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与数码未来

H5与数码未来


H5与数码未来


2010年,王受之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意味深长的说:自己当初去美国,就是想把外国成熟的设计体系搞明白,然后沿用回国。而自己兜了一大圈后,居然发现美国的设计教育已经面目全非。经典的平面设计被肢解成多个网络方向,老人感慨原本想苦心求得的东西已经不再是 主流,美利坚的设计教育正在全面发生改革。

♫. ♪~♬..♩

H5与数码未来


超媒体

H5与数码未来


(,,´•ω•)ノ"(´っω•`。)


H5与数码未来


H5与数码未来


H5与数码未来


2011年,在一次读书会上,学生询问陈丹青先生,国外当下的艺术设计是什么时,陈老师的答案有两个重点词:数码设计和你根本无法想象……虽然,我没听到具体答案,但那股坚信的语气让我印象深刻,我特别想知道他说的那个数码设计是什么?

2012年,李涛老师在清华大学演讲,他当时提出来超媒体的概念,并宣称这是下一代的设计形式与未来方向!

H5与数码未来


王受之,设计理论和设计史专家,中国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陈丹青,艺术家和作家,文艺评论家。

李涛,Adobe中国专家,Adobe教育计划教师主讲。

H5与数码未来


前辈

这些前辈们在思考事情看上去神秘而有趣,参与者的积极性已被调起。但内容过于抽象,不好理解。直到2014年当H5逐渐大火时,小⑤才发现,原来他们影射的东西终于出现了!

由互联网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在沉淀数年后,终于蔓延到互联网设计行业,在H5出现之后整个市场出现了一场新的变革,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它将会被全新的超媒体所引领,而H5也将会被全新的超媒体所引领,而H5也将成为整场变革的先行军。

H5与数码未来


超媒体是什么?

超媒体(Multimedia)是多种媒体的综合,它是组合两种以上带有人机交互式传播的内容形式。所涉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像是我们熟悉的PPT就是搭配图文音乐等,这些是常见的多媒体,让传递内容丰富且多元化。

而由多转变为超,这中间究竟意味着什么?

超媒体利用的媒介种类和多媒体类似,也是图文音视频等,但不同之处在于它具备了非线性。并且把所有已知进行肢解和解刨,为了一个全新的主题,而最后形成全新的个体,也可以说是媒体的深度资源整合。从传统美术上来讲,原理很类似于毕加索的绘画特征,试图将三维世界在二维世界展现,也和电影的剪辑概念很类似。

小⑤提示:了解更多毕加索抽象画解析可以参考《艺术与视知觉》

H5与数码未来


小⑤提示:了解更多毕加索抽象画解析可以参考《艺术与视知觉》

H5与数码未来


电影

电影我们熟悉,电影就是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电影前期的制作阶段,STAFF们拍摄了很多相互独立的素材,通常是一段段一场又一场的素材,如果直接拼在一起,马上就会觉得生硬别扭,前后连不上,穿帮镜头,或者逻辑错误等。

H5与数码未来


H5与数码未来


电影我们熟悉,电影就是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电影前期的制作阶段,STAFF们拍摄了很多相互独立的素材,通常是一段段一场又一场的素材,如果直接拼在一起,马上就会觉得生硬别扭,前后连不上,穿帮镜头,或者逻辑错误等。

面对不同样式的素材,剪辑师根据最初规划的故事剧本从各种片段中截取需要的部分,拼接成一个符合要求并符合观看习惯的整体视频,这个过程就是非线性编辑----先拆各个部分,然后重新组构。把一大堆相对独立的素材进行修改和裁切,然后合并成新的统一体,这就是电影的非线性编辑,但常规意义上的电影并不是超媒体。

H5与数码未来


线性

超媒体的非线性又是什么?

超媒体的非线性不像多媒体的线性编辑那样简单,它不是堆积或者罗列一连串歌曲,视频或者图像等,而是在一个空间载体内重新将各媒体的固有内容进行肢解和组构,它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媒体界限和固有思维,将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相互进行互相整合,并能够左右在一个区域,把原本在一个时间点上只能呈现单一感觉的体验扩大到了听觉,视觉,交互这三个维度,从而让人产生了更为身临其境的代入感。

H5与数码未来


电影素材是一样和视频,而超媒体的跨度比电影大得多,包括我们已知的所有媒介形式,从FLASH引领的minisite网站到今天的H5网站,在超媒体的逐渐深入运用下,我们距离未来数码设计也越来越近了。

