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6?為什麼愛因斯坦提出後科學家們都承認公式成立?

提到愛因斯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小學課堂中經常提到他,雖然是偉大的物理學家,但是他提出的一些理論對現代科學發展有很大的幫助,愛因斯坦提出一條公式,6-3=6,在我們看來不成立,但是科學家們都紛紛承認公式的成立。

6-3=6?為什麼愛因斯坦提出後科學家們都承認公式成立?

1905年,愛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概念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光電方程式,認為黑體和輻射場能量交換是量子化的,輻射場本身是由不連續的光量子組成,每一個光量子與輻射場頻率之間滿足ε=hν,即它的能量只與光量子頻率有關,而與強度振幅無關。

如果入射光子的能量hν 大於逸出功W0,那麼有些光電子在脫離金屬表面後還有剩餘的能量,也就是說有些光電子具有一定的動能。因為不同的電子脫離某種金屬所需的功不一樣,所以它們就吸收了光子的能量並從這種金屬逸出之後剩餘的動能也不一樣。由於逸出功W0指從原子鍵結中移出一個電子所需的最小能量,所以如果用Ek 表示動能最大的光電子所具有的動能,那麼就有下面的關係式

6-3=6?為什麼愛因斯坦提出後科學家們都承認公式成立?


(其中,h 表示普朗克常量,ν 表示入射光的頻率),這個關係式通常叫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即:光子能量 = 移出一個電子所需的能量(逸出功) + 被髮射的電子的動能,應用愛因斯坦光電方程式可以得到“6-3=6”,至於怎麼得到的?其實我也不知道

6-3=6?為什麼愛因斯坦提出後科學家們都承認公式成立?


在其他渠道看到另一種說法,愛因斯坦發現,當觀察者以速度V移動遠離發射一系列脈衝的光源(隨後的脈衝之間的距離為D)時,他測量的頻率為:

f’=C/D—V/D=(C-V)/d,脈衝相對於運動觀測器的速度是:C′=D(f′)=C=V=C光源每秒發出六個脈衝-脈衝之間的距離相應地為D=50000 km。對於固定的(相對於源)觀測器,脈衝的頻率和速度是:F=6;C=6D,然後觀察者開始移動到(1/2)c=3d遠離源。根據狹義相對論,脈衝相對於運動觀測器的頻率和速度變化如下:f′=6—3=3;C′=6D—3d=(6-3)d= 6d,計算得出:6-3=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