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近兩年,隨著很多城市限號政策的陸續展開,以前唾手可得的燃油車牌照變成了一“照”難求的狀態,於是乎很多消費者把目光投向了純電車型上,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綠牌車,獲取方式簡單、車輛全國不限行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縱觀現在所有的純電車型中,最為合適的車型當屬A0級純電動車,車體積小,方便好停、關鍵是價格便宜,僅僅幾萬元的落地價可以說是所有汽車消費者都可以消費的起,坊間則戲稱稱這類車為“佔號神器”。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4月13日,A0級別電動車市場中又迎來一位強力選手—長安新能源奔奔E-Star,全系共計兩款車型,指導價格6.98萬-7.48萬元,誠然,現在的A0級電動車市場十分擁擠,眾泰E200、歐拉R1、寶駿E100、比亞迪F0等都可以稱得上“當世名將”,反看長安新能源的這臺奔奔E-Star,雖然推出的時間並不算早,但當筆者總覽了一下它的新車概況,筆者認為這位初來乍到的A0級小車確實有點東西,甚至毫不誇張的說,在產品設計方面幾位前輩確實應該向它看齊。

外觀天馬行空,與傳統設計大相徑庭

雖然奔奔E-Star身為A0級車型,售價也僅僅6.98萬元,在設計對它過於苛求實屬有些”不厚道“,但它的出場卻堪稱驚豔,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設計上都非常走心,外觀方面,奔奔E-Star前臉採用了一體式設計,常規的進氣格柵處改為了波浪式線條裝飾,動感十足,配合著兩側的虎牙式大燈非常犀利,值得一提的是兩側的虎牙燈還帶有“眼眉”裝飾,非常時尚,前臉下方則為運動化十足的前包圍裝飾,雖然沒有兩側的進氣格柵設計,但這種密閉式處理與前臉整體的調性非常契合。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車身側面上,奔奔E-Star表現中規中矩,符合A0級車型的風格,一切從簡,不過輪轂使用了15寸的旋風式輪轂,與其他幾位前輩並不一樣;奔奔E-Star的車身尺寸當屬全車的第二大亮點(第一大亮點我們稍後會說),整車尺寸為3770mm×1650mm×1570mm,軸距2410mm,長寬高碾壓同級別車型,軸距稍遜歐拉R1,不過奔奔E-Star的空間表現方面在同級別車型中沒有對手,雖然這是在犧牲了舒適性的前提下(後懸架為非獨懸),但真-五座車型的實用性消費者們都懂。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車尾方面,奔奔E-Star使用了很多線條修飾,與前臉波浪式設計相呼應,車燈造型十分別致,做到了特立獨行,使人印象深刻,至於排氣設計上,不好意思這是一輛電動車,排氣設計還是留在昨天吧。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雙10.25寸雙聯屏秒殺競品車型

至於奔奔E-Star全車的最大亮點,當屬奔奔E-Star的內飾設計,筆者甚至可以負責任的說同級別車無人出其右,這簡直就是寶馬的方向盤+奔馳的雙聯屏+捷豹路虎的換擋區組合,真的是太吸睛了,而白色+熒光綠的顏色組合使得奔奔E-Star的內飾氛圍相當明快,配置方面,奔奔E-Star兩款車型標配了後駐車雷達、遠程啟動、多功能方向盤、一體式10.25英寸雙聯屏、LED遠近光燈等,而在高配的心悅版上,奔奔E-Star配備了倒車視頻影像、GPS導航系統、藍牙/車載電話、車聯網、LED日間行車燈等配置,雖然稱不上多豪華,但也夠用。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動力水平中規中矩,加速能力是亮點

動力方面,奔奔E-Star使用的是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55kW,最大扭矩170牛·米,它可以為奔奔E-Star帶來0到50邁4.7s的加速體驗,要知道做到這個水平並不容易,全面領先於同級競品車型;而在消費者最為在意的續航里程上,奔奔E-Star官方標定的續航里程為NEDC續航里程為301km,這個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尚屬中等,筆者預測實際續航里程應該為250km左右,不過好在它的充電速度並不慢,採用30分鐘的直流快充可以使它的電量可從30%到80%,無需太多等待時間。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6.98萬起,標配10.25寸雙聯屏,奔奔E-Star要當A0級車攪局者?

總結:A0級別電動車市場早已是紅海一片,偌小的市場中競品繁多是不爭的事實,而相比同級別競品車型的“先行一步”,奔奔E-Star的到來可以說“姍姍來遲”,不過筆者認為幾位前輩大佬千萬不要輕視它,就憑這同級別無可匹敵的外觀和內飾設計,就足夠讓前輩們喝上一壺了,畢竟A0級汽車消費者還是以90後、95後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