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清气正服务老百姓


治病要找病根,形式主义问题是与官僚主义如影随形的,原因复杂多样。而群众监督的缺乏也是导致形式主义久治不愈的原因。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形式主义根深蒂固,想要破除形式主义带来的弊端,首先要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倡导阳光行政。就是让权利晒在太阳下。更重的是,要做到行政公开,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公民的知情权会促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注意规范、依法行政,减少形式主义,提高行政效率。

仅仅依靠领导干部的自觉和群众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权利装进制度的笼子,这就需要完善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一方面群众要监督公权力的滥用,另一方面要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明白行政行为的可诉性。任何权利的赋予都应该得到法律的允准。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依然有待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形成全面普法的大风尚,逐渐将公权力可诉性作为一项基本法律常识。权力一旦受到监督,那么必然会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乃至行政不作为。

作为公权力部门,也应该提高干部考核标准,将干部政治素养和公民的评价都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来,这样的考核才会更加全面和公平。作为公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政绩观。在工作当中避免扯皮推诿、敷衍了事等行政不作为或者行政慢作为。建立健全群众监督举报制度,开通举报渠道,利用新兴媒体作为监督举报渠道,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形式主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