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 《花木蘭》新預告看了嗎?”“ 看了,可惜沒人跟我一起尖叫 ” “ 拜託,那麼多reaction,不愁沒人一起看 ”


不久前,迪士尼動畫真人電影《花木蘭》發佈了最新預告。預告一經發布,立刻引起油管(YouTube)上眾多博主的熱烈反響。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早在《花木蘭》發佈第一支預告的時候,博主們就已經紛紛錄製各種觀看視頻,把對電影的期待值拉到最高。 可能你還在疑惑,為什麼我要看這些人,直接看電影不香嗎?但你不知道的是,這種類型的視頻早已在油管上成為流行,也已經打入了龐大的國內短視頻市場,並被賦予統一的稱呼——reaction。 如果你至今還未看過reaction,甚至從未了解過,不妨坐下來,聽爪爺好好說道說道。


細品前世今生

Reaction,英文釋義:反應、回應。放在視頻領域,就是記錄下人們對事件做出反應的視頻。具體一點,就是將所反應的視頻內容和反應主體以大小屏的方式呈現,記錄反應主體在初次觀看反應內容的全過程的視頻,中文稱“反應視頻”。

如果你看過球賽轉播或者遊戲解說應該能理解這種形式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對事物做出反應的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綜藝節目。早些年,一些國外父母惡搞自己的孩子並錄製孩子的反應發在網上,不少人因此走紅。著名的假笑男孩,就是因為舅舅把一隻蜥蜴放到他腦袋上後做出的懵懵表情,而開始紅遍全球。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而現如今我們所指的reaction更多的是對影視作品等畫面的反應,一前一後,一大一小的畫面配比。它最早始於2006年,一則關於小孩子玩Scary Maze Game(一個惡搞類恐怖遊戲)的反應視頻在油管上大肆傳播,從而引發了眾多博主跟風拍攝製作。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Reaction的真正興起,則始於2013年美劇《權力的遊戲》第三季熱播,關於電視劇的觀看視頻在油管上病毒式傳播,Reaction 由此走入大眾視野。隨後,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妙趣橫生的網絡視頻、最新發布的歌曲MV等幾乎都有相關reaction。


然而Reaction在國外如火如荼的時候,國內還沒有多少人關注到這一風潮。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大概到2017年,國內才開始逐漸誕生反應類視頻,多以綜藝娛樂內容為主,從綜藝節目《我是歌手》到電視劇《琅琊榜》,reaction的內容與發展通常都伴隨著各類影視區熱點的興起,因此也都會收穫十分可觀的點擊量。


你也能成為博主


之所以那麼多人跟風製作reaction,是因為它毫無技術性可言的製作成本——一個設備拍自己(甚至不需要運鏡),一個設備錄看的內容,兩段素材拖進剪輯軟件,稍做修剪就是一個成品。

如你所見,一個看的人,一個被看的畫面,這就是reaction的全部畫面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雖然現在有的博主搞得越來越高級,特效摳圖、裝備升級等等,但還是不能掩蓋reaction在一眾需要花大錢、寫腳本、拼創意,反正就是很摳腦殼的短視頻圈子中最簡單粗暴的事實。


最初的單人觀看之後,更多人選擇和朋友或者家人一起觀看。實際上,reaction的主人公逐漸開始多元化,老年人、小朋友,全年齡覆蓋。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當然,那麼多人趨之若鶩,想成功出圈卻是難上加難。
同一個視頻的Reaction,會因為不同人的表現,而呈現出豐富的效果。一般情況下,reaction的受眾大多已經看過了博主所觀看的內容,他們期待的不是作品的起承轉合,而是博主看到這個段落時的即興反應,這是Reaction最大的看點。


