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地鍋雞,菜香餅脆,連飯都省了

地鍋雞,是一種很有趣的吃法,在煮好的火鍋周圍貼上一圈麵餅,麵餅熟了,蘸著鍋裡的湯汁,即香脆又鮮美 ,這樣一邊吃著鍋裡的菜一邊吃著烙熟的餅,連飯也省了。

記憶裡的地鍋雞,其實是小時候跟著鄰居的大哥哥在野外做的,因為我的老家在山裡的農村,那時候家裡沒空調,放了暑假,我們經常三五個孩子跑河裡泡澡降暑,泡到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就會跑到山上去玩,抓各種小動物,或者去別人花生地理偷花生吃。

而有一次,一個比我們大好幾歲的哥哥說帶我們去河邊搞好吃的去,我們便好奇的跟去了,只見他提了一口鐵鍋,拿了一個袋子,裡面裝著一些調料,工具啥的,到了河邊,他讓我們去拾些柴火,自己就跑到一片稻田裡去了,不一會兒功夫,竟然逮到了兩隻大秧雞回來(秧雞是一種跟鴿子差不多大的鳥,喜歡在稻田裡吃稻穀),然後在地上挖了一個槽,就跟家裡的灶那樣的,架上鍋,燒了一鍋水便把秧雞殺了,砍成了幾塊,然後鍋裡放上他帶來的一些調料和菜之類的煮起來。

鍋裡煮著的時候,他竟然又拿出了一團揉好的面,用手揪成小團,再把麵糰拉成巴掌大小的薄片,一片片的貼在煮著的鍋周圍,不大會兒,便烤的焦黃了,鍋裡也飄出來了秧雞和那些菜的香味,大哥哥說這叫地鍋雞,看的我們幾個小娃子都口水直流,吃的也是不亦樂乎。

這一晃二十多年就過去了,偶爾想起童年的時光,真的是很懷戀。

這不,國慶節宅在家裡無聊,想起了小時候吃的地鍋雞,便按照記憶中的方法在家裡做了一次,只是,雞,不再是秧雞了。

國慶節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地鍋雞,菜香餅脆,連飯都省了


--【地鍋雞的製作方法】--

材料準備:

清遠雞一隻(兩斤左右),土豆2個,麵粉300克、玉米麵80克、雞蛋2個、青紅辣椒個1個、薑片、大蒜、蔥、幹辣椒、花椒、精鹽、料酒、老抽、生抽、味精、食用油各適量

製作方法:

1.雞清洗乾淨剁成小塊,用清水泡一會兒去血水(中間多換幾次水),泡好後放兩塊薑片,蔥段,料酒和老抽、生抽抓勻,醃漬十分鐘;

國慶節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地鍋雞,菜香餅脆,連飯都省了

2.土豆去皮,切成滾到塊,辣椒切成辣椒塊備用;

3.熱鍋放入適量食用油燒至8成熟,放生薑,大蒜,蔥白、幹辣椒、花椒炒香,倒入醃好的雞肉翻炒,炒至水分快乾時加入適量開水或高湯,放入切好的土豆塊和辣椒塊,開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煮;

國慶節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地鍋雞,菜香餅脆,連飯都省了

4.煮雞的時候,我們把麵粉和玉米粉倒在盆裡,磕入兩個雞蛋,加少許精鹽、味精,接著加入適量清水揉成軟硬適中的麵糰,再把麵糰用手揪成雞蛋大小的劑子,團成團,用清水略泡一下,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按成薄餅;

國慶節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地鍋雞,菜香餅脆,連飯都省了

5.此時可以把鍋轉至吃飯的桌上了,注意要帶電磁爐或酒精爐一起哦,把麵餅一個一個貼在鍋的邊沿,小火慢烤;

國慶節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地鍋雞,菜香餅脆,連飯都省了

5.等面烤的一面金黃就可以吃了,此時鍋裡的雞和土豆也差不多熟了,就著雞湯吃著餅,真的很舒服,連飯都省掉了。

國慶節在家做了這樣一個地鍋雞,菜香餅脆,連飯都省了

小技巧總結:

1.雞要買嫩一些的新雞,比較容易煮熟,煮雞的時候不要放醋,否則不易煮爛;

2.不喜歡吃雞的朋友可以換成魚、排骨、田雞等,做法都差不多;

3.做餅的面加入一些玉米麵烙出來的餅更香一些,不放也可以;

4.面要和的軟一些,太硬了會影響口感;


結語

地鍋雞最地道的還是三五個好友一起帶著傢伙什去野外做,那感覺真的很爽,畢竟地鍋雞也是由漁民常年在外打魚時發明出來的吃法,只是現在被很多商家經過改良,把地鍋雞搬到了城市的餐廳裡,還衍生出了地鍋牛肉、地鍋魚、地鍋牛蛙等等菜品,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自己在家裡嘗試著做一下哦!

我是小可,如果以上內容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希望能給小可點個贊或關注一下“小可話美食”以示鼓勵哦!我會每天分享更多的美食小技巧,如果您有其他的意見或建議,也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咱們共同探討美食中的小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