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行漸遠的節日----清明

我們這,地處鄂東南。俗稱荊楚,自然少不了各種古老的風俗習慣了。

漸行漸遠的節日----清明


但是,現在國家強調環保和森林防火,各種風俗都就淡了不少。比如清明節。

記得我小時候,清明節時期,那漫山遍野都有人都是鞭炮聲,到處能聞到炮竹味。(咱中國人,都愛看風水。只要認為是有風水的地,就有人去葬。而什麼樣的地就是有風水呢?真是不好說。)所以就可看到到處是墳墓,到處有人放鞭炮。

我父親對清明節祭祖,很是重視。他除了準備香、紙、炮竹,還會準備祭品。比如酒、煙、水果、雞蛋、一塊大肉、點心。都用碗盤裝好,用竹籃放著,背到祖先墳前。

當然,祭祖前,先用柴刀砍去墳上的柴草。再用鋤頭挖一下排水溝,順帶給墳上填些土。

準備工作作好以後,就擺上祭品,燒上香,點上香紙,敬上酒水和果品等。

然後就是磕頭了,求祖先保佑。

完了就放鞭炮了,掛上黃紙。

完了就可收拾祭品帶回家,不放在外邊。父親的說法是祭品分著吃,祖先保佑。

漸行漸遠的節日----清明


可是到了現在,一切都變了。

去年,我都沒清明回家上墳。在外地打工,來去不方便,還花錢。就讓在家的小兒子代勞。

據他說,現在上墳,都不讓燒紙、放鞭。以前的清明節的那種感覺再也沒有了。

他是一個人去的,先把柴草砍了,再往墳丘上填了新土,又磕了頭掛了黃紙,就又靜悄悄的回來,做賊似的。覺得很茫然,一點儀式感都沒有,似乎有一些虧欠似的。

漸行漸遠的節日----清明


你說這樣的清明節還叫清明節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