畫面內容只有這麼點,因此對博主本人的個人素養要求更高。
觀眾們閒的沒事嗎?看你看視頻?他們看的不是你看的東西,看的是你!
其實發展到現在,reaction的初心多少已經有些改變,說是自然反應,但有多少人知道他是真的喜歡一驚一乍還是為了博人眼球而逢場作戲。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表面看起來,看視頻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但是觀眾要的可不是你面無表情毫無靈魂的“看”,而是你喜怒哀樂表情肢體同時並用的“演”——
你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能都帶動觀眾的情緒。因此,那些面癱臉、笑點淚點高的一批的人,勸你們謹慎入坑,當然,如果你有臉那另當別論。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事實證明,那些將每個細節都放到最大的“表演者”能夠獲得更多關注,激動到模糊的狀態更受歡迎。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不過,張弛有度才是最好的,吐槽的合情合理,表演的自然得體,當然,如果有另闢蹊徑的idea自然更好。
如果你生來戲精,手舞足蹈、插科打諢樣樣精通,那麼恭喜你,入場券已到手,觀眾已經開始期待你接下來的表演了。


隔著屏幕的靈魂伴侶


為什麼要做reaction呢?為了分享觀看感受。為什麼要看reaction呢?為了找到同道中人。
你所觀看的內容是我所感興趣的,因此我想知道你看的時候是不是和我看的時候有一樣的反應呢?
舉個例子,如果有愛豆發佈了新歌MV,那粉絲去觀看reaction的心理就是:我想知道歐巴這個禁慾造型出現的時候你是不是跟我一樣發出雞叫,如果是,你這個姐妹我認了!不是?……行吧,可能你不是真愛。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所以,Reaction在粉圈,就像真人版彈幕。在某一個時刻你或許會產生跟博主一樣的反應,甚至會想跟他一起吐槽或大吼大叫,這種歸屬感自然而然拉近了你跟博主的距離。
觀看內容為reaction帶來了特定圈層的受眾,而reaction也憑藉其情感交流收穫了大批觀看者。說白了,是一種群體身份認同,當然,除了同類,還有獵奇——
獵奇心理敦促著人們去接觸這樣的視頻類型,滿足自己對於未知領域的好奇。
除了自己所喜愛的作品,有些博主會從奇葩的出發點“招攬顧客”:比如韓國中學生看中國《創造營》,中國老太太看《中國有嘻哈》,美國小夥看德雲社相聲……另類的題材反而能吸引更多路人。這種反差正好體現了不同文化共性所產生的文化共情。
總的來說,屏幕前後的你我,總會有那麼一丁點兒互通之處。


進擊的食物鏈

多年以來,reaction的主戰場一直在國外,以油管為主平臺,最為出名的博主是 Fine Brothers。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他們在油管上的頻道「FBE」已經擁有了近兩千萬訂閱,總播放量超過 90 億次。目前以每天一期的速度更新,內容涉及對電視劇集、音樂、 動漫、遊戲的反應,參與Reaction錄製的人涵蓋小孩到老人全年齡段。
2014年「FBE」頻道的“兒童的反應”榮獲國際網絡電視獎。這也給他們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該平臺的所有者Fine Brothers年收入超850萬美元(約5400萬人民幣),位居Youtube網紅收入TOP10。
而國內,reaction還沒有被大範圍的熟知,流傳度各方面都不如國外。