H5与数码未来


小⑤给大家推荐两个商业案列,大家可以长按二维码观看。

H5与数码未来


NO.1:早期具有超媒体特性的的H5案列,在H5中,我们看到了字体的平面设计,影片的片段,电影原声的截取,动画表现和交互的点击,如果单单看一种部分,它们并不完整,但全部元素在一起时,整个体验感受要胜过任何一种媒介的表现力。

H5与数码未来


NO2:一个很有代入感的一镜到底案例(一组画面从头到尾没有剪辑和跳转),在整个体验过程中包含了动画表现,3D场景表现,平面排版与动效设计,声音节奏,这个过程是由用户的交互串联起来的,当你把各个部分切割出来时候,他们同样也是残缺不完整的。而这种利用交互串联起来的,最后形成混合体的内容就是超媒体。

H5与数码未来


想象

超媒体的具体特征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难想象,怎么把那么多种媒介的碎片整合在一个内核里,太过抽象的概念媒介和媒介之间的差异,把平面设计和三维设计拼在一起好像有点不太可能,最后发现问题的关键还是交互,也就是你和设备的互动方式。

人往往在具体操作设备时,精力才使高度集中的,得益于手持设备的多点触控技术和不同传感器的植入。我们已经可以对设备进行多种操控,不同操作方式牵引出不同的动态时,一方面人们在体验上不会感到别扭和不自在;另一方面,它让我们可以围绕加护去组织多种形式。

点击滑动摇手机语音呼叫手机助手都是明确的指令,当指令下达后,我们可以根据指令来响应内容,利用的不仅仅是视觉媒介来响应操作。我们滑动后可以触发一连串的声音画面特效,可以根据手指力度轻重变化来改变网页的方向画面的显示等,超级媒体不拘泥于小节,不拘泥任何媒介同时又利用多种媒介特性,交互把各个不相容的媒体形式重新串联在一起,让超级媒体的展现有了新的可能。

和之前PC端的minisite网站不同,H5网站在交互上有着更大的延展性,而且凭借移动互联网全新的受众人群,H5网站也更具优势,他把超媒体的内容从小众网站逐渐变为公众内容。

H5与数码未来


超媒体的3个基本点

H5与数码未来


超媒体实现的4个条件

H5与数码未来


1. 网速 因为超媒体的内容不像是一行短信或者一张图片那样文件体积很小,它是一连串的,可以无限领域传输的。所以需要强大的网络环境作为传播支持,因为4G网络的大量普及,才使得多媒体无线传输变成了可能,网速越快呈现形式越复杂多样,你想想小⑤上小学的时候只有2G电话,和远方家人视频根本不可能,H5网站的建立网络环境是它的传播基础,随着网速的不断进步,H5的表现力还会提升,比如云游戏。

2. 超文本语言

超媒体实际就是超文本语言的延伸,本质是一样的,超文本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而超媒体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概念,超文本是超媒体的基础,巧合的是HTML5就是当下最新一代的超文本标记语言,超媒体的实现需要超文本的根基。

3,设备支持

H5与数码未来


对于浏览器设备的支持也是实现超媒体的重要因素,手机性能差,系统小众,浏览操作H5网页就会卡顿,因为原生网页往往携带大量复杂编码,3D空间,复杂图像等,iOS系统体验优于Android系统。

3. 超媒体思维

设计师是视觉动物,在传统媒介搭起的整个教育体系让大部分设计师缺失了对新媒体综合能力的设计能力,智能设备要综合声音,画面交互3个因素,画面退变成整个设计能力的一环,设计师需要洞察力,了解声画结合方法,需要认知动效以及人类感官的多样性,超媒体思维不是画面思维,需要你更加了解综合感官,这些小⑤都会在日后为小伙伴们仔细讲解。

H5是超媒体吗?

营销类H5由H5延伸而来,有着超文本语言的代码基础。H5利用了多媒体的传播方式,并且还在前进,并逐步从最开始多媒体形式展现到分解内容向超媒体形式过渡,4G网络的普及使得这种开荒会越来越明显。当下营销类H5是最为贴近超媒体的数码设计形式,不同的UI领域的APP设计,他们更偏向操作性,对声画的运用会因为功能的需要受到不小限制,大多数产品也已原生开发为主。营销类H5立足于互联网的传播,形式上更加丰富。而随着时间的发展,H5营销会影响到跟多的功能性APP,游戏APP以及更宽的领域。

THE END

文字 /部分摘自书籍

排版 / 小⑤

图片 / 网路 手绘

H5与数码未来


H5与数码未来


小⑤工作室荣誉出品

三个维度的创新

金牌运营

行业 / 时势 / 营销 / 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