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舊文搬運(2018.12.22)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一如漫威的每部電影宣發時都被冠以“有史最佳”,DC的每部電影都得負責“拯救系列”。除了內容不夠歡脫,連初衷都顯得格外沉重。

《蝙蝠俠大戰超人》須揭開“宇宙”序幕,未引進國內的《自殺小隊》全線崩盤,《神奇女俠》旨在力挽狂瀾,重頭戲《正義聯盟》又波折不斷……對標“漫威電影宇宙”的“DC拓展宇宙”自立項起就一路風雨飄搖。

直到《海王》。口碑票房雙炸,國內首週末票房6.5億,上映10天破13億。豆瓣評分一度達到8.5,至今也維持著7.9的高分。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沒人期待和預料,《海王》能拍成海洋版阿凡達,能混進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類型片元素,能展現不少讓人驚呼的場景,能讓solo電影在表層如此豐滿絢麗。特效+人物,的確最容易抓住普通觀眾,讓這兩點儘可能出色,至少不會被市場冷待。

然而也無法忽視,那些節奏和鏡頭甚至pose的精確編排,就像用大數據調研出的腎上腺素分佈圖一樣,充滿了流水線控制色彩。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最令人擔心與值得可悲的,從來都不是一兩部電影“不好看”,而是“異質性”的缺失。

硬幣兩面:DC與漫威間真有鴻溝?

作為半個多世紀前就各據一峰鼎足對壘的兩家行業巨擘,DC與漫威的恩怨情仇、相愛相殺從未止歇,商業上針鋒相對,創意上相互“借鑑”,都經歷過技術大潮的沖刷,一度沉入谷底又攀上巨木再次浮起。紙質出版生意漸衰,兩家又在小熒幕上一較高下,至世紀之交,當電影工業的科技水準足夠讓幻想奇思變為現實,足夠讓超級英雄們在大銀幕上綻放異彩時,主戰場理所當然再度移址。

原本,DC才是更“好命”的那個。它早被時代華納收入囊中,喪失一定自主權卻也靠山穩固。Marvel卻淪落到不得不靠狂賣版權聊以維生。後來漫威是如何鋪長線養大魚、如何開創能載入影史的“電影宇宙”模式、又如何被那隻看似人畜無害的微笑臉“米老鼠”扶植,已有浩如煙海的梳理文章。這裡只需回憶一下,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因電影而最被我們熟知的兩位角色:蝙蝠俠與蜘蛛俠,各自分掛何名即可窺見一斑。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蒂姆·波頓與喬·舒馬赫各執兩部的“蝙蝠俠四部曲”,根正苗紅的DC出品,華納製作。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享有盛譽、開啟超級英雄電影新紀元的託比·馬奎爾版“蜘蛛俠三部曲”……索尼作品。

(P.S.漫威的版權仍然分散,現在蜘蛛俠的版權也還是索尼的,X戰警的版權也還是福斯的,但影片宣發時,會通通冠以誤導性極大的“漫威電影”。實則一種為自產自銷,一種是榮譽掛牌。雖然隨著索尼玩砸《超凡蜘蛛俠》求合作,迪士尼收購福斯,未來將更撲朔迷離。但至少現階段,如果問誰你喜歡哪部“漫威電影”,還一通答《毒液》《死侍》,並認為它們和《復仇者聯盟》一回事的,拿出電影票呼他丫的。)

雖然旗下許多角色在設定上友好互抄,極度相似,閃電俠vs快銀,綠箭俠vs鷹眼,超人vs哨兵,達克賽德vs滅霸,喪鐘vs死侍,海王亞瑟vs海王納摩……但本質上,兩家的代表風格迥然相異。恐怕也沒誰能總結得比突破次元壁的賤賤更直接了——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而這種風格差異,尋根溯源,是由角色設定所導致的。漫威旗下人氣最高的英雄們,很多本是平凡的普通人,獲得超能力後會經歷困惑、喜悅、迷惘、擔當,體現出一條清晰有起伏的成長曲線。美國隊長、蜘蛛俠、鋼鐵俠、甚至雷神莫不如是。如果真的每個人幼時都有超級英雄夢的話,這種漸進式的小切口故事,無疑更能讓觀眾代入,產生親切感。

