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愛之名,毀掉蔡徐坤

因為在節目上,認不出蔡徐坤,潘長江的微博差點“淪陷”了。

但沒過幾天,大爺卻在微博上表示,他和蔡徐坤都是受害者。卻惹來中戲導演李達的抨擊,質疑潘長江借蔡徐坤炒作,更直言其不配給蔡徐坤“洗腳”。

跌宕起伏的“劇情”,讓不少吃瓜群眾看的津津有味。身邊眾多朋友也在第一時間“規勸”初姐,不要妄加非議,避免攤上不必要的麻煩。

是呀,相比老藝術家、流量明星,初姐的確不算什麼。在“黑”勢力面前,更是不堪一擊。但作為一枚陳年舊“飯”,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要說點什麼。

炒作、黑粉作祟、忠粉失格......無論羅生門事件的真相,到底是哪一種,卻都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毀掉任何一名流量爆棚、人氣當紅的“愛豆”。

追星的誤區,有時真心踩不得!

時光倒流,誰還不是名追星少年

“你們這堆私生飯,有啥好炫耀的。”

請以愛之名,毀掉蔡徐坤

初姐瘋狂的追星期,似乎比《請回答1997》晚一些。儘管著迷的指數並沒有成詩源高,但追星手段卻相當出格。那時剛畢業的我,白天是一名在正常不過的實習編導。

但到了晚上,就像人格分裂一般,身體裡打滿了腎上腺素,除了不停敲擊鍵盤外,嘴裡還常罵罵咧咧。在那個時代,“爆吧”似乎是維護“愛豆”尊嚴的唯一表現。

所謂“爆吧”,就是到明星貼吧,攻擊明星本人以及粉絲,拼的常常是打字速度與耐心。每完成一次“突擊”不久,對方粉絲也攢足“精兵”反擊。

一場“戰役”有時持續四、五個小時,即便凌晨時分,眼皮不斷耷拉著,也要堅持攻堅“作戰”。在貼吧審核機制尚未完善的年代,文字可以是十分惡毒的“武器”,幾乎每一句話,都足以讓一波粉絲思考人生。

而維護“愛豆”也不用經過大腦,即便是“勝利”那樣的事件,也應義無反顧、不假思索的一撐到底。似乎撐贏之後,明星任何醜聞緋聞都會不翼而飛,就像重來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但對於粉絲而言,“爆吧”的確是兩敗俱傷的事情。因此有不少忠粉,開始鑽研全新的“爆吧”模式——座山觀虎鬥,即以其他明星粉絲的名義,攻擊另外的明星。

通俗點講,辱罵甲明星的乙粉絲,事實上有可能是丙的親媽飯。為的是讓互相不待見的甲、乙家粉絲產生矛盾,相互對立。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丙粉絲不費“一兵一卒”,就將甲、乙兩家折騰的雞飛狗跳。

搞不好還能夠吸收若干“黑轉粉”、“路轉粉”,為丙明星增力添能。在初姐心目中,追星似乎與理智二字扯不上邊。因此,類似的圈套總能得逞。

忠粉被“黑粉”帶節奏前赴後繼趕往“戰場”,最終敗興而歸。

從過去的“爆吧”,到如今的“爆博”,“戰場”是更新了,但邏輯和手段卻依舊沒變,就連盲目跟風粉絲,同樣也是步調整齊、一呼百應。

請以愛之名,毀掉蔡徐坤

類似的追星亞文化,似乎並沒有因為時代改變而改變。追星引發的網絡暴力事件,也從未停止過。瘋狂的粉絲像維護自家親骨肉般,生怕明星受到丁點負面言論的傷害。

有的甚至擺出一副“逆我者亡”的姿態,強加他人“認識”自家的“愛豆”,結果只會是適得其反。

雖然大爺已經說的很明白了,他和蔡徐坤都是受害者。

但是大量參與“罵戰”的微博用戶中,難道全是“黑粉”,沒有“真粉”被帶節奏,跟風參與其中嗎?

大爺不識蔡徐坤,爸媽不懂高科技

蔡徐坤真的很火,火遍了大江南北。

但是,不認識這三個字的人,也並不少。初姐問了下家中長輩,幾乎都不認識蔡徐坤,難道這是“原罪”嗎?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依舊有那麼多的長輩不認識他,有那麼多的年輕人不瞭解他,這難道不是ikun的責任嗎?作為明星的追隨者,並不是嘴上喊喊就完事了的。