可能從國內的文化認知上來說,這種形式還不夠吸引受眾,甚至有人認為是“無意義”的,所以存在的關注者僅是一部分。總體現狀是:頭部蓬勃腰部匱乏,尾部還在嗷嗷待哺。
如今,國內的reaction基本被b站統治,有兩種方式:搬運&自制。
相比較而言,由於國外的reaction名聲遠、種類多、花樣多,因此搬運是國內的主要形式,多數UP主會在自行翻譯後上傳。
在B站搜索“reaction”,按播放量排序,搜索結果前 20 名中,有 13 個都是搬運。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搬運多以“外國人怎樣看 XXX”為題材,看外國人如何評價中國的文化現象。中外文化的碰撞是主要賣點,文化衝突能夠引發網友的熱烈討論,彈幕和評論數也是直線上升。比如對騰格爾歌曲的reaction有4467條評論,其他類型的可能只有幾百條。
目前來說,自制的reaction其實也有很多,但是知名度遠不如國外博主,在頭部的kol更是少之又少。
大多數的reaction主角都是飯圈粉絲,內容也多為對愛豆的相關影視作品和MV觀看。
比較出名的例如@VK棒棒雞,以做各類偶像文化的 Reaction 而聞名。固定出鏡的兩人對中韓娛樂都有深入瞭解,吐槽也是直擊重點,犀利客觀。他們從“土創”、“青你”等等選秀出發,逐步延伸,對音樂 MV、現場 live、嘻哈、影視、抖音音樂、飯圈事件等都做出了及時的 Reaction,擁有了一大批固定的忠實粉絲。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VK棒棒雞的 Reaction 畫面
同類型的 UP主還有很多,例如@蚊嘰嘰關於《偶像練習生》的Reaction 視頻,均播放量大約 50 萬。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蚊嘰嘰的投稿
除了飯圈,中外文化領域也是有影響力大的up,比如@韓國東東。
她的reaction多是和自己的韓國朋友一起錄製,在很多對中國電視劇的反應當中其實可以看到中韓文化價值觀的不同,當然也有共鳴,比如電視劇《都挺好》的重男輕女現象,也讓受眾瞭解到了韓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狀。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韓國東東的投稿
在中外文化碰撞的reaction當中還有比較特別的類型:以@張逗張花等為代表的“老美怎麼看”。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張逗張花的投稿
這種類型的reaction不是觀看反應,而是對於生活事件的反應,主角都是外國人,內容多是體驗型。比如,帶老美吃中國特色食物、玩抖音、玩遊戲還有整蠱,更為真實有趣,實際上打破了我們對於reaction的傳統定義和固有觀念。
同類型其他領域也在開拓reaction,甚至已經發展到了寵物界……


開拓生財之道


之前提到油管博主Fine Brothers收入進入TOP10,從這就可以看出,看似毫無技術含量可言的reaction賺起錢來卻是勢如破竹。
實際上,reaction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安利”性質,而觀看的視頻本身的高話題性自帶熱點,多少都會吸引到部分特定群體,因此,對於更為垂直領域來說,reaction的視頻營銷有著頗多利好。
由於製作成本低,相應的營銷成本也不會太高,廣告主在投放預算上可以“省著用”。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粉絲的內容再創作能力給了reaction營銷新的支點:

TO 博主

官方可以激勵營銷從而帶動粉絲上傳該類視頻,由 PGC 激勵更廣泛的 UGC 內容生產——
比如油管官方和廣告商會共同出資贊助鼓勵原生內容,一些 Reaction 博主能根據指標播放量拿到一定數量的資金贊助。

據網絡資料顯示,「FBE」 頻道的所有視頻平均每天能夠累計獲得 500 萬次觀看,廣告收入每天約 2 萬美元,每年至少 730 萬美元。加上其他子頻道,Fine Brothers 年收入超 850 萬美元(約 5400 萬人民幣)。

最前沿丨短視頻新花樣?朋友,給點反應嘛

而B站在這方面也毫不遜色。根據“bilibili 創作激勵計劃” ,單個原創自制稿件達到 1000 播放量時,即可開始獲得激勵收益,並在次月通過貝殼系統結算,1 個貝殼 1 元錢,播放量穩定的 UP主,每支視頻能獲得的收益和打賞數額都不小(悄悄說一句:這可能只有粉絲到達一定量才能實現)。


TO 廣告主

邀請粉絲中的KOL進行reaction創作,從而帶動粉絲上傳該類視頻達到營銷效果。
影視、音樂類作品可以專題打造,但目前還幾乎沒有這樣的案例。商業產品則可以廣告植入,合適的主題和適當的時機達成的效果也不輸給專業領域——比如韓國東東在中韓兩國民眾對於“一人食”的看法裡植入的某便攜式熱水壺的廣告。
說了這麼多,不如來做個預測,下一個短視頻風口,reaction能激流勇進突出重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