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印度电影,2018年这部电影在中国一上映,

豆瓣评分就给出了8.4分的好评。影片讲述了一个印度教教徒帕万偶然“拾”到了一位与母亲走失的可爱小姑娘。因为小姑娘患有语言障碍,无奈之下帕万只能带她回家,随着越来越多的接触却发现她不但和自己宗教相对(穆斯林)还来自和自己敌对的国家(巴基斯坦)。在经历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帕万决定亲自送小姑娘回家,却在送沙希达回巴基斯坦的路上遭遇了重重艰阻的故事。当然,最终帕万完成了使命,沙希达找到了自己的家乡,在母亲的怀抱里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豆瓣高分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是由Aanna Films发行的剧情片,由卡比尔·汗执导,由印度的“三个汗”之一的萨尔曼·汗饰演帕万、来自《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女主卡琳娜·卡普饰演帕万的心上人、哈尔莎莉·马尔霍特拉饰演可爱的小姑娘。这个阵容兼顾了颜值和实力,很美的萝莉,一脸正气的男主,火热的印度舞蹈加上令人惊艳的巴基斯坦雪山美景,每一帧画面都美的颇具异域风情。不过很多人在只看到电影名字的时候会误以为这是一部言情片,看完后才笑说:原来这又是一部因为名字被耽误了的《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部电影在印度一上映就广受好评,阿米尔汗评价这部影片说道:

“我觉得这部影片该永远不下映,我还要再看至少十遍”。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阿米尔汗对此片颇为推崇

近些年来印度电影呈现异军突起之势,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完美的抓住了商业片观众如今审美疲劳的状态,利用其精湛的表达和展现能力成就了其在电影史中不可磨灭的地位。这部电影拍的未必是最好的,却将题材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宗教、政府、国家必定是人的宗教、政府、国家。无论有何种隔阂,能够让奇迹发生的只会是爱,是人性的闪光让一切突破

影片中的的戏剧冲突主要来自于根深蒂固的偏见:当印度教徒遇到了穆斯林;当印度人遇到了巴基斯坦人,这些偏见在影片中被一次次逐一拆解。原本我们觉得那些似乎天经地义应该存在的意识和政治上的藩篱,从未有人去质疑甚至探寻它们存在的理由,无论它们多么荒诞。随着影片的推进,这些藩篱都逐一暴露出来。直到最后那一幕,当两国人民为了同一个印度人聚集在边界,为他安全回国而呐喊的时候,这种打破藩篱的举动才格外令人感动。

这部影片的制作并不算精良,剧情也非常简单,何以会获得众人如此高的评价?今天,我将从影片中的冲突和拍摄手法以及感情象征等分析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在文章的最后,我会再次结合本文谈一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一、最朴素的情感遇到了最冲突的宗教矛盾和国家冲突

1、不向偏见低头,不对仇恨颔首

影片中描述的都是普通人的情感:为女儿不能开口说话担忧的母亲、虔诚信奉猴神的帕万、善良的拉茜卡、淳朴的路人们,这是人们身上最为朴素的部分

男主帕万是一个有点轴的信教者,他重视承诺,不会撒谎,高考考了十次都没有成功,成功的第十一次却让父亲高兴的死了。在描述这段经历的时候,男主是微笑着的,车厢里的人也是笑的,颇有点

黑色幽默的意味。

男主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果然在他去了父亲朋友家的时候,他遇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拉茜卡。为了迎娶自己心爱的姑娘,帕万需要在半年内买一套房子。就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走失的小姑娘沙希达。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帕万帮助小姑娘是出于人性中本能的善意,因为她不能开口说话,根据肤色帕万判断她一定是最高等的婆罗门。可是小姑娘却给了帕万三重打击:她被邻居家炖肉的香味吸引跑去啃鸡腿不撒手,这让帕万受到了第一重打击:她可不是个婆罗门!紧接着她和帕万在猴神的庙前走散,她跑去清真寺的寺庙虔诚的祈祷,这让帕万受到了第二重打击:她信奉的是和自己不同的教!就在帕万和女朋友商量如何隐瞒的时候,小姑娘亲吻了取得胜利的巴基斯坦队,这让帕万受到了第三重打击:她甚至不是个印度人!

