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城區:選“好人”榜樣 築“道德高地” 引領“新風尚”


譙城區:選“好人”榜樣 築“道德高地” 引領“新風尚”

  “農曆9月9日是重陽節也是老人節,我一定再去看望他們,讓尊老敬老在全鎮成為習慣”。對榮獲“全國敬老模範人物”稱號的“亳州好人”褚雅泉來說,鎮敬老院300多名老人是她永遠幸福的牽掛。“學習褚雅泉、爭做大好人”成了全區文明新時尚。

  近年來,譙城區全面構建評好人、樹典型、學模範機制,樹立了一大批可信、可親、可敬、可學的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典型,打造了道德高地,讓好人引領時代風尚,在全區上下掀起了全民爭學模範、爭做好人的熱潮。

   全覆蓋選樹。譙城區主動挖掘好人典型選樹工作,在全區分層次開展身邊好人、道德模範等選樹活動,為推薦全國道德模範奠定堅實基礎。把推薦評議道德模範活動作為各單位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考核內容。建立了區、鄉、村三級常態聯動選樹的工作機制,按照群眾評、評群眾、公示走訪等方式,發現挖掘凡人善舉、身邊好人;堅持嚴把關、把嚴關,通過推薦把關,層層選樹道德模範。區直單位建立聯動機制,會同公安、教育、團委、婦聯、衛健、退役軍人、工會等部門開展推選宣傳,推動各部門各行業選樹行業標兵、先進人物,並將其作為道德模範的重要來源。今年以來,全區7人獲評“中國好人”,1人獲評“安徽好人”,4人獲評安徽省道德模範及提名獎,8人獲評“亳州好人”,16人獲評“譙城好人”。

   多層次宣傳。全區綜合運用各種宣傳形式,多形態呈現、多途徑傳播,讓道德模範的感人事蹟、崇高精神廣泛傳播、潤澤譙城。在各級黨報黨刊、電臺電視臺等主流媒體所屬新媒體及時集納、轉載、推送道德模範和好人的相關報道,並在商業網站、社會自媒體進行二次傳播。多途徑開展好社會宣傳,製作道德模範公益宣傳片,在媒體播放;在商業街、鄉村社區設立“好人宣傳欄”,建設道德模範風采牆、進行廣泛宣傳。對好人的事蹟進行創作,通過曲藝、微電影等社會演出。

   多方式踐行。建立關愛禮遇工作機制,禮遇關愛道德模範,組織185名區級以上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典型代表進行免費健康體檢,中秋組織慰問30名好人、道德模範;在重大活動時邀請道德模範代表出席,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上的實際困難300多件。廣泛開展學習榜樣活動,把道德模範等先進典型納入黨員教育的學習內容,開展好人事蹟走基層活動,邀請道德模範加入百姓宣講團,面對群眾講述自己的故事與體會,截至到目前,累計開展105次“舉旗幟·送理論·樹新風”專題宣講活動。同時開展道德模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進社區宣講活動,讓黨員群眾在共鳴中感受榜樣的力量。積極開展好道德實踐活動,組建了譙城區好人協會,讓好人的事蹟和身影出現在大街小巷,讓市民充分感受到好人的感召力。

  譙城區文明辦負責人李斌心有感觸地說:“在譙城,好人成為社會時尚的風向標,如薛閣街道八角臺社區的丁偉、劉榮萍夫婦,19年來堅持獻血4.3萬毫升,3次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目前在全區形成了學好人做好人的文明風尚,誠實守信、助人為樂、孝老愛親、見義勇為、敬業奉獻的先進事蹟層出不窮,好人成了道德高地飄揚的旗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