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台宗止觀法?

天合宗止觀法是我國佛教靜功修煉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種功法。天台宗是我國的佛教宗派之一,其實際創始人是陳、隋之際的智顗。智顗(538-597)是一位著名僧人,世稱"天台大師"。俗姓陳,字德安。祖籍潁川(今河南許昌),後遷至荊州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其父為梁朝官吏。智顗十歲到湘州果願寺出家。初從慧曠學聲律,後至大賢山學《法華經》《無量義經》、《普賢觀經》等佛教經典。

什麼是天台宗止觀法?

南北朝時,我國北方的佛教比較重視禪定,南方的佛教則比較重視理論。天台宗融合南北兩派的特點,提出"止"、"觀"並重的修煉方法。因其創始人智顗常住在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

所謂"止",並不簡單的意味著制止雜念,佛學名詞的"止",是梵文 samatha的意譯,亦譯為"禪定"或"止寂"。其意為"住心於內",即集中注意力於所觀察的對象,而不分散,《大乘教義》所謂"攝心住緣,目之止" 。"緣"有時是指特定的身體部位,比如鼻尖或臍,這時"止"就相當於內丹術"意守丹田"的練法。

什麼是天台宗止觀法?

所謂"觀",不能理解為"內觀","觀"在佛學名詞裡,是梵文Vipas yana的意譯,是指對特定對象或義理的觀察思維活動,往往是在佛教唯心主義世界觀指導下所作的精神分析,有"智慧"之義。所以"止觀"即"禪定"與"智慧"並稱之意,《維摩詰經》僧肇注說:"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觀"是在"止"的基礎上,集中觀察和思維預定的對象,從而得出天台宗的觀點、智慧或所謂功德。

什麼是天台宗止觀法?

如果撇開止觀的宗教含意,而只從靜功鍛鍊的實際效果加以分析,則所謂"止",不過是限制自發的意識活動以誘導入靜的方法;所謂"觀",是在入靜狀態中的一種自我意念的運用,有深化入靜狀態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