就这样,人性中最本能的善意遇到了最大的冲突:宗教和国家。帕万在清真寺庙前曾犹豫是否该走开,是他的女朋友拉茜卡拽住了他:“帕万别傻了!不同种姓不同人种那都不重要,别在这种傻事儿上浪费时间了!”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女友的话让帕万感动抵抗住了宗教的冲突。只是当大家知道孩子来自巴基斯坦的时候,帕万护不住小姑娘了。他不得不选择把她送走,为此还拿出了自己买房的钱,没想到黑中介收了钱转手就把小姑娘卖去了烟花场所,折返回来的帕万大怒,拳神附体打伤了在场所有人。这个时候帕万坚定了信念,他要亲自送她回家!

小萝莉如此弱小如此可爱,却又带有如此多的冲突。从伦理道德上来看,我们有必要帮助她;从政治现实看,仇恨似乎难以跨越。影片高明的避开了敏感的宗教、国家之间的直接冲突,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打破了传统政治意义上的藩篱和障碍。当帕万决定亲自送她回家的那一刻,人性中本能的善意最终战胜了头脑中的狭隘与恶毒。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2、信仰与爱是不冲突的,爱没有边界

剧中美丽的克什米尔,一部分在印度,一部分在巴基斯坦。正如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来是一个国家,却因为宗教的纷争变成了诸神的战场。

帕万带着小女孩回家的路,以爱的名义,却受到了“恨”的招待。

他可以拿到世界上任何国家的护照,除了巴基斯坦。想去那边,只能选择偷渡。而偷渡过去的他们被当作印度间谍,一直被当地警察追着跑,帕万更是被打了好几次。

影片中记者一句话道出了事件的真相:他们只想要恨得新闻,不想要爱得新闻。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而他们所做得只在于制作恨维系恨,杜绝爱。

然而爱是可以制止的吗?

猴神再拳神附体再主角光环,也只是个普通人。能够跨越宗教和国家的障碍,成功送小萝莉回家,靠的不是超能力,而是爱。

影片的最后为了送猴神回家,两个国家的民众自发聚集在铁丝网外为他呐喊。

这最后的呐喊无关对错无关法律,只是说明:爱从来都没有边界

二、不折不扣的俗气外壳,却自带天然特效,神扭转

1、“手铐”作为象征物,交叉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的剪辑手法戳中你的泪点

影片中的小萝莉喜欢手环,从形状来看她也爱屋及乌的喜欢上了手铐。作为象征物的手铐也在片中起了推动作用。

小萝莉一出现就带着一副美丽的手环,她沉迷于这种亮晶晶的东西。在帕万的眼中,手环就代表着小萝莉的开心。也是因为手环,帕万才会想再给送走的小萝莉买最后一件礼物,才会看到小萝莉被黑中介卖掉的一幕,也才有了后续的剧情进展,手环在这里是爱也是冲突爆发点。随后两个人到了巴基斯坦,小萝莉居然拿了巴基斯坦警察的手铐,也让偷渡的两个人暴露在武装面前,引发了后续的剧情。

手环随处可见,一次是妈妈买的,一次是叔叔买的。小萝莉把玩手铐也有两次,一次是在印度警局,一次是在巴基斯坦的小饭桌旁。在小萝莉眼里,手铐和手环一样都

是爱;在帕万的眼里手铐却是摆脱不掉的麻烦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最后,在帕万终于完成承诺找到了小女孩的家乡时,他也迎来了剧中最为惨烈的拷打。一边是欢快的小女孩奔向自己的母亲,无名记者扛着相机记录下了这一温馨的时刻;一边却是来自印度的大叔被巴基斯坦群殴毒打的残忍画面。

