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评人之死

乐评人之死

2019年《乐队的夏天》让人们见识了“乐评人”(尤其是网络乐评人)的双标,也让乐评人这个群体的大众口碑跌到了谷底——但这毕竟还是来自于广泛乐迷群体和观众群体对乐评人的不满。


而2020年发生的几件事情,让我觉得有必要认真的聊一聊“乐评(乐评人)之死”这个话题了。


首先是因为写《歌手》乐评而出名的耳帝被华晨宇的粉丝和黑子双向网暴到不再评价《歌手》;然后是为了抢热度,邹小樱在还没有听到徐佳莹演唱的《一样的月光》时,就事先编了一篇乐评出来,结果被发现歌都不是同一首歌。


至于丁太升在《天赐的声音》上骂哭了萨顶顶,这事儿跟“乐评人”到底有没有关系,取决于你究竟愿不愿意把黑刀老师当乐评人看待。


乐评人之死

耳帝在这篇微博以后,几乎就没有再发过关于《歌手》的文章了


虽然要追踪溯源,你可以举出“(孔)子在齐闻《韶》”的例子,但事实上,我们当前中文环境里的“乐评人”是一个舶来词汇,而且最早国内的乐评人,基本上都是靠做西方音乐的乐评起家的。


但是颜峻、杨波、三表这批最早的乐评人,他们都是有文人底色的,也就是说,他们首先有足够的文学修为,然后才写的乐评文章。而早期的这批乐评人,他们做乐评赚钱的手段,也完全是来自于平面媒体所给的稿费。


在平面媒体的世界里,文字功底是必需的,否则你根本通过编辑那一关。而你也可以想象,这些抱着文人风骨的乐评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一定是“著书立说”。所以他们要么有著作傍身,要么是某一音乐场景的教父级别角色。


乐评人之死

除了上述三人外,张晓舟也是早期代表性乐评人之一


但如今的乐评人为什么不行了?因为谋生的手段变了,平面媒体日落西山的今天,还想靠老实写稿子拿稿费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极其个别的理想主义者(例如专注于独立音乐的林艾舒很显然就是朝这方面努力),大部分你能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的,活跃的,甚至上电视的“乐评人”,他们的收入显然都不是稿费,而是软文。


写软文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文笔,但严格意义来说,软文其实是一种“广告”,所以只要质量过了一个下限,传播范围越广越好,甚至直接可以按照阅读量来议价。就像“恒源祥羊羊羊”是非常成功的广告一样,成功的软文也跟质量不相关。


这就是为什么如今的“乐评人”这个行当发展的越来越畸形的原因,如果不是以此为生还好,只要你是想以此为谋生手段,那么势必需要接软文,势必需要刷流量——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让步。


乐评人之死

丁太升(黑刀老师)最近几年也经常被当做“乐评人”了


这也是为什么当被质疑给华晨宇拿钱洗地以后,邓柯的做法是吸引人家到他的直播间跟他对线(一鱼两吃);而邹小樱为了蹭《歌手》播出后的第一波流量红利,在没听过歌的情况下就敢编一篇乐评出来。


因为你只有把流量刷起来了,才能赚到钱;而写软文的时候也会具有更高的议价能力,这就是这个行业现在的运作原理。


思考题:雪岭洞箫声写的《歌手》乐评,比起当年让邓柯平步青云的那些东西,有差多少吗?但邓柯引流的本事,却早已经对别人形成了降维打击。


而“乐评人之死”,并不只因为盈利方式畸形,而是“乐评”本身在这个时代已经变得可有可无了。


乐评人之死

广义上来说,乐评(Review)其实就做三件事:①评价音乐好不好;②介绍背景和创作者;③推荐更多相同的音乐。


在互联网兴起之前,尤其是MP3未普及之前,大众乐迷其实是不可能听到太多音乐的,而购买音乐专辑,或者哪怕是盗版磁带,都是要花真金白银的。所以乐评人的一篇文章,就能决定专辑的销量,而由于乐评人拿的是稿费,这些文章也基本上是真实有效的评价。


因为“评论”是简单的,就像我一直推荐很多华晨宇的粉丝使劲说“华晨宇超级好,我超级喜欢华晨宇”就行了;但是“评价”却需要作者本身有一个相对完善的价值体系。


就像被华晨宇粉丝滥用的很多曲风标签,其实就是乐评前辈们所确立的一个个音乐世界的坐标,你需要至少上万张的专辑收听量,才能建立起那个坐标系。


乐评人之死


但是当前这个时代,其实对于每个个体而言,坐标系本身不重要了,而某首歌某张专辑是否好坏,其实也不重要的,个体的“喜欢与否”才成了最重要的——因为音乐APP已经把大量的音乐免费提供给你了。


所以普通的“音乐消费者”不需要去求索音乐好不好,只要在划出某首歌的时候,决定自己喜欢不喜欢就好了。


至于当年那些听歌很多的大触经常可以像报菜名似的报出来一串乐队名,如今任何一个音乐APP都有类似的算法,而且很可能比乐评人的推荐还更加准确一点,因为“大数据比你还懂你自己”嘛。


乐评人之死

Apple Music的“音乐新发现”歌单


所以如今的乐评(不是软文),也大量沦为了介绍音乐背景故事和乐队历史之类的东西,因为其他东西没什么好聊的,而当今的乐评人,只能靠努力查阅资料和碰巧认识创作者,来写一点感兴趣的读者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只不过,如今这个市场已经不是“乐迷”主导了,而是“音乐消费者”,消费者最讨厌的就是学习知识,他们最希望看到的,是有人大力夸奖他“消费”的产品比别的好。


所以,那些努力提升业务水平的乐评人会变得无人问津;而一旦流量上去了,接到了某些流量明星的软文,“流量型乐评人”反而可以变得越来越出名。


乐评人之死


这其中有的人割韭菜毫不手软;而有的人却比较拧巴,总是过不了心里那个“文人风骨”的坎儿,这就是耳帝企图“公道地”评价华晨宇的音乐,结果反被粉丝和黑子双向网暴,两面不讨好,心灰意冷地弃坑的原因。


就我个人而言,我一直很抗拒被称呼为“老师”,更不要说“乐评人”这个头衔了(但是如果你管我叫“超越爸爸”我心里还是乐开花的),因为每一个愿意接受类似头衔的人,内心总是有一种自认为专业和权威的心思在里面。


我不觉得自己多专业,尤其是听的专辑越多以后,越发感觉自己之于音乐世界的渺小,这种渺小感不是你可以从他人身上获得优越感就能填补的,这就好比一个人站在尼亚加拉大瀑布面前,应该去抬头看瀑布,而不是去专注于踩脚底下的蚂蚁。


就算踩死了一万只蚂蚁,你也不可能变成“没人比我更懂瀑布”,顶多也就是“没人比我更懂怎么踩蚂蚁”,然后其他人会忍不住想躲你远一点。


乐评人之死

乐评人之死

乐评人之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