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一句話影評:黑人毒販在人生導師和同性初戀的幫助下找到迷失的自我

千字文影評:若孤心無可安、請追光而去,做想做的事、愛想愛的人

"每個黑人都是顆明星",悠揚婉轉、憂鬱纏綿的布魯斯(藍調)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將我們

從黑幕帶入畫面,帶入一個黑孩子,小學到中學再到成年的三部曲。

《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曲1——他是媽媽吸毒濫交不聞不問瘦小羸弱的小學生,是說話很少超過三個字,被呼做“

小不點”、被誤解為同性戀的可憐男孩。在錯入毒窩被追打時,毒販小頭目胡安將他收留。教他游泳的

同時也想在孩子心裡種下身為黑人的榮耀與自信。胡安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沒有黑人,我們是這個

地球上最早的人類……”並講起小時候聽到的話,“在月光下的黑人男孩是藍色的”。我想這裡的BLUE

既包含藍色又包含憂鬱的意味,畫面裡如同應和般出現的,在大海前被幽月映襯出藍色臉龐的男孩,無

比憂鬱、純淨而美麗。

《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曲2——“小不點”人生最好的導師胡安死後,他又長成了被叫做希隆的迷茫男生。在躲避

如附骨之蛆的特雷爾一夥壞小子時,又遇到了小學就幫過自己的凱文。倆人用自認為最炫酷的姿態吸菸

時,凱文說“微風吹過感覺真好…一切都安靜了下來”希隆接到“靜得就像 你只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奇妙的通感讓兩人對視,於是孤獨人海中那一眼的相知與悸動蔓延開來……原來凱文才是同性戀的那

個,終究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但第二天在特雷爾挑撥下,不敢暴露自己是基友的凱文當眾打了希隆。

希隆明白始作俑者是誰,於是舉起凳子將特雷爾從頭擊倒,拘留的命運終結了第二曲藍調。

《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曲3——此時的他,又成了套著一嘴大金牙、掛著一條大金鍊,渾身閃著嗶哩嗶哩的土豪之

光,隨時拿槍防身的大毒販。然而凱文的一通電話,讓這個比當年胡安還大的毒販又變回了那個被凱文

稱作“小黑”的羞澀男生啦。經歷過牢獄之災的凱文在城市裡安心地當著廚師、安心地感受著平常日子

的幸福。在意外於希隆當下與心中的他嚴重錯位之時,凱文發出直擊靈魂的一問:“你到底是誰?”這

句話正是我們無數個迷失的靈魂能夠遇到的最直接的牽引。希隆想起導師胡安的話,在凱文溫暖的懷抱

中,彷彿又看到了那個追光的男孩,藍色的月光下明眸皎潔如精靈般的存在,似乎又找到了心之歸所…

《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片中每一次開車行走在路上就會響起一曲藍調,最難忘還是《Waterfall/Cucurrucucu

Paloma》常譯作《鴿子之歌》,當那純如水、甜如蜜、浸入髓的"哎呀 呀呀呀"響起時,年少月光下水

中孩童的嬉戲,彷彿是心靈的召喚。十年後的相見,希隆從特意打理衣服、梳整頭髮,用自認最捧的姿

態去見初戀時的期望到最後決定為自己而活,就像當年胡安所說"在某些時刻,你得自己決定要成為什

麼樣的人"於是仿若歲月洗禮、靈魂頓悟,進而更加明白能否找到真我有時真的無關貧窮、無關膚色、

甚至無關性取向……這也恰是本片導演攢齊關鍵點後又昇華出新G點的高明之處,我想,這也許就是最佳

與提名的毫釐之差吧。

《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這裡不能不再贊下導演巴里·傑金斯,他自己媽媽就是片中原型,因此那一幀幀畫面總會直

抵人心最深處。他讓三個表演前並未謀面的演員,用同樣肢體語言與生活習慣展現出一個人的三個時期

,既延續又自然把握住不同年齡的特質,更不用說那經典的開篇環繞式360度慢速旋轉的技術流。傳說他

是王家衛的迷弟,所以有了片中用剛剛提到的同樣一曲《鴿子之歌》致敬王家衛的《春光乍洩》,而王

家衛又是與阿莫多瓦的《對她說》同選一曲。所以我想動人的曲目和美人兒一樣,憾動的決非一人……

備註:片名是《Moonlight》實際上是月光的意思,但通常譯作《月光男孩》、香港譯作《

月亮喜歡藍》、臺灣譯做《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我只能感嘆咱們美妙而神奇的中文和翻譯們的存在

感啦!

——致2017年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月光男孩》(又名《月亮喜歡藍》《月光下

的藍色男孩》《藍色月光》等等,呵呵)

《月光男孩》:若孤心無可安 請追光而去 做想做的事 愛想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