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樹上的"糖包子",營養師覺得好,不妨嘗試在家種1棵!

今日主題:生長在樹上的"糖包子",營養師覺得好,不妨嘗試在家種1棵!

最近在評選顏值高卻難吃的食物時,居然有人投了無花果一票,倘若無花果會說話,一定表示不服。自然成熟的新鮮無花果非常美味,是老百姓眼中長在樹上的"糖包子",將其切成兩半兒,用小勺挖著吃,口感軟軟糯糯、甜美似蜜,幾乎沒有人不愛。無花果營養全面,除了維生素、礦物質,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花青素,是營養師都覺得比較好的一款水果植物。不過無花果不易保存,特別容易爛掉,所以超市裡的無花果很少有自然成熟的,有時候吃起來沒滋沒味。想吃地道美味的無花果,不妨自己在家種一棵。

生長在樹上的

無花果好養嗎?有人說無花果沾土就能活,但有些花友卻把它養死了。無花果確實耐養,尤其是地栽,基本見土即活、野蠻生長,結果量也很喜人。但盆栽缺乏地栽先天的環境優勢,前期如果放任不管,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影響後期結果,甚至造成植株死亡。以我盆栽無花果的感受來說,覺得它是比較耐養的果樹,下面跟大家分享幾個養護無花果的小經驗。

生長在樹上的

除了藍莓等天生植株嬌小的果樹,盆栽水果首先考慮的就是植株的矮化,畢竟花盆和陽臺空間有限,長勢太高往往營養跟不上,影響觀賞和結果。雖然花盆狹小的生長空間一開始就抑制了根系的延伸和生長,但還需要日常養護中進一步矮化,讓其一直保持在最理想的高度。最常用的矮化手段就是修剪,在無花果生長期進行摘心和截短處理,破壞植株的頂端優勢,促進側枝的萌發伸展,提高坐果率,還能讓樹形更美觀。

生長在樹上的

大家會發現,街道路邊或庭院的無花果都是栽種在向陽處的,因為無花果非常喜陽,充分的光照是開花結果必不可少的前提,長出的無花果也會更加飽滿甜美,否則只會徒長。在澆水方面很多人也存在誤區,認為水量越多越好,其實無花果適宜半乾不溼的土壤,平時盆土最好做到見幹見溼,避免積水問題出現。

生長在樹上的

無花果有很多品種,不同種類的無花果花期和果期可能不一樣,不過早熟的品種一般4月份就能開花,6月份即可成熟,然後8-9月份會重新進入花期,一年能結2次果。養分對於無花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養分達不到,花芽分化受阻,還總是開出畸形花,坐果率也不高。因此養護中要注意肥料的補充,最好每月添加有機肥,並在花期前、坐果初期、果實膨大期增施含鈣磷鉀元素豐富的肥料,提高果實產量和品質。

生長在樹上的

以上就是幾個養護技巧,希望對花友們有幫助。除了能吃到好吃的果子,無花果優美寬大的葉片能有效吸收室內的有害氣體,釋放氧氣,放在室內好處多多。另外,無花果也是會開花的,不過非常隱蔽,很快就被肉質花托覆蓋了,種一棵在家說不定前期還能看到花呢,很適合和孩子一起觀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