪達爾...,大大小小的戰功歷歷在目。——《戰記》普羅柯比

西征開始

貝利撤留率領拜占庭遠征軍團進入西地中海地區之後,避開了被汪達爾人把手的要塞和城堡,而是選擇在汪達爾人最忽視的卡布特瓦爾城進行登陸。再奪取一些沿海地區之後,開始建立屯兵大營。

拜占庭遠征軍團顯然繼承了羅馬帝國時期的建造技藝,只用了短短的時間,都建立了一座功能完備的屯兵大營,並且在四周立有警戒塔。這個屯兵大營,為之後收納增援的軍團以及後續的糧草運輸提供了方便。

就在新皇蓋利摩爾舉杯慶祝的時候,主帥貝利撤留已經率領大軍迅速攻佔了卡布特瓦爾以北的代基蒙等諸多沿海城市。他從睡夢中聽到前線戰報的時候,才算徹底清醒,調集各地軍隊開始增援,但是為時已晚。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要塞舊址

貝利撤留深知用兵之道,他明白自己的軍隊兵力有限,不能和本土作戰的汪達爾人軍隊相比。如何能發揮自己全部兵力,而又限制對方的戰力呢?

於是,他選擇阿龍沙漠以東的平原地區作為決戰場地。一來可以依託已經佔領的代基蒙城(就在該地的正北方向),二來這裡地形狹小,不利於汪達爾軍隊全面展開兵力。他又將軍團排成數個縱隊,背靠海峽面向敵軍,在這裡等待汪達爾軍隊的到來,

頗有當年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氣勢。

汪達爾軍隊的先鋒騎兵隊突然出現在戰場時,早已等候多時的拜占庭騎兵策馬揚鞭,前去迎敵給予敵軍當頭一棒。雖然拜占庭騎兵的戰鬥力有限,並沒有給汪達爾軍隊多麼沉重的打擊,卻成功惹怒了整個汪達爾軍隊。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當時遺址

一聲令下,汪達爾軍隊全軍出擊,揮舞著彎刀,叫喊著衝向排列整齊的拜占庭軍團。在此刻他們的眼中,這些拜占庭士兵

弱不禁風,中看不中用。確實,就單兵作戰能力來說,作為日耳曼人的後裔,汪達爾人十分驍勇,他們也很清楚自己的優勢。但是很遺憾,他們卻不清楚自己的劣勢。

那就是不懂得戰爭的藝術。

他們依靠自己的蠻力,只進行散兵衝鋒。當興奮的衝鋒到戰場中間時候,叫喊聲逐漸消散。此時,一聲令下,拜占庭軍團全軍迎戰,一排一排的縱隊宛如魚鱗一般,緊密且有效的開始了反衝鋒。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劌論戰》

很明顯,士氣成為了這場戰役的重要決定因素。

之前被“打退”的拜占庭騎兵也從側翼殺出,配合縱隊方陣攻擊其側翼。短短只廝殺了一會,汪達爾人全軍敗退。這場戰役關乎整個西征進程,因為幾乎一半的汪達爾軍隊在此殞命。

接下里的劇情就是“攻城,破敵,追敵,再攻城,再破敵...”

基本上很少遇到有力抵抗。

殘兵

剩餘的殘兵,退到了突尼斯東部沿海地區的最後一個軍事重鎮——卡爾西丹城。在這裡,貝利撤留澆滅了汪達爾人最後反撲的希望。也由此開始,汪達爾軍隊開始兵敗如山倒,在接下來的戰役中一敗再敗。

他們再次退到特里卡馬洛城,匯合援軍。結果他們和援軍一起,成就了拜占庭軍團的特里卡馬洛大捷。面對兵敗如山倒的事實,新皇蓋利摩爾被迫承認拜占庭帝國的宗主地位,願意臣服。但是,貝利撤留卻認為汪達爾人的存在始終是一個威脅。於是繼續揮師西征,不等查士丁尼下令,便繼續攻克了數個城堡,要塞。

當發現蓋利摩爾殘兵向西逃竄至伊彭城的時候,他親自率領拜占庭精銳騎兵追擊。面對城下虎視眈眈的追兵,以及城裡前國王支持者的背叛,他終於清醒的意識到一個小小的伊彭城很難“翻盤”,無奈之下,只能出城投降。

總結

此次西征,充分展示了貝利撤留的軍事天賦,查士丁尼甚至親自在君士坦丁堡的凱旋門迎接他及其部下的歸來,周圍大大小小的蠻族都“

親切”稱他為“蠻族剋星”。

在查士丁尼眼中,蠻族是勁敵還是墊腳石?

君士坦丁堡舊址

其次,當初在蓋塞裡克率領汪達爾人攻克迦太基城時,就下令拆除城防,這也就導致迦太基外圍的城防不堪一擊。原本只是為了解攻城時所受的氣,卻沒想到加速了自己後代的滅亡。貝利撤留在攻城時,基本上可以說是一馬平川。

最後剩餘的一些汪達爾軍隊被編入了拜占庭軍團,當做“蠻族兵團”,因為他們確實足夠驍勇。隨著拜占庭帝國的不斷開疆拓土,最後的汪達爾人也所剩無幾,最後消失在歷史舞臺。

...除迦太基之外所有城市的的城牆都拆掉...——《戰爭史》普羅柯比

好了,品歷史,我們是專業的,歡迎訂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