潘大爺不認識蔡徐坤,就像爸媽不會使用移動支付那麼簡單。

只因為他們所生活的圈子,很少能夠接觸智能產品、移動支付。所以,需要做晚輩的耐心教授、細心示範,一步一步幫助其學會使用這些前衛科技。

如果家中長輩、爸媽說了一句:我不會用智能手機、移動支付。難道就可以掄起巴掌憋足勁,一味往他們臉上抽嗎?這肯定不合適。但凡有點道德修養的成年人,都不會這麼做。

那麼,大爺不認識蔡徐坤,也是同樣道理。只因他生活的圈子、工作的環境,很少接觸到年輕的明星、當紅“鮮肉”,不認識自然是人之常情。

作為年輕的粉絲、看著他的作品長大的晚輩,真不應該鉚足了勁藉著事件大肆做文章。

在初姐看來,潘大爺不認識蔡徐坤,不是他的錯。而是千千萬萬ikun沒能將明星的知名度、作品、口碑、魅力,傳播直達長輩圈子的錯。

“我每天都在更微博,傳播了呀。”

朋友阿音是這麼解讀“傳播”二字的。她告訴初姐,追星向來是轉發明星動態、鎖定明星節目。加上家中長輩多不喜歡年輕人追星,因此也很少能夠找到共同話題。

即便是電視節目出現自家的“愛豆”,爸媽產生疑問、誤解時,也大多以“你們不懂”搪塞而過,絲毫不願意多做介紹、解釋。這樣的追星手法似乎有些過於自私了。

請以愛之名,毀掉蔡徐坤

當自家追隨的明星不被長輩認識、認可時,作為粉絲怎麼好意思“揭竿而起”群而攻之?不知者無罪,難道不正常嗎?

若將不滿訴諸網絡暴力,非但不能讓自家的“愛豆”廣受認同。反而招來不必要的ANTI,這並不是維護,而是破壞。追星作為一種年輕的精神信仰,擺正姿態很重要。

以愛裹挾,理智當先

“心態都要崩了好嗎?”

初姐一姐們阿珠,是典型的“腦殘粉”。然而,前段時間,她所追隨的“愛豆”被爆緋聞,卻讓她十分苦惱。

她苦惱的,並非自家“愛豆”的星途前景,而是所謂“價值觀”不同,被其他粉絲謾罵、攻擊、侮辱。一切的起因,都只因她不認同“圍攻”緋聞中另一位女明星的行為。

“明星也是人呀,心裡有愛誰也攔不住呀。”在阿珠看來,追星並沒有必要限制“愛豆”的戀情,更不應該給其施加壓力。不然的話和那些整天窩在明星家宅附近的“私生飯”,沒有啥區別。

但正是這樣的想法,讓她被扣上了“偽飯”、“黑粉”的名義。曾經親近的“家人”,成了瘋狂的“仇人”,不少粉絲在她的微信、微博上留言,毫不留情辱罵她。

“有的更說要人肉我,害得我好幾天都不敢給上微信、微博。”

阿珠慌了,但也清醒了。她告訴初姐,託這群“狂粉”的福,她徹底“脫飯”了。

對於該明星,她從追隨者,成了一名佛系的關注者。喜歡但默默關注明星的行程、作品。不再參加所謂的粉絲會、互動群,更不願意在微博、朋友圈上曬出與明星相關的動態、圖片。

“你永遠不知道,在其他粉絲裹挾下,會做出多少瘋狂的事。”

請以愛之名,毀掉蔡徐坤

阿珠笑了笑說,如果年輕人在公車上,不給老人讓座被指責,是一種道德綁架的話。那麼,跟風、盲目參與明星罵戰、製造網絡暴力就是赤裸裸的以愛之名。

那麼,面對明星遭遇不公,被爆緋聞,作為粉絲應該如何置之?為了挽回“愛豆”聲譽,隨意將第三者捲入話題中顯然是不合適的。畢竟,圈子裡總流傳著什麼明星,就有什麼粉絲的說法。

剋制或許是對於明星最好的維護。其次,在逐漸理清事件過程中更要勸解身邊的粉絲“家人”,莫被“黑粉”抹黑、機構炒作帶亂了節奏。

即便不被理解,也切勿為了證明所謂的“愛”,而被裹挾其中。當不成明星的“親媽飯”,誰還不能悄悄的關注著呢?那才是有理智的真愛。

初姐說:

初姐曾是一名“狂飯”,身邊也有不少追星族。追星,就像熱戀一樣,唯愛時期幾乎是失智的狀態。毫不誇張的說,有的粉絲將明星看得,比家人還重要,即便那隻可遠觀,不可褻玩。

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喜愛的明星會更迭,也漸漸發現明星的生活也離不開柴米油鹽、吃喝拉撒。除了藝能過人以外,其他和普通常人一樣,並沒有太多的與眾不同。

那時,自然會從唯愛,過渡到喜歡,最終成了欣賞。欣賞明星的才藝、顏值、品格,默默的惦記在心裡。再也沒有過去那一份激情、狂熱。

請以愛之名,毀掉蔡徐坤

畢竟,不是誰都能成為《請回答1997》裡的成詩源,身邊也不一定會出現時刻寵著你的歡喜冤家鄖雲宰。千萬不要給未來的自己,留下難以為顏的笑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