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四大名木"崛起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因為材質優美,紅木傢俱才具備獨特的神韻,而傢俱因外表之美而衍生出來的文化價值與歷史價值,更依據木材價值受到世人的認可。

木材與傢俱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演繹出紅木歷史發展的整體脈絡。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黃花梨、小葉紫檀、大紅酸枝,被稱為“三大貢木”、“老三樣”,不僅在歷史上是皇權貴族珍愛的紅木用材,在當代市場上,也已經被消費者視為紅木中的經典用材。

緬甸花梨(大果紫檀、鳥足紫檀、越柬紫檀)

清代一直到民國時期的 傳統傢俱用材之一,又被稱為香紅木、草花梨。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晚清民國時期,海南黃花梨幾乎砍伐殆盡,加之當時國力日趨衰微,進口同等貴重的木材(如檀香紫檀)已經力不能及。

這時,緬甸花梨作為黃花梨的補充而被引入到了傢俱製作中。

所以,在存世的晚清民國傢俱中,緬甸花梨的傢俱的數量相當可觀,而黃花梨傢俱則難得一見。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被稱為紅木市場上的大眾情人、中流砥柱,是現在中端紅木傢俱市場上使用最多的木材。

木紋清晰、材質硬重、密度高,木性穩定,易於雕刻和加工。


用緬甸花梨木製作的傢俱,其色澤溫潤,悠遠醇厚,低調內斂,大氣美觀,更兼其牢固耐用,不易變形。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傢俱市場俗稱的緬甸花梨事實上包括了學名為大果紫檀、鳥足紫檀(老撾花梨)、越柬紫檀(柬埔寨花梨)這三種木材,均為紅木國標中的花梨木類。

注:大果紫檀、鳥足紫檀、越柬紫檀在國際學術更新上已被歸併為一個樹種:大果紫檀。


花酸枝(紅酸枝、巴里黃檀)

明清傢俱傳統用材之一,在現在的中高端紅木傢俱市場上有較高的佔有量。

紅木國標中的黃檀屬、紅酸枝木類,學名巴里黃檀。

主要產於老撾、柬埔寨,俗稱:花酸枝、花枝、越南酸枝、新紅木。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巴釐黃檀傢俱

作為老紅木(大紅酸枝、學名交趾黃檀)的替代用材,在木材界和收藏界,為了區別於交趾黃檀"老紅木",通常把巴里黃檀(花酸枝)與奧氏黃檀(白酸枝)並稱為"新紅木"。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在浙江一帶,在紅木木材市場上,巴里黃檀多被為“花枝”,在紅木傢俱市場上,很多紅木傢俱廠以“紅酸枝”作為巴里黃檀傢俱的俗稱進行標註。


花枝木底色比大紅酸枝要淺一些,一般為紅黃色至醬紅色,普遍有黒筋,但黒筋較細,一般沒有大紅酸枝那種粗大黒筋,材料硬重,結構緊密,普遍沉於水(氣幹密度1.07~1.09 g/CM3),新開料有輕微的酸香氣,久則無任何氣味。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花枝木料一般也認為是老撾的最好(也有商家稱之為“老撾紅酸枝”,誤導了一些消費者把它跟交趾黃檀俗稱的“老撾大紅酸枝”混淆),老撾花枝料中的部分木材特徵酷似大紅酸枝。

 

作為國標紅木中大紅酸枝的替代用材,巴里黃檀的主要問題是大料少,一般市場上見到的都是20-25公分的料,超過30公分口徑的比較少。


白酸枝(奧氏黃檀)

白酸枝,學名奧氏黃檀,又叫緬甸酸枝,主產於緬甸,隸屬於蝶形花科黃檀屬,在“紅木”國家標準GB/T18107-2000《紅木》中歸為紅酸枝木類。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白酸枝在明代即已作為傢俱材料而被使用,王世襄先生就曾收藏過一件明代白酸枝夾頭榫畫案,一木一器製成,紋理、色澤與黃花梨極為接近。

但是明清時期的酸枝木主材還是以紅酸枝為主。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白酸枝傢俱

到了民國時期,西式傢俱的盛行和傳統紅木的數量日趨減少,導致白酸枝這種木材開始初露鋒芒。

當時,白酸枝傢俱因其顏色淺而亮,更容易搭配西式傢俱,價格曾一度暴漲。

此後,隨著西式傢俱和傳統傢俱風格的融合,白酸枝也一度沉淪下去。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紅木”國家標準GB/T18107-2000《紅木》中,白酸枝被歸為紅酸枝木類。

起初,人們將緬甸瓦城和泰國所產的有比較絢麗花紋的黃檀屬木材稱其為“花酸枝”,後簡稱“花枝”,其餘稱“白枝”。

現在則將黃檀屬紅酸類的奧氏黃檀稱為“白酸”,黃檀屬紅酸類的巴里黃檀稱為“花枝”。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在肉眼下的一個最大區別,就是白酸枝有魚鱗紋,而黃花梨沒有。


從表面紋理看,白酸枝與海南黃花梨特別是越南黃花梨很接近,有相似的鬼臉或能呈現水波紋的效果,做成小件後,要是經驗不足,無從分辨。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與黃花梨的區別:白酸枝常有魚鱗紋。

一些材質上好的白酸枝做成傢俱後,還常用做舊手法來冒充越黃傢俱,甚至一些行家都吃過這類暗虧。

這些情況雖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市場,但也從側面說明了白酸枝作為海南黃花梨的替代木材,材質確實是十分優秀的。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白酸枝的木性和價格決定了它在紅木傢俱市場裡被用於客戶面最廣的中端消費。

按照這一發展趨勢,我們能預見白酸枝的未來會成為紅木傢俱市場裡的“中流砥柱”。


紫光檀(東非黑黃檀)

紫光檀,學名東非黑黃檀,為紅木國標中的黃檀屬、黑酸枝木類,主產於非洲東部。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紫光檀密度很高,可達1.33 g/cm3,是一種特點非常鮮明的木材:

原木外形難看,扭曲而多中空,加工比較困難,出材率極低,但加工處理後的木材又木質極優,性質穩定。


在視覺和觸覺上有所謂如玉質或犀牛角的感覺,有人對其推崇有加,而有人覺得這樣的木材“木味兒”少,反倒更象人工材料,冷冰冰的令人索然無味。


原木價格不高,但成品價格極高。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深沉靜穆的紫光檀,一般的小型紅木廠無法加工,而真正的大廠還不願意碰它:

雖然原木價格不高,但因大多扭曲中空,取料困難,出材率極低,僅為10%-15%。

同時,因硬度高,加工也有非常高的難度,人工費用高昂,做出的傢俱如果賣不起價,往往得不償失。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一般象羅漢床、大型桌案等大、中型的紫光檀傢俱與同類大紅酸枝傢俱的價格持平或略高,頂箱櫃(比較少見)等特大型傢俱價格則高於同類大紅酸枝傢俱的價格,一般小型格架、椅子等小件傢俱低於大紅酸枝傢俱價格。


紅木老三樣滅絕之後,新


紫光檀這幾年來被很多人所看好,包括很多紅木行業專家都極其讚賞其材質和潛力。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高端消費者選擇了紫光檀,這兩年,已有很多紅木傢俱廠的紫光檀傢俱進了北京的四合院。


當然,以上四種只是當前紅木市場上呼聲最高、最被廣泛看好的紅木用材,實際上紅木國標中的紅木木種中均是經過篩選的優良用材,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和收藏價值,在此不一一列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