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敢摸插頭,打爛你的手!”爺爺教訓孩子,爸爸再一旁卻這麼說

持續對孩子過度保護並不是真的愛孩子,反而不利於孩子形成正確的安全意識。我兒子今年已經5歲,爺爺奶奶一直是不允許孩子接觸電源插頭,而孩子媽媽和我,從孩子2歲大小時就教孩子該如何正確的插上電腦、電視的電源插座,因為之前孩子一直跟著我們在城裡住,所以,爺爺奶奶並不知道孩子已經有過自己插電源,開電腦、開電視的經歷。

回到農村家裡之後,有一次孩子想看電視,爺爺奶奶在收拾東西,我在屋裡寫東西,孩子就自己拿起電視插頭要往插排上插,這時候,孩子爺爺看到,下意識喊了一句:“快放下,有電!”嚇的孩子扔下插頭,孩子爺爺還過去拉開他,對著孩子就是一通劈頭蓋臉的批評,甚至還有惡狠狠的嚇唬,孩子委屈的說:“我之前也有自己插電源的。”

“再敢摸插頭,打爛你的手!”爺爺教訓孩子,爸爸再一旁卻這麼說


這件事情,是我的錯,沒有跟父母說過,孩子已經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懂得如何正確使用插頭、插排。在老人眼裡,電是特別危險的東西,孩子應該遠離,這樣的安全意識沒有錯,可是,家長不可能總是寸步不離的看著孩子,教會孩子正常使用電器,要不絕對禁止要好,畢竟,孩子有一顆好奇的心。

孩子缺乏安全意識,意外觸電

2013年,浙江寧波曾發生過一起3歲孩子觸電身亡的事件,湖北的一對夫妻,帶著孩子在寧波打工,日常兩口子上班,3歲的女兒小瑞(化名)和小兒子,都是由爺爺來照看,一家人租住在兩間平房裡。事發當天,爺爺本來帶著兩個孩子在家裡玩,鄰居家的小孩來找小瑞玩,爺爺就帶著小瑞的弟弟到門口散步,可是不多一會兒,屋裡就傳來了尖叫聲,緊接著就是鄰居家小孩的哭聲。

爺爺趕緊跑進屋內,發現已經觸電身亡的小瑞,手裡握著一把鑰匙,原來,孩子拿著鑰匙玩,看到地上的插線板,就把鑰匙戳到了插線板裡面,導致了觸電身亡。此事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夫妻二人還起訴房東,索賠40萬,最終在法院調解下,房東賠償1.5萬,法官的解釋是,屋內接線板屬於孩子家長自己安裝,與房東無關,但是房東有失察之責。不管怎樣,孩子的生命無法挽回,爺爺沒有看好孩子,父母沒有教好孩子,才是導致悲劇的關鍵原因。

“再敢摸插頭,打爛你的手!”爺爺教訓孩子,爸爸再一旁卻這麼說


其實,類似的事件還很多,2015年,貴陽一名3歲的男孩,趁家人不注意,用小刀插進電源插座,被電擊傷,120趕到時孩子已經沒了呼吸。同年,在湖北黃岡,6歲的小女孩拿著媽媽的棒針玩,戳進了插座中,頓時觸電,幸運的是,她穿的運動鞋,與地面絕緣,沒有危及生命,但也落下了手部的殘疾。

孩子此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有兩點原因

1、孩子好奇心的驅使

1-3歲的低幼兒童,喜歡用手指去感受事物,瞭解事物,這也使得他們總是愛用手指去挖小洞,看到地上、牆上的小洞,就不自覺的想把手指伸進去,或者那個東西放到裡面。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喜歡用手指去摳鼻子,挖耳朵的原因,當爸爸媽媽抱著孩子時,他的小手指頭總是喜歡去挖大人的耳朵、鼻子。

此時的寶寶正處在觸覺、本體感覺發育的黃金時期,1-3歲這個階段,就是孩子手部發育的敏感期,所有和手部相關的事情,他們都熱衷於去做,看到小洞、裂縫就想著去動手,這就是孩子敏感期的正常行為,是孩子在不斷的體驗、學習新鮮事物。

“再敢摸插頭,打爛你的手!”爺爺教訓孩子,爸爸再一旁卻這麼說


2、從過度保護到安全保護的過度,家長沒有做好

在寶寶1歲左右進入手指敏感期時,因為特別深的知識、教育,孩子也無法理解,根本聽不懂,需要家長給孩子建立一個相對安全的環境,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的保護是要全面、到位的,過度保護也是有必要的。

比如,把家中的插座、插排,都安裝上保護塞,以防止孩子把手指伸進電源插座中引發危險,這些小的道具,可以有效的幫助到家長解決孩子的安全隱患,可以說是有孩子家庭的居家神器。

有些家庭害怕孩子磕磕碰碰,甚至家裡客廳都沒有傢俱,在孩子2歲之前,這樣的保護還是很用心、到位的。

可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正確的安全教育,要比過度保護要好,這時候,家庭教育的就要改變一下方向,教還在正確的使用電器,而不是因噎廢食,完全不讓孩子接觸。過度保護孩子,孩子反而不會形成安全意識,無法正確的面對危險,而且,過度保護孩子,只會讓孩子缺少探索和冒險精神。

“再敢摸插頭,打爛你的手!”爺爺教訓孩子,爸爸再一旁卻這麼說


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安全問題,度過手指敏感期

1、對於1-3歲的寶寶,首先就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安全環境,比如我們提到的,在孩子無法理解安全時,把家裡的電源插座都塞起來,特別是孩子觸手可及的地方,這是做父母起碼要做到的。


2、孩子手部敏感期,家長可以給孩子選擇洞洞書,來滿足還是該階段的需求,市面上還是有不少精緻的洞洞書可以供家長選擇,這樣即解決了孩子想用手指摳東西的心理,又能在互動中,讓孩子學到東西,常識性的洞洞書,可以作為寶寶的認知啟蒙,幫助寶寶認識事物。


3、在給低幼兒童選購玩具時,也不要選帶有尖銳的稜角、容易卡住寶寶手指的,積木、魔方之類的大塊玩具,更適合年齡小的寶寶玩耍。

總之,孩子是在不斷成長的,家庭教育也不能一成不變,安全教育也是這樣,從保護到正確對待,家長要適時改變方向和方針,才能保護孩子安全、健康成長的同時,也能夠獨立成長、面對危險可以從容面對,還不缺乏冒險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