画面无声,却用最直观的方式一边展现温馨一边展现残忍。这种交叉蒙太奇和对比蒙太奇的剪辑手法运用,也直戳观众泪点,让人流泪不已。

2、印度民族特色配乐的升华,暖色调的配色让人倍觉温暖

提到印度电影,不得不提的就是印度民族特色配乐的融入,一段一言不合的印度舞蹈,似乎是每一部印度电影的标配,也是专属印度影片的“印度特效”。这部影片也不例外。

猴神大叔载歌载舞,在印度街头跳着最印度的舞蹈唱着最印度的歌曲拜着最崇拜的印度神,配乐中除却印度元素外,还别出心裁的添加了电音和混音,让印度音乐变得流行起来。

整段舞蹈,使用了大量的黄色和红色,充斥着整个镜头的暖色调,让人看起来暖暖的。也舒缓了小萝莉走丢的悲剧事件。给整部戏奠定了轻松温暖的氛围。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整部电影长达2个小时,却不觉得无聊,应用得当的印度音乐和舞蹈功不可没

。配合完整的剧情和叙事结构,带动了观众的情绪变化,在悲喜之间转换。

三、你的信仰,让你学会了“爱”还是“恨”?人与人间的隔阂,本就可以是那般的渺小

1、沉重的话题,用甜美小萝莉进行了中和

影片中爱和恨时刻交织着,密不可分。印巴冲突的火药味从未散去过,并笼罩在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沙希达和憨大叔帕万的相遇相伴相归,何尝不是个人爱恨交织着国家和宗教爱恨。帕万带她回家是因为爱,却在她身上发现了宗教的对立和国家的对立,当人性的爱,被宗教和国家考验时,没有完全正确的标准答案。

影片的主题宏大,涉及敏感话题颇多。却都没有过多的深入,只是平铺直竖的展开来,让你看到,并用一个甜美的小萝莉进行了中和。

潜移默化的传达了一个观点:宗教该是引导人们向善向爱,而不是拘泥于特定的条条框框之中。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2、所谓神,就是真理和爱

印度国父、“非暴力”现代政治学说创始人甘地曾宣称:

“所谓神,就是真理和爱。”

电影中帕万最初视穆斯林为大敌,却遇到了一位善良的清真寺阿訇,他不仅为了猴神一行人撒谎还甘愿冒着被误解的风险把猴神和记者打扮成自己的两个老婆。临别时,阿訇对猴神说到:罗摩神万岁!大概正是从此刻起,帕万开始了真正的蜕变,只要是做对的事,何必拘泥于刻板教条。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猴神大叔送小萝莉回家的路,充满着啼笑皆非和颠倒黑白,纯真的孩子作为世界本源的样子,她的言行均出自本心,而不是任何宗教的洗涤。不相信帕万是间谍而把他放出来的警察、边境线边上的士兵们,他们都未宣扬过自己的信仰,却都用自己的行为做出了回答

印度教主张“非暴力”、“不杀生”。

伊斯兰教主张“顺从、和平”。

两个宗教都教人向善和去爱,却又都有着独有的藩篱让“仇恨”不断加剧。

猴神和小萝莉回家的路,是送小萝莉回家,又何尝不是猴神找到自己真正信仰的回归之路

他从一个从不撒谎,从不进清真寺的印度教教徒,

蜕变成不看定义不看教条的真正信者

结尾处,站在铁丝网外聚集的两国民众,同时呼喊着一个陌生人的名字,一辈子恪守规矩的猴神大叔用伊斯兰礼节说道:真主万岁。从不开口说话的小女孩开口喊“叔叔”“罗摩神万岁”,这一刻,眼泪涌出我的眼眶。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 爱和信仰,一部被名字耽误了的印度神作

那些条条框框的偏见和冲突,在此刻,多么像一个笑话。

结语:这部电影是一个有关爱的电影,爱融化了冲突、敌对和铁丝网。人人不可避免的会有偏见,然若心存善意,时时自省,却也总能在那些剑拔弩张下发现温情脉脉的人性暖流。猴神大叔近乎迂腐的善良和笨拙,最终分歧了所有敌对的寒意。那些束缚不了禁锢不了我们的所有偏狭和障碍,最终会让我们更强大。在爱和人性光芒下,一切冲突终将不复存在。


作者简介:我是张二狗echo,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知识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