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金融崛起之路

起航的中國經濟航母,會一帆風順嗎?。。。。。美國財長在訪華前夕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有線電視頻道CNBC(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訪問時指出,作為經濟大國“他們已是全球經濟的領導者,世界其他國家不會再給他們很多時間”。毫無疑問這個“他們”就是中國。

中國的金融崛起之路

今天的中國正以驚人的速度將自己變成全球經濟舉足輕重的一部分,一系列的經濟數據和跡象都表明龐大的中國經濟航母已經起程。如果說請幾位學者進京講授大國崛起的歷史,還只是在為中國可以預見的發展做準備,那麼從崛起到發展提法上的變化就足以看出中國自信心的調整,看出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之快甚至超過了中央電視臺那部叫做《大國崛起》的紀錄片的拍攝速度。

全世界都把目光對準中國:“21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2050年左右中國的經濟實力將趕超美國”,類似的說法不絕於耳似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已成定局。然而起航的中國經濟航母會一帆風順嗎?在未來至關重要的30年內中國經濟能夠保持現有的“航速”勇往直前嗎?中國這艘巨型航母未來數十年最為險峻的航程是能否平安通過“臺灣海峽”,以及在東亞相關海域能否獲得制海權。但是中國能否在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經濟真正強國的最主要隱患,更有可能來自於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隨著中國加入WTO金融業將對外資全面開放而日益加劇。

中國的金融崛起之路

即將對外資全面開放的中國金融業有足夠的抗打擊能力包括實戰經驗,來防範金融衍生工具等一系列金融手段的“遠程精確打擊”嗎?在中國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根本無法保證,某些認為中國強大有損於自身利益的國家不會在經濟領域,以金融戰爭的“核潛艇”攻擊中國這艘已經起航的經濟航母,令中國經濟發展改變航向和航程,中國在21世紀中葉成為世界強國目前只是常規性的預測,並沒有包括對重大突發事件所可能造成的破壞與阻撓的評估。

金融對外資開放做個比喻,其風險不亞於讓美國的航母編隊開到中國臨近海域。因為軍事攻擊最多摧毀建築設施、消滅人體 ,以中國的疆域之廣常規戰爭幾乎不可能造成中國經濟命脈的徹底損傷。而金融戰爭的隱蔽性和無戰例借鑑無實戰演練的殘酷性,對中國的國家防務是一個巨大挑戰,一旦整個國家的經濟秩序遭到金融打擊會迅即造成國內局勢動盪,由“外患”造成“內亂”。

中國的金融崛起之路

歷史和現實近在眼前:蘇聯的解體和盧布的貶值;亞洲金融風暴和“四小龍”偃旗息鼓;日本經濟彷彿被灌了迷魂藥似的一蹶不振。我們是否有仔細想過:這一切難道只是偶然或者巧合?如果不是誰是幕後發力的真正推手?誰又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暗算的目標?決定蘇聯解體的最主要因素是政治改革還是金融打擊?這不能不為中國金融體系的防禦能力擔憂,即便暫且擱置人民幣匯率和2萬多億外匯儲備不談,那國與國之間遊離於正常金融秩序視線之外的政治熱錢的博弈,中國到底處於怎樣的態勢?這不能不成為關注的重點。中華文明的善良隱忍,反覆表達的“和平發展”的理念,能夠抵禦一貫具有顛覆性和攻擊性的“新羅馬帝國”的金融入侵嗎?在現實層面中目前是否具有這樣的專業人才儲備,足以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效防範潛在的金融攻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