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钝感力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处世态度、一种生存技巧。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


——渡边淳一

时间那么宝贵,读一本好书才值得。

大家好,我是拆书记。

本记我们来拆一部短小精悍的杂文集:

《钝感力》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拆书记说

迟钝是一个令人沮丧的词。

当老师说你迟钝时

她的意思是:你怎么这么笨!

当老板说你迟钝时

他的意思是:你反应怎么这么慢!

当女友说你迟钝时

她的意思是:你的情商真低!

所以,迟钝通常和愚笨、木讷、能力差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日本文学大师、国民作家渡边淳一对迟钝却有另外一种解释,他觉得如果我们把固有的理解范围扩大一些,迟钝这个词给人的感觉会发生很大变化。

比如:同样是胳膊被蚊子叮了,路人甲觉得瘙痒难耐,又抓又挠,瞬间被叮的地方就会变得红肿,甚至整个人都会因为小小的蚊子烦躁起来。但是路人乙却毫无感觉,把蚊子赶走后,该干嘛干嘛去了。很明显路人甲因为皮肤过于敏感而显得很脆弱,而路人乙迟钝的皮肤却让自己在同等环境下更具生存优势。

渡边淳一把路人乙这种“皮糙肉厚”的迟钝叫做钝感,他在74岁高龄结合自己过往的人生经历写下了这本杂文集《钝感力》。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曾断言:人的烦恼皆源自于人际关系。换句话说,如果这个世界不存在人际关系,那么我们的一切烦恼也会消失。阿德勒认为人在本质上要以他人存在为前提,自我产生的烦恼也会包含他人因素。

很久以前网络有句流行语:再牛比的肖邦,也弹不出我心中的悲伤。如果阿德勒听到这句话,他会说:再痛苦的悲伤,也逃不出人际关系的鱼缸。悲伤就如一条小鱼,被人际关系养在鱼缸里,琐事就是诱饵,轻轻一钓你就上钩了。

这里为什么大谈特谈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呢?

因为渡边纯一说:

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间意见不合,还有恋人或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所以,作者认为钝感力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才能,是解决烦恼的最佳武器,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

这里有一个误区,钝感力可不是麻痹自己,拖延时间的借口。从自我发展的角度讲,它是一种主观的、可控制的迟钝,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作者用了十七个小故事来讲述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是如何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在这些故事中,你会发现:顽强不气馁、宽容体量、乐观自信、刚强坚韧、心胸宽广、不拘小节,这些词语都是钝感力最实在的体现。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如果发现自己钝感力很差也没关系,因为它是可以培养的。具体到实际上,面对问题时集中精力专注于眼前的行动,是培养钝感力的好方法。比如当你做事情遇到别人的质疑与指责时,与其急于打嘴仗,不如好好思考如何让自己做的更有信服力。

最后,借用心理学家理查德·卡尔森的一句话:“别为琐事烦恼,一切皆琐事。”

数据拆书

作者渡边淳一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钝感力》评价两极分化,豆瓣评分不高,争论在于书中的概念与内容是否过于简单。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拆书导图分解钝感力背后的故事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钝感力与健康”叙述的比较多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拆书记评分

结合作者/译者、故事性、逻辑性、共鸣度、关注度五个维度,拆书记给《钝感力》打出:

7.9分

阅读方法推荐为:

适合速读

速读:一本2个小时能读完的杂文集

《钝感力》:这个词原来我们都想错了

评分仅是参考,书的好与坏只来源于你的独立思考

拆书记会不定期抽奖送书,还会在评论中抽取粉丝推荐书籍来解读,快关注我吧!


往记回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