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段视频,视频里是我们最敬爱的李兰娟院士,用汉语给一群美国医学专家“上课”

,李院士是浙江人,她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有时候在电视里听到她老人家的讲话,我们自己人听起来都“比较费劲”,更何况是一群不懂汉语的老外。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但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群老外听得是津津有味,非常认真还时不时地低下头拿起笔,这记笔记的功夫比起我们很多中学生丝毫不差。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听懂了多少汉语,因为有语音翻译设备。所以,最终听到他们耳朵里的还是英语。

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像马云这样的大佬人物,参加各种场合,一口流利的英语说出来丝毫不费劲,侃侃而谈。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我们尊敬的钟南山院士,也是经常和国外的医学专家进行视频交流。为了照顾到对方的感受,钟院士会全流程使用英语给他们讲东西。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网红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因为一句“老实人不应该被欺负。”深受广大国人的喜爱。敢于说真话,敢于说实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之前,在和国外医学专家进行连线交流的时候,没想到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这也让我们刮目相看。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其实,对于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不会说英语也正常,但是大家不要认为李兰娟院士只会说汉语,她的英语也是了得。那么为什么这次和国外医学专家交流的时候,李院士是用汉语呢?

一、为了更精确地表达

众所周知,医学方面有很多的专业性名词,有些医学用语表达起来可能不像我们平时聊天那么容易。尽管李院士也懂英语,但是为了更好表达的她完整的想法,使用汉语可能来得更加自在。也是对别人听课的尊重。

另一方面,现在科技非常发达,其实无论说哪种语言都可以通过语音转换传输设备,把意思表达得清清楚楚,同时传达给对方。所以,为了表达得更精准,更专业,用自己的母语实际上是更负责任的表现。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二、语言只是一种工具

今天,很多国人还在争论英语学习的问题,甚至有的人建议把英语从高考里面移除,或者至少降低英语的权重。因为英语的学习问题引发了很多人的大讨论。去年大V花千芳和王思聪因为这个问题吵了一架,最近,俞敏洪、郑强教授也对类似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其实,讨论来讨论去,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工具而已,这个本质永远不会变。当然,有的朋友可能会说英语也是一种文化,通过学习英语我们可以了解对方的文化。但我想说,这也仅仅是一个途径而已,了解对方的文化,不一定非要学多么好的英语,不一定人人达到四六级。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正因为如此,李院士采用汉语和对方专家进行交流,这丝毫不影响彼此理解。

三、争论的关键在这里

同样作为伟大的企业家,我们很少见过华为总裁任正非先生在哪种场合说英语,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成为全球伟大的企业家之一。国外很多媒体都绞尽脑汁想采访任正非先生,即使有幸得到这样的机会,任总都是说地地道道的汉语。

因为他们一样听得懂,而且听得非常认真,因为面前坐着的是世界级企业家。任正非先生虽然不说英语,但是全世界那些会说各种语言,包括英语的人都为他所用,这里面不乏顶尖的科学家,数学家。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这个例子说明,对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来说,只要你拥有了最尖端的技术,拥有了核心的别人没有的东西,你都会成为别人的“膜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语言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我们当下很多学生英语学得非常好,考试非常棒,但是一张嘴就变成了“哑巴”。甚至很多同学在老师提问的时候说一口带有浓重方言的英语,还被身边的人嘲笑。因此,不少学生都羞于说英语,原因就在这里。

英语就是一门语言,勿“膜拜”,你厉害了,用汉语别人也会认真听

打小很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到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很大一方面就是希望孩子能够说一口地道的、流利的英语,当我们还在为英语表达,是美式口味儿,还是英式口味更地道的时候,殊不知,我们已经在错误的方向上浪费时间和生命。

李兰娟院士的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真正的自信跟语言无关,只要你厉害了,你用汉语讲别人也一样听得认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