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中的「仙人掌」竟與巨靈神傳說有關?李白作詩表敬畏之心!


唐詩中的「仙人掌」竟與巨靈神傳說有關?李白作詩表敬畏之心!

大家看到“仙人掌”,一定會想到生長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其實不然。原來他們所說的仙人掌是指西嶽華山的東峰,名稱仙掌。

唐詩中的「仙人掌」竟與巨靈神傳說有關?李白作詩表敬畏之心!

在這座的仙掌也有不少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王母娘娘曾舉辦過蟠桃宴,在宴上老壽星不小心打翻了半杯玉漿,玉漿直倒人間,釀成洪水。而又因一座巨石阻攔河水的去向,不能直流入東海,而釀成災禍。

因為洪水,百姓流離失所慘況不忍直視,白帝少昊眼見百姓的苦難,便請求玉帝,派人去治水。玉帝委派了大力無窮的巨靈神到華山治水。

唐詩中的「仙人掌」竟與巨靈神傳說有關?李白作詩表敬畏之心!

巨靈神眼見洪水滔滔,不由發怒一掌將巨山一分為二,使得北面成為了今天的首陽山,而南面便是華山了。因為用力太猛,巨靈神的仙掌便留在了華山的朝陽峰上,因此稱為“仙人掌”。

唐詩中的「仙人掌」竟與巨靈神傳說有關?李白作詩表敬畏之心!

此傳說,連當時的唐代詩人都以一種敬畏之心來稱讚玉皇大帝和巨靈神的鬼斧神工。因而一展詩才,寫下了不少流芳百世的詩來。

《詠仙掌》

萬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

何如掬取天池水,灑向人間救旱苗。

此詩借巨靈神治水的故事,來諷刺當時的官吏腐敗無能,讀起來韻味無窮,最後一句灑向人間救 旱苗,則直抒詩人的胸襟。

對於仙人掌的稱讚,還有詩仙李白的一首浪漫的詩作,它雲:

《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箭射東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

雲臺閣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

我皇手把天地戶,丹丘談天與天語。

九重出入生光輝,東來蓬萊復西歸。

玉漿倘惠故人飲,騎二茅龍上天飛。

這首詩歌頌的是仙人掌的壯觀景色,貌似是遊仙詩,實則借物抒情。李白以浪漫的筆法,將此奇偉的山水和優美的神話巧妙結合,加上以豐富多姿的想象。把仙人掌和黃河描繪得氣象萬千,雄偉無比。藉此抒寫大河奔騰之壯麗豪情。

西嶽華山是何等的高峻雄偉,站在雲臺上北望,只見黃河像遊絲一樣從天際蜿蜒而來。

黃河奔騰萬里,浪濤衝擊著華山,漩渦像車輪般地轉動,發出山搖地動的聲音,像巨雷一樣在秦川大地上回響。

黃河的上空籠罩著五色雲氣,千年一清,聖人即將出矣。

河神巨靈大吼一聲,將首陽山和華山劈開,讓黃河之水噴流而過,直射東海。

而華山三峰,後退欲倒,在高高的崖月谷之上,留下了巨靈神的掌印。

西天的金精白帝,運作元氣,將華山西峰化作蓮花,北峰化作雲臺。

雲臺閣道層層直通幽冥,山中有位不死的神仙叫丹丘生。

明星玉女為他清潔灑掃,神仙麻姑為他輕輕地搔背。吾皇御馭天下,手把天地之門戶,邀丹丘子共談天地之至道。

丹丘子將從蓬萊西歸京師,出入於九重之中,沐浴著聖上的光輝。

倘若丹丘子的玉漿能賜故人一飲的話,我將與您一起騎上二茅龍上天而飛。

明人陸時雍稱李白的這首詩“想落天外,局自變生”、“有舒雲流水之妙”。《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正可當此美譽而無愧。

明人王世貞評此詩:“縱之則文漪落霞,舒捲絢爛,收之則萬騎忽斂,寂然無聲。”

在對黃河的勾勒,卻用了飄忽的輕筆:“黃河如絲天際來!”與“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雄奇景象迥異,這是因為詩人此刻是在煙雲縹緲的華山絕頂;從萬仞之上,遠眺數千裡外的盤曲黃河,正有細曲“如絲”“天際”來的奇妙感覺。

而且詩人描述的重點是華山,用這樣的輕筆勾勒,較之於重筆渲染黃河的壯闊,更可以反襯華嶽的高峻入雲。

然而,黃河畢竟是狂暴不羈的,在它奔騰至華山腳下的時候,就不再輕細“如絲”,簡直是波山浪海了。

詩人之筆亦突然夭矯而行、力挾千鈞:“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它那蓄勢“萬里”的排浪,使山嶽為之震撼;疾浪受阻,便沸怒而折,翻卷起巨輪般轉動的漩渦,發出震撼三秦的雷鳴。

李白的詩,是繼屈原之後,最有個性特色,偉大浪漫主義的詩人。有詩仙之稱,其詩以抒情為主,而他大部分的詩作以擅長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而此首《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更是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更是擅長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