反觀DC旗下的英雄們,從一開始就端坐於高高神壇了。要麼血緣不同凡響,如海王、神奇女俠;要麼簡直有如上帝降世,如超人;要麼身份職責超出地球範圍,如綠燈俠、火星獵人;哪怕後天轉變,能力也被設定得過於逆天,如閃電俠、鋼骨。即便最特殊的蝙蝠俠,能以肉體凡胎之軀不斷行驚為天人之事,不也在從另一個極端接近“神”麼。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設定如此,就沒辦法制造小打小鬧閤家歡式的戲劇衝突了,一方面視角必須放得更為宏闊,另一方面內心的挖掘也必須更為深入,於是DC的英雄們便一直在思考人性與神性,戰爭與和平,種族的分隔與聯合,文明的碰撞與存續,世界的放任與引導……等等諸如此類看不見摸不著的問題。當故事與人物的張力被投射到更寬幅的畫卷上,“黑暗”、“苦大仇深”之感也就成了必然之果。

很多時候人們會覺得DC的角色有距離感、不真實、不理解、沒意思,迴歸設定都能得到解答。比如去年口碑尚可的《神奇女俠》就有不少指出執拗、聖母的批評之聲,不妨看看豆瓣獲贊數第三(4600+)的一條很具代表性的短評: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大愛無疆”、“沒有改變”、“成為英雄前先成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物”、“笑點不多”……一點沒錯。這些“缺陷”,其實本就是DC人設的“特色”。他們根本不需要努力去“成為英雄”,那是天賦使命。不難發現DC的故事經常在講的,是“要不要做英雄”,“做什麼樣的英雄”

再看電影改編。把黑暗色調揮灑到極致,又往其中注入強烈個人特色的,有扎克·施奈德的《守望者》,也有難以逾越的諾蘭版“蝙蝠俠三部曲”。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早在2006年,拍了《超人歸來》的華納就有打造系列IP的打算,然而上述兩種優秀獨立作品之後,又是路途舛折,《綠燈俠》的失利更是讓漫改計劃直接叫停。2013年,漫威的拐點作品《鋼鐵俠》5年之後,扎克·施奈德拍攝了《超人:鋼鐵之軀》,此時老對手都已經完成了“復仇者集結”,“電影宇宙”模式風靡全球,勢頭甚至蓋過了華納曾經的王牌“哈利波特”系列,DC被徹底甩在身後。又5年後,《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前夕,華納與DC才正式喊出“拓展宇宙”的口號,以至於當時很多觀眾對視而懵:啥?這已經是“DC宇宙”的第二部作品了?

十年的距離靠一部電影彌補,難度可想而知。但起初,DC還是按照自己的步調,處處與漫威不同(儘管事後的混亂重啟證明,那也許只是單純地急功近利)。漫威先鋪單人電影再串聯匯攏?那就先讓王牌登場對戰、再引出個人。漫威活潑輕快逗趣好看?施奈德一如既往慢調沉悶細膩暗黑。

結果頭炮打成了啞炮。DC急了,計劃驟變,才拍了兩部個人電影(準確來說就一部),就火急火燎地推《正義聯盟》上線,中途更換導演,讓《正義聯盟》成了最食之無味、自我衝突的四不像,這記追身炮,更啞。

其實自打《蝙蝠俠大戰超人》後,DC剛拼上兩塊積木的宇宙就亂套了。超級英雄電影市場這塊大奶酪裡,兩種風格所形成的對立平衡,就一點點在被蠶食、打破。

類型迷局:超英電影的下一步是?

如果你沉潛下心,看過《BVS》長出30分鐘的導演剪輯版,可能更能理解遺憾之所在。這30分鐘竟讓它的觀感截然不同、遠比影院版出色,至少也是一部內部自洽、風格飽滿的作品。

若拋開單作未獲應得評價的愧憾,《BVS》後的斷層,對整個系列而言,掀起了兩股更深遠的餘波震盪。

第一,漫威總裁凱文·費奇對系列每部作品都有一定話語權,於是漫威10年20部總體保持著調性一致。下面也會提及這雖然有利有弊,但怎麼也比DC東一槍西一彈的混亂章法強出太多。對比起來,華納高層對電影的干預,簡直是災難。

於是在《正義聯盟》裡,我們看到了施奈德式的精緻油畫鏡頭與喬斯·韋登漫威思維指導下的幽默搞笑,進行了一番堪稱詭異的捏合。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儘管扎克·施奈德之於DC,地位從未達到公司總裁的程度,但混亂黎明之前的漫漫黑夜中,最接近風格統一的的確是他所執導的兩部影片,以及《正義聯盟》裡閃現而過的吉光片羽。

第二,扎克·施奈德的敘事辦法與運鏡手法,剛好與漫威電影宇宙調性相反:一明一暗,一快一慢,一種追求輕鬆娛樂之效,一種樂於營造磅礴肅穆之風,一種像星爵的舞技、唐尼的嘴炮般汩汩流動,一種如小丑的微笑、老爺的嘴角般娓娓緩滯。誠然他的節奏、畫面有人喜歡有人排斥,也無分高下,但對“超級英雄電影”這一類型整體而言,對市場的多元度而言,有兩種風格可供影迷挑選,怎麼都好過放眼望去全是一個模子吧?更何況,這種差異,是在漫畫時代就確立下的。

