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患癌症的人最後死於車禍,誰知道未來與意外哪個會先來?

一個患癌症的人最後死於車禍,誰知道未來與意外哪個會先來?

去年老師的老公出意外過世了,以前老師對我們幾個很好,老師的老公也經常幫助老師輔導我們,所以我們對他印象也不錯,安慰老師之餘一方面感嘆事實無常,另一方面就在感嘆人不能一直靠運氣,如果有個什麼事,起碼留下來的人無後顧之憂。

老師的老公是有重疾的,因為之前一直在銀行工作,工資不低,而在比較早就配備了重疾了,而後面他發現得了大腸癌,治療的錢很多是從重疾走的,他以前也跟我們感慨,如果沒有買保險,這麼大額的治療費用,家裡掏空了估計自己也不敢治了。而治療好的這幾年是問上天借的,就是依賴著保險問上天借的。而這次他卻沒能躲過意外,誰也不會知道一直說會死於癌症的人,最後死於意外,而這次他卻沒有沒有意料到。

為什麼要買意外險?因為意外發生率實在太高了。之前跟一個朋友聊天聊到說如果買保險話她老公肯定不同意,因為他認為保險很多時候就是把別人的悲劇安在自己身上,而自己怎麼會那麼倒黴!我只能服這種神邏輯!永遠不要以為意外離我們很遠,現在出個門車輛那麼多,真不怕?現在各種各樣的意外那麼多,真的不怕?真的以為只是別人碰得到自己碰不到??如果自己有什麼特意功能的保護罩護體,不然還是別這麼自信了。

意外險有什麼用?意外發生,往往伴隨著鉅額的醫療費用外加後期康復和保養費用。在我小時候,出過意外,那個時候因為也沒有意外險,而意外發生的時候根本來不及給家人選擇,他們選擇拼盡全力救我,在那個時候腿上安一塊鋼板就是一個人差不多一年的工資,意外過後,家裡很多年才緩過來。意外發生,經常伴隨著身體的嚴重傷害,如路腦出血、骨折等等,這些治療費用只是一部分,而後期恢復和保養是更大一筆,更不要說那些意外出現後導致殘疾的,後期護理之類的費用是非常高的,而這些都不是在醫保範圍內的,如果有意外險,當事人可以拿到一筆補償,這筆錢算是給家裡一個喘氣的機會吧~

意外險都是消費型的,買了就是花了啊?是的,但是消費型有消費型的好啊。我知道的意外險幾乎都是消費型的,所以有些人捨不得買,感覺為了那些焦慮而花錢是不值得的,事實呢?首先一般消費型保險保障額度高啊,帶有理財性質的保險一般的保障額度都不高。第二保費便宜啊,一年就幾百塊錢。消費型是很多人比較容易買的保險,因為保費低,算是給自己買個安心的。至於保費幾百塊錢千來塊錢,大多數人都是可以拿得出手。隨便少剁點就有了,不是嗎?

意外險看著保障額度高,但是一般就是身故額度高,人都死了,要這個幹嘛?咱們不得為活著的人考慮下啊。這是我一個朋友問我的,那個時候我在喝著咖啡,被她的這句話嗆著了,我跟她開玩笑說你出了意外是不是要先拉去醫院搶救下,那個時候你躺著不用想,家裡人要為你這個治療費用操心多少你知道嗎?還有一個不留神你掛了,掛了就掛了,可是家裡人呢?人沒了,以後父母養老,孩子撫養費用之類的,靠誰?活成中堅力量了,哪怕死也得把活著的人生活考慮下吧!我這一波懟我朋友直接不吭聲,很多人都會覺得身故人都死了,要這些錢幹嘛?人也不能活得太浪漫,畢竟還有活著的人,人走了,起碼也不能讓他們沒有保障啊。

老師的老公走了,一個多年抗癌的人,最後死於意外,確實讓人唏噓,但是留給我們的是更多關於我們如何做,能在意外發生的時候,讓我們還有我們的家人有所保障,這也許就是意外險存在的意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