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記憶、民國風 西安599條背街小巷將打造專屬特色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關乎城市功能、關乎城市形象,也是改善人居環境、方便市民出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記者從西安市城管局瞭解到,2021年6月底前,西安將完成主城區599條背街小巷的提升改造任務。截至目前,已完成273條背街小巷方案設計,開工建設185條。其中,24條正按時間節點有序推進,預計今年5月底前完成提升改造。6月底前完成所有街巷提升改造方案設計並開工建設。

老西安記憶、民國風 西安599條背街小巷將打造專屬特色

皇城西路採用排水管增強綠化,牆面繪畫“超級瑪麗”

皇城西路南起西新街、北至西五路,全長650米,寬6米,綠化面積約為3500㎡。新城區城管局副局長楊暉言介紹,這條街特點是居住密集,人流量大,針對該街區綠化空間狹窄問題時,採用多層次微型立體綠化,用PVC-U型排水管進行切割組合成立體花槽,懸掛於沿街欄杆和牆面上,花槽內搭配種植了月季、鳶尾、紅葉南天竹等10餘種植物,讓綠色“長”在欄杆、“立”在牆面,打造一座“空中花園”。記者現場看到到PVC種植槽與背景彩繪完美結合,而背景牆選取經典遊戲“超級瑪麗”為主題,呼喚起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也讓原本略顯陳舊的牆面變得更加年輕化、現代化。

老西安記憶、民國風 西安599條背街小巷將打造專屬特色

新民二巷牆面上的“老西安記憶”

在皇城西路西,還有一條充滿“老西安記憶”的特色街道—新民二巷,整條巷子也通過了提升改造徹底舊貌換新顏。居住在附近的李師傅告訴記者,這條路畫了很多類似於80年代的景象,特別是牆上掛的檔案和老物件,讓他更能瞭解巷子的歷史。

記者瞭解到,在改造新民二巷時,城管部門聯合西安美術學院對巷子進行了特色打造,繪製了展示“老西安記憶”的特色牆體彩繪,同時穿插了飯盒、熱水壺等老物件,讓周邊小區居民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美麗的街景。

老西安記憶、民國風 西安599條背街小巷將打造專屬特色

樂遊東路門面房腳手架已搭設完畢

樂遊東路將結合大雁塔歷史進行“傷筋動骨”式改造

雁塔區在這次的背街小巷改造中,提出了“傷筋動骨”、“局部改造”和“微整治”三大改造分類。毗鄰大雁塔北廣場,全長約710米的樂遊東路,被歸為了其中的“傷筋動骨”型。

雁塔區城管局副局長毛興會表示,該道路建成年代久遠,基礎設施不全,綜合風貌差,與周邊區域特別是大雁塔景區反差強烈,因此改造過程中將注重大雁塔歷史文化精髓的延續與保護,挖掘西影廠、紅星路小學等區域風格,促成居民空間需求和文化需求的融合。

樂遊東路提升改造項目於2019年12月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已完成總進度19%,整街8棟建築腳手架搭設已完成,共約15000平方米,預計2020年5月底完工交付。

老西安記憶、民國風 西安599條背街小巷將打造專屬特色

信義巷對牆面打磨將原有的紅磚質感顯露出來

信義巷將打造“原汁原味”民國風 居民:像穿了新衣服

碑林區將對127條背街小巷進行提升改造,信義巷屬於兩條改造示範街之一。全長460米、街巷空間較為封閉且人口密度大,它是西安城區最典型的“背”街“小”巷。

碑林區城管局執法大隊大隊長張亮介紹,該街擁有部分民國時期以及建國初期遺留建築,包括西北局機關食堂舊址、張學良公館、高桂滋公館、十世班禪故居、原統戰部辦公樓等。目前已經拆除13處違法建築,後續將繼續增加街景綠化、牌匾整治、架空線纜落地、建築外立面整治工作,總體形象進度完成60%以上,預計今年5月底前完成提升改造。

信義巷改造總設計師楊哲名介紹,此次提升改造的設計理念以尊重、保留歷史文化,打造“近代民國風情”街巷為總目標,對一些歷史建築進行圍牆頂部收口和漏空處理,同時選擇對部分牆面進行打磨,顯露原有的紅磚質感,為街道增加溫暖的顏色和歷史感,並“原汁原味”的應和街區的民國風和紅色文化的定位。

“在這次改造中,還有很多大膽的想法。”楊哲名指著正在拆除的違建稱,這些小區內的違建除後,會建成街頭口袋公園,將小區內原本屬於“個人”的空間讓利於大眾,他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這樣的設計理念。看到生活的街道能夠改造得更加整潔美觀時,居民表示感覺就像穿上了“新衣服”一樣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