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所趋!自考难度、人数、考研人数、院校都将发生这些变化

经过小编详细复盘了自考数据及教育部有关政策文件,并且反观自考的改革、变化情况发现:自考年限延长、难度增加、专业减少、人数上升、考研者增多、名校减少....这些变化是大势所趋,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

大势所趋!自考难度、人数、考研人数、院校都将发生这些变化


01

自考年限延长

大势所趋!自考难度、人数、考研人数、院校都将发生这些变化

大势所趋!自考难度、人数、考研人数、院校都将发生这些变化

自考年限将会延长,并非小编胡编乱造的结果。早在2019年10月30日,贵州省招生考试院发表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2014修订)”文件中,第四章考试办法,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各专业考试计划的安排,专科(基础科)一般为三至四年,本科一般为四至五年。

之前教育考试中心,还发过关于“专三本四”的辟谣文件,但是此辟谣文件的时间是2019年7月13日。

大势所趋!自考难度、人数、考研人数、院校都将发生这些变化

根据贵州最新的自考暂行条例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自考年限延长将是大势所趋。


02

自考难度增加

自考难度是否增加,是存在争议的话题。此次自考难度是否增加切入点不是从命题角度,而是从自考生拿证后进入社会后的待遇期望角度,并结合人大代表为全国自考生提出的“关于重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健康发展的建议”,来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8552号建议对自考生权益就业、招聘、录用、举措都做了相关说明。具体内容小编不过多赘述。

参考文件精神,能够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想要自考生权益与全日制考生相当或者接近,那么在将来,自考生追求的权益,将会实实在在的反应在试题难度本身。


03

自考专业减少

大势所趋!自考难度、人数、考研人数、院校都将发生这些变化

专业停考对于自考老生来讲已经不是新鲜名词。

从自考面向社会人员开考以来,已经有上百个专业停考,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专业停考。为什么停考呢?

对于报考人数较少,不利于就业,比较冷门的专业,为了协调、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对考生负责,对教育本身负责,部分专业停考在所难免。

对于自考生来讲,单纯拿证的需求普遍会大一些,那么更多的考生将会选择比较容易通过,资料容易找,考试科目少,跨考不需要加考的专业。

因而大量的考生越来越集中到符合以上特点的专业上,这些专业报考人数增多。冷门专业会随之停考,这是必然的趋势。


04

自考人数上升

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

报考544.69万人次

得毕业证书48.72万人

2017年

报考470.94万人次

取得毕业证书55.27万人

据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于198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创立,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社会化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10日的新闻报道指出,自学考试25年来为广大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为行业部门岗位技术人才的培养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累计有4870万人、1.8亿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25年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730余万人,2900余万人次获得非学历证书。

通过上述数据以及以下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截至2018年,全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报考人数突破2.6亿人次,至少1430多万人取得毕业证书。至少7700余万人次报考非学历教育。我们必须为自考生点赞!


05

自考+考研人数增多

大势所趋!自考难度、人数、考研人数、院校都将发生这些变化

在这份为期不长的自考之后想考研的调查表中,有74%的考生想要考研,但是以往通常是放弃的考生比较多。

但是今年开始研究生招生发生了变化,通过小编了解,今年研究生将会扩招,考研人数势必上升,自考生的机会也将会大大增加。

注:为了顺应发展,并且帮助自考生实现研究生梦,中公自考本考研套读班型即将开通,届时研究生报考不过费用将会全退。福利不止一点,别怪小编没有告知哦!

06

自考名校减少


名校减少是一种趋势,同时也是正在发生的事件。比如原来北大是招收自考考生的,后来为了充分培养顶尖人才,北大开始不再招收自考生。

除了北大之外比如像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名校都不再招收自考生。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3所高校也陆续不再招收自考考生。

那为什么会陆续停招呢?目前各大高校逐渐打造国家的教育前沿阵地,随着教育的普及,高校不再只是提高学历,而是逐渐向打造国家人才的前沿阵地转变。

所以如果考生有自己比较心仪的高校就趁早下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