像《正義聯盟》開場那幾分鐘的“無希望世界”,《Everybody Knows》旋律渲染下驚豔紮實的蒙太奇敘事,不會在任何一部漫威電影裡找到。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但現在,你也可以看到蝙蝠俠與閃電俠拌嘴調笑。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內:自身風格紊亂,外:喪失對照特質。這雙重迷失DC至今沒能解決。

最新作《海王》當然在水準以上,該誇的開篇就誇過了。同時也已提及,就連哪裡該炸、哪裡該吻、哪裡該定格擺造型都算得分秒不差。精準工業製品成分還是遠大於作者電影成分。但它的成功,卻可能會讓一向方針不明、市場優先的華納高層更加篤定:節奏快、有笑點、視效絢、主題薄……果然,才更吸金啊!那後面的《沙贊》《正義聯盟2》,他們會怎麼拍呢?

如果一種模式兼有票房口碑,模具就被用到同一世界觀下的其它產品上,自身愈發成熟,也愈發趨同——這是漫威,已經走過的路。

從最新一部向前倒數,《蟻人2:黃蜂女現身》《復聯3》《黑豹》《雷神3:諸神黃昏》《蜘蛛俠:英雄歸來》《銀河護衛隊2》《奇異博士》……除開《復聯3》特殊一點,剩下所有,回頭細細咀嚼一番,看完後的觀感,整體呈現的風致,有很大不同麼?

推翻剛建立的框架,根據市場導向,不斷摸索哪條途徑最能“成功”,這是DC,正在走的路。《自殺小隊》《神奇女俠》《正義聯盟》《海王》……一部部拍下來,難道觀感和元素,不是正在一點一點靠近漫威麼?

如果,兩條最寬闊的大道,也露出了合流之勢。對影迷及對題材本身而言,幸是不幸呢?

甚至,不覺得有些可怕麼?

金庸與斯坦·李兩位老先生都在這個冬天離世,西方的超級英雄電影的確與東方的武俠題材有幾分類同,讓幻想變為可視,讓成人擁有童話。但又不該僅止於此,就好像年月洗滌後再去閱讀“射鵰三部曲”,武功招式帶來的吸引力外,一定會獲得別的思考與養料。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恍然你會發現,已經十年沒再出現過像《守望者》《黑暗騎士》那樣的超級英雄電影了。接近的,大概只有作為謝幕之作的《金剛狼3》了。

故事本體層面,超英題材無非是“英雄”與“反英雄”之間的來回拉扯。英雄們輪番上陣,反英雄們偶或攪局,順便誕生一兩部時代之佼佼者。風格特質層面,最近就連標榜“反英雄”的電影竟然也開始口味趨同了,畢竟……它們不是漫威的就是DC的。

《海王》的成功,未必是件好事

而在漫威時代之前,超級英雄電影各自面貌不一,除前文已提過的《蜘蛛俠》三部和《蝙蝠俠》四部,還有李安版的《綠巨人》,老版《X戰警》三部曲,乃至《地獄男爵》、《刀鋒戰士》、舊版《神奇四俠》、《超膽俠》……這其中很多水準不高,評價很低,是一段未經規整、野蠻生長的時期。

漫威的橫空出世,無疑在多個層面給題材、給行業立起了標杆。突然覺得,這種變化,就彷彿信息時代/互聯網時代徹底爆炸的前後之別,在那之前,一切尚處萌芽,四野有散佈的星火;在那以後,技術蓬勃發展、信息碎片化、審美輕量化——超英電影同樣如此。它們也和自己所處的整個時代一樣:獲取更加便利,數量逐年增加,體驗卻未見得更加多元,同時可能也遺失了一些只存活於舊時代的,或許同樣珍貴的東西。

+

最近一個想法也會時常鑽進我腦袋裡,這會不會也是一個“看山是山”的三階段漸變過程呢?每個超英愛好者、漫迷、影迷,早年定然都是海量搜刮同類題材,來者不拒,只求爽快、歡愉,得到酣暢的滿足。過了些年,年齡長了,審美變了,眼光膩了,開始渴求得到一些更深層的碰撞,太陽之下無新鮮事,形式的革新與藝術感的渲染更能喚醒激動。倘使再過若干年,有沒有可能又復歸,什麼都不想,只感受最原始最純粹的樂趣呢?

誰知道呢。


個人公眾號:但丁的船(Dante